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培养策略创新探索

2018-02-11 13:14刘云风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大学生

刘云风

摘要:大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人群,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起到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大学生骨干是大学生群体中最具活力、最具号召力、最具潜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先进分子。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工作,充分返回学生骨干的沟通联系作用和带头作用,有助于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研究分析了学生骨干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骨干;培养策略

高校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兼职学生干部、各级学联合学生会干部、班级学生干部等,他们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愿意听从和配合学生骨干的工作,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联系、沟通的桥梁。学生骨干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架构在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集体建设的核心。同时,学生骨干队伍也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建设好学生骨干队伍,可以有效地协助辅导员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善于学习、勇于奉献的高素质的学生骨干队伍,是在新时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需要。实践证明,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对于强化“育人”目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地开展工作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一、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学生骨干选拔方式不够科学

高校对于学生骨干的选拔一般在新生入学之后进行。新生入学之后,由已经成为学生干部的学生进行招新的宣传,然后通过简单的面试之后确定面试成功的学生,对其进行工作上的分配和教学。这种选拔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面试的考核内容一般具有片面性,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个人能力,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缺乏科学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排除学生因为私交而录用不合格的学生成为学生干部。另一种情况就是由指导老师或辅导员直接任命学生干部,这两种选拔方式缺乏科学性与缜密性,在选拔学生干部的过程中容易被干扰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学生骨干考核过程不够健全

学生加入学生干部的队伍后,将会有一周至一月的审核期(各学生组织考核时间不同),考核评估新加入的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胜任学生骨干工作。考核往往因为不全面的问题,只对学生时间观念、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核,缺乏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并且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不公平的现象的出现,比如,可能会因为学生干部考核过程的权利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管、考核方式不够透明,造成人才流失,甚至影响到学生干部团体信誉。

(三)学生骨干培养过程后继乏力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受到的新异刺激和各种诱惑较多,加上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对获取的信息判断不够准确,一部分学生骨干存在思想松懈、行为失当的现象,极少数学生骨干甚至出现利用手中权力谋求私利的极端现象,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高校普遍重视学生骨干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引领,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学生骨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囿于条件限制,高校针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方式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四)学生骨干思想引领不容忽视

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学生基本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念,研究表明,现在的学生骨干比过去的学生骨干政治意识、主体意识获得增强,这是学生骨干建设的进步之处。表明学生干部不仅在学习政治思想,更在参与政治建设,既在传承思想文化,也在思想文化中加入时代创新的新元素。值得重视的是,一旦缺乏思想引領,就会导致学生骨干自我意识太过强烈,造成不公平、以权谋私的现象,长期发展下去,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五)学生骨干心理素质亟需提升

学生骨干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还要承担大量的学生沟通管理工作,他们无论在工作负荷,还是在人际沟通,还是时间平衡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工作负荷方面,学生骨干一方面要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承担作为学生骨干肩负的任务,两方面结合,无论是精力还是时间,学生骨干都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人际沟通方面,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骨干经常处于多头联系沟通的状态,难免存在沟通不畅,甚至出现人际冲突的情况,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时间平衡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学生骨干的学习工作内容更为丰富,加上有些学生骨干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难免忙中出错,出现缺勤、迟到等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导致挂科等不良后果。

(六)学生骨干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亟需改善

整体而言,大学生骨干能够客观自我认知和定位,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仅仅是平等的同学、朋友、同事关系的现实,能够以平常心与其他同学沟通互动,甚至抱有服务同学的心态,态度不卑不亢。但是仍然有极少数学生骨干会把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上下级关系,内心生出“官威”,与其他学生的互动中心态失衡,造成人际障碍。大学生骨干产生于普通学生当中,服务于广大同学。要想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学生骨干,绝不是通过强迫他人建立威信,而是全凭其他学生自愿。

二、高校学生骨干培养策略创新

(一)构建学生骨干胜任力模型,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制定学生骨干选拔方式

学生要成为学生骨干光有兴趣和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高校应该开展学生骨干胜任力模型构建工作,通过关键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工作分析法等方法,探索本校学生骨干胜任力模型,形成学生骨干胜任素质,并根据胜任素质制定选拔标准。选拔产生新的学生骨干的过程中,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包括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亲和力、问题解决能力、自信、尊重、冲突管理、自控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在内的胜任素质设计相应的面试题目和考察标准,通过面试、笔试和竞选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选拔政治思想素质过硬、核心能力优秀、价值观正确、学习成绩优良、心理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和乐于奉献的学生成为骨干。

(二)做好学生骨干思想引领,培养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

积极情绪和乐观态度极具感染力,加之学生骨干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学生骨干的一言一行和他们的情绪状态时刻受到周围同学的关注。因此,高校要做好学生骨干的阳光心态塑造工作,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具体做法上,可以针对学生骨干,开设心理讲座和积极心态团体辅导,引导学生骨干学习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塑造积极心态。高校要把学生骨干培养成一粒满怀阳光的种子,让他们将来在学生中发芽,向周围人传播积极和乐观。加大学生骨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让学生骨干充分融入自己的角色,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骨干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学生队伍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在各种不同的学生干部组织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负责的领域进行好的探索,发挥积极力量。

(三)构建学生骨干的培养机制,加强学生骨干培训工作

没有人天生成为学生骨干,很多能力和素养都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升。选择了学生成为骨干,就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通过培训,可以激活学生骨干本身具备的潜能,可以优化他们的短板,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成为合格学生骨干、优秀学生骨干的能力和素质。针对学生骨干,学校可以组织领导力、沟通能力、执行力、压力管理、学习能力等相关主题的培训讲座。通过实训课、沙龙、工作坊、微课等形式,定期培训学生骨干,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大一新生班级骨干中,可以重点组织开展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社交礼仪、办公软件运用、公文与简讯写作、公众演说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在院校级学生骨干中,可以组织开展学生工作实务、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培训;在校级学生骨干中,可以从领导力、商务礼仪、职业素养等方面组织开展培训。

(四)注重实践训练,引导学生骨干学以致用

实践出真知,学生骨干可以在实践中验证书本所见和课堂所学,可以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实训课堂”等实践环节,学生骨干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方面获得增强,心理素质获得优化,潜能得到激活。通过组织学生骨干利用假期参加“三下乡”“进社区”“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骨干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健康成长。

(五)借助学校相关资源,建立学生骨干辅导长效机制

学生骨干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零碎的培训和辅导效果有限,在日常的学生骨干培养和管理中,各高校可以借助本校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资源,为学生骨干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各校学生处或者团委,可以制定系统的学生骨干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将学生骨干培训和学生考核挂钩,为在培训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骨干提供诸如担任重要岗位学生干部推荐的机会。通过激励,激发学生骨干的工作热情和参加相关培训的积极性。

(六)完善学生骨干考核机制,定期对学生骨干进行考评

合理、科学、公平、行之有效的学生骨干考核机制,能够促进学生骨干自查自省,不断校正个人思想和行为。各高校可以基于学生骨干胜任力模型,借鉴360度评估法,定期从政治思想、行为表现、工作业绩、人际关系等方面,从教师视角、同事视角(同级学生组织)、成员视角、同学视角和自我视角对学生骨干进行评估,考核内容涵盖学生骨干的“德、能、勤、绩”。

(七)发挥前辈力量,做好学生骨干老带新和传帮带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骨干工作不断更迭,上一届退出,新一届进入。作为曾经的学生骨干,高年级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非常宝贵。各高校可以在学生骨干换届完成后,组织新老见面会,为新生提供向前辈请教的机会,同时发动曾经的学生骨干,尤其是优秀学生骨干积极与新生进行交流,分享个人在学生骨干经历中的得失,做好老带新和传帮带。

三、结语

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人群,学生骨干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学生骨干,对于每个高校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不仅要有优秀的人才,更要有优秀的团队文化,长效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学生骨干队伍培养,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是某个组织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需要高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相互配合,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翟周,李明,高丽珠.试论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 (08).

[2]顾倩.高校高校学生干部隊伍培养的意义和对策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6).

[3]方君亮,宣玉梅,成晓.创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之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 (12).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