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与意义

2018-02-12 11:55丁辉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意义

丁辉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不朽精神、睿智哲理、永恒情感和基本价值,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和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对学生养成习惯、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和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价值;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壮大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对学生养成习惯、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和激发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民族精神的资本,构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延续着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的情感、理想和价值,是展示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的最重要因素。它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摇篮,体现出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仁爱、推崇正义、信守承诺、注重民本、崇尚和谐、追求大同的理想追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生息繁衍的最大动力,也是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和谐共存、繁荣富强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儿女中的一员,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富强、和谐、美好、繁荣的祖国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二、解决学生面临的难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12个方面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它们的根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价值理念的继承、发展和提升。因此,践行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古浪一中秉承“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广泛开展具有鲜明特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根于学生心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水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比如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挖掘课本中的有效资源,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苏武传》这篇文章中展现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之后,在茫茫大漠坚守了十九年,虽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不为威服、不被利诱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他坚强的个人品质、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我们在讲授课文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苏武这一不朽的爱国者形象。

三、打造德能双优的教师,实现一中学子的精彩人生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寓传统文化教育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有一支德能双优的教师队伍。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二三四”发展模式。其中的“两翼齐展”中的一项就是要有研究探索能力的教师队伍。语文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重任。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潜心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必须充分挖掘经典篇目的内涵。

我校“一二三四”发展模式中的四维理念:“人文一中,书香校园,绿色课堂,精彩人生。”这四个方面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以书香为伴,学生在书香中成长,读书成为古浪一中师生的生活方式。整个校园弥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一中学子展现着他们的精彩学生生涯。通过读书,引导他们追求人格的尊严、充实的人生,正道直行、勇往直前,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四、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前教育,功利色彩和实用主义过于浓厚,学校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高考为指挥棒,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导致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人格精神的培养严重缺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对素质教育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比如我们在鉴赏《离骚(节选)》时,就要引导学生把握两点:一是诗人通过“香草美人”的手法,用来象征其洁身自好、坚贞高尚的内在美质。二是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光明和真理,坚信理想和正义的存在。尽管他非常清楚地知道,他的高洁品格,他的崇高理想都不容于当世,容易招致朝廷佞臣的污蔑诽谤,遭受种种迫害打击。可是,诗人却在诗中反复申明他决不能随波逐流,要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主义

情感。

總之,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能够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弘扬传统美德,发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奋斗!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水利.以传统礼文化滋养心灵之根:“礼文化教育”探索[J].福建: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

注:本文系2017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立项号:WW[2017]GH207)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意义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