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南词的传承

2018-02-12 09:09陈诚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小调剧种黄梅戏

陈诚

今年5月,央视“戏曲采风”反复播出了《宿松文南词:深闺倩影待人识》,从而提高文南词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加强了我们戏曲工作者的责任感,为我们的保护传承工作增添了动力。

文南词是流行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古代剧中,湖北称“文曲戏”“儿家腔”,江西称“清音”,此词宿松称“文南腔”“文南词”,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定义“文南词”,目前主要流行于安徽的宿松和东至,湖北的武穴一带。宿松地处吴头楚尾,自北向南,高山丘陵,湖网相接,湖泊近超全县面积的一半,山风水韵唱山歌,渔鼓,小调,道情滋养流水灵,鲜活,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农渔林木兴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往来频繁,人文交流密切,为文南词的流传提供了便利条件,文南词传入宿松后,又与本地的民歌小调相融合,经艺人们的充实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更具地域特色。

1957年和平剧团的文南词《抛球》进京演出,受到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首长的接见,解放初期部分民间班社也有些零星演出,但于黄梅戏一统天下的地区,文南词慢慢失去了生存空间,可喜的是,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宿松文南词迎来老树新花的春天。

上世纪六十年代,宿松分别进行了文南词和民歌的搜集工作,但因文革动乱,资料大多散失。2016年政府组织了专家学者,展开大面积的挖掘抢救,爬山涉水采访老艺人,于田头地角记录唱段小调,获取了大量音像及文字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出了三大唱腔,十三种板式,为传承提供了蓝本,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县展开了“文南词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启动了文南词“五个一”工程(一本大戏,一本声腔论著,一张经典唱段光碟,一本普及教材,一场讲座培训),佐坝乡成立了民营文南词剧团,恢复了部分传统剧目。黄梅戏剧院也兼顾文南词,先后排演了《杨馥初》《苏文表借衣》《追舟》《杀昔》等大小戏。社区文艺团体也排演了部分文南词的歌舞。以上举措增加了群众对文南词的了解,对传承工作奠定了基础。

工业文明对根植于农耕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致命冲击,文南词这朵与黄梅戏同出一源的姊妹花,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时代风雨的吹拂和浇灌,仅仅满足了场前屋后田头地角的一时喧嚣,长久滞留乡村,而没有像黄梅戏那样走入城市升华发展,以致成为戏曲化石。近年来,虽然做了许多保护传承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部分群众对文南词仍感到陌生,即便仍健在的老艺人,也仅会几种板式,民间小曲穿插其中也显得生硬,笔者作为传承人及剧院管理者,面对文南词的生存地状态,深感责任重大,难免忧心忡忡,觉得还有几项工作需扎实发展。

一、继续深入挖掘,建档保存资料

先对县内知名老艺人做过了多次采访,但他们都已八十以上高龄,记忆不全,说唱口齿不清,现记录在搞的难免有遗漏或误差,偏远地区(特别是山区)仍有些老艺人和民歌传唱者,他们既会唱民歌小曲,也会唱艺曲段子。如果说,民歌是戏曲的基因,那么曲艺则是戏曲的胚胎,文南词即归曲艺类戏曲。小调曲牌即是宿松文南词三大腔系之一,南词正板就是以民歌与道情发展而来。宿松的高山大湖中民歌如繁星闪烁取之不尽,音乐工作者可以从中找出文词腔戏与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增加了腔系的旋律色彩,也可以发展新的板式,所以挖掘工作应深入广泛,我们应登山入林,驾舟泛水,拜这些乡村艺人为师,汲取艺术营养,这项工作很紧迫,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且无人传承,再不抓紧收录,只怕断代失传。再者,现有的资料保存工作并不完善,都是以纸质和录音形式,不宜长期保存,应该用数字化技术归类建档,便于查询。

二、继承传统,改革创新

挖掘是为了传承,传承就必须发展创新。任何文化形式,如果失去了生命力,即便予以保护,其前景堪忧,我们不能阻止现代生活的步伐,也不可能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不能仅把它放进博物馆供人们参观,非遗必须跟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否则必然消亡。改革创新才是保护传承的根本出路。中央电视台就是把非遗和现代艺术形式并联嫁接,很受青年观众欢迎。黄梅戏也得益于进入城市后,专家名角的升级打磨,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方成广受人们艺爱的剧种,它对成长发展之路,为文南词的弘扬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宿松文南词的唱腔分为文词、南词、小调三个部分,文词高亢清亮,南词典雅细腻,小调柔美朴实,但它的流传沿革,仅靠艺人的口口相授,缺乏系统的规范提升,腔系和板式仍显得粗糙简陋,若不创新发展,很难与现代生活合拍,更与年轻人的欣赏喜好格格不入,而没有年轻一代的接受,传承必成空话,所以组织专家作曲演奏,演员组成研发中心,在充分熟悉传统的基础上,充实唱腔,创新板式,弥补缺陷。

通过几年的演出实践,发现文南词有四大短板需解决。其一,文词作为文南词的当家腔,虽然有鲜明的调式特色,但只有上下两句,在演绎大段唱词的时候,只能反复循环,显得呆板缺少变化,必须扩展句式,创新板路。其二,破解圆腔同调,男女演唱同一定调同一曲牌,大大制约了男腔的能力,因男女发声的八度之差,使男声压抑,发挥不了应有音色,如果与女声同度演唱,则又超出男声的声调极限,必須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男腔。其三,创造行当唱腔。文南词唱腔本无行当之分,不同行当在演唱同一曲牌时,只能靠不同音色和润腔方法来区分,这大大制约了艺术表现力。其四,加大剧本创作。文南词历来缺少自己的剧本,基本上是移植周边兄弟剧种的剧本,目前仅有一本传统大戏《苏文表借衣》和新编清装戏《杨馥初》。剧本乃一剧之本,曾有过一个剧本救活一个剧种的创举,如果有一本艺术水准高,适合本剧种风格的新戏面世,将为文南词的弘扬和普及作出历史贡献。

不改革就跟不上时代,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文南词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剧种。汉剧、赣剧、高腔等周边剧种都对它产生过影响,兼收并蓄,大胆借鉴成就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这仍可成为今天改革创新的艺术手段之一。

三、建立平台,授徒传艺

文南词在宿松还没有专业剧团,由黄梅戏剧院兼演,所谓“一个团体、两块牌子”,一个演员兼演两个剧种。许多弊端显露无遗。我国的地方戏的唱、做、念、打各有特色。其中唱与念的区别更为明显。传承文南词必须首先尊重其原生态特性,民歌风泥土味即是它的声腔特色。用现代黄梅戏的润腔和咬字显然与其不符,要让演员同时具备两种风格,也未免太难为他们了。目前,全县仅有一个农村业余文南词剧团,演员都是八十上下的老艺人,年轻人都外出找工,无人学戏,要破解断代危机,组建专业剧团成为首选。应招收学员,授徒培训,造就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当然,这必须有政府的行政和经费支持。

四、宣传推广,走向社会

央视戏曲采风栏目把文南词形容为“深闺倩影待人识”,十分形象地描述了文南词的现状。没有社会认同,何谈传承?如果能让人们从认识到喜爱到自觉传唱,那么,旧时“走唱”和“坐唱”的红火景象又会重现了。

文南词声腔沿革是从小调曲牌到曲艺说唱再到戏曲板腔,大致经历了“走唱、坐唱、戏曲”三个阶段,“走唱”、“坐唱”是流传普及的主要形式。那时候,流浪艺人走村串户,或渔鼓胡琴,连说带唱,小调曲牌家喻户晓,或于道场堂屋,邀众围坐,以曲艺段子叙说家长里短,演绎历史传奇,恰如古诗所云“翁操四胡桂树下,妹弄渔鼓唱思嫁,妇孺迷恋文南词,日落西山不归家”。让文南词走向社会,融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种形式可成为我们的启迪和借鉴。

我们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让文南词传遍街头巷尾,走入千家万户,唱进学校课堂,奏唱大妈们的广场舞,还可以在社区组建演唱会馆、票友戏迷协会,开展灵活多样的演出,讲座研讨交流切磋……营造了氛围,形成了风气,昔日“妇孺迷恋”朝暮传唱的生动局面定能重现。

笔者坚信,有政府的扶持,全社会的参与,让发掘、研究、宣传、演出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文南词这个古老剧种必将枯木逢春梅开二度,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出极大贡献。

猜你喜欢
小调剧种黄梅戏
黄梅戏《中国梦》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黄梅戏《祝福》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五河小调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