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徐州“合唱之城”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

2018-02-12 09:09吴沐潇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文化品牌合唱徐州

吴沐潇

【摘 要】城市文化软实力从更深层次影响城市发展的层次和品级,提高城市的品质塑造与格调营造可以从合唱教育入手,努力将城市打造成“合唱之城”,这是关于徐州这一淮海经济中心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构想之一。这是一项重大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当尽早纳入徐州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目前徐州合唱团的数量明显不足,而且缺乏大牌的合唱团体,这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不匹配的,因此应该着重做好合唱基础教育、全民性合唱普及、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徐州;合唱;合唱之城;文化品牌;战略构想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035-02

一个城市的发展固然离不开硬件条件,即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离不开GDP目标考核,但是以城市文化、人才素质、公共服务和城市形象为基础的软实力也不能忽略,因为软实力将从更深层次影响城市发展的层次和品级。目前,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中愈加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是正在大力建设中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政治经济上的战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城市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也正在持续增强,但与一些发达的一二线城市相比,徐州还有很多不足。2017年中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文化软实力指数测评,杭州、上海和厦门位居前三。这主要得益于三个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民众满意度三项分项指标上表现突出。

站在音乐人的角度不难发现,这三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音乐文化都十分发达。仅以参与人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的合唱为例,这三个城市都是名副其实的合唱之城。目前在上海正式登记且保持正常排练的合唱团有140多个,上海的大、中、小学,大多有自己的合唱团或合唱活动。笔者曾在去年参加上海中俄合唱国际研讨会,零距离见证了上海合唱音乐的发达。杭州的合唱基础最早是由弘一法师李叔同奠定的,所储备的合唱人才资源非常雄厚,大大小小的合唱团早在四年前就有人统计超过70家。厦门是世界合唱比赛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城市,也是合唱氛围浓得几乎化不开的城市,近两年更是呈现出“人才梯队形成、合唱团队壮大、合唱活动丰富、创作成果丰硕”的可喜局面。这三个城市都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合唱团,如上海的彩虹室内合唱团、泊乐合唱团、Echo合唱团,杭州的八秒合唱团、市民合唱团、文琴合唱团,厦门的女子教师合唱团、六中合唱团等。相比之下,徐州不仅合唱团的数量明显不足,而且缺乏大牌的合唱团体,这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不匹配的。目前徐州有业余合唱团15支,建团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合唱团是以徐州籍人民音乐家马可先生命名的马可合唱团,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是徐州市音乐界的一面旗帜。新生代合唱团的代表是云帆合唱团,由音乐院校毕业生和音乐教师等合唱艺术爱好者组成,由于组建时间短,还需要进一步历练。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徐州人对合唱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热情越来越高,所举行的各类合唱比赛也越来越多。这无疑是好的发展态势,问题在于,未来有没有可能将新徐州打造成“合唱之城”?

建设“合唱之城”是一项重大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新徐州的城市品质塑造与格调营造,关系到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之所以说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因为合唱事业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它需要更多的人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的扶持、财力的支持、专业人才的培养等等,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我认为,除了争取早日将合唱事业的发展纳入徐州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目前我们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唱基础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合唱基础教育,合唱教育要从幼儿园和小学抓起,通过合唱打好学生的音乐能力基础。俄罗斯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大国,与其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合唱教育是分不开的。俄罗斯合唱教育专家阿利耶夫认为,在音乐美学教育和音乐培养方面,在艺术品位、音乐能力和集体归属感的培养方面,合唱作为音乐演唱的团体形式比独唱有着更多的优势。这也是俄罗斯音乐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我们认为,合唱教育不应该成为特长生的专利,而应成为所有学生的福利,每个班级都应该是一个合唱团,每个学生都是合唱团的一分子。通过班级合唱培养优秀的合唱人才,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这些基础性的合唱教育需要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目的是使中小学都能够形成浓郁的校园音乐文化,使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升。

二、全民性合唱普及

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学校和社区,都应该建立合唱团体,开展合唱活动。特别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重视社区合唱的活动开展,社区合唱对提高群众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增进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凝聚力,建构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区开展合唱活动可以单独建团,也可以跨社区建团。目前社区合唱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居民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人员流动大、缺乏专业指导、缺乏固定的活动场所等。这方面还需要热心社区合唱事业的有识之士献计献策,同时向国内外优秀的社区合唱组织学习先进经验。毕竟,国内已经有社区合唱团把自己的声音传到了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徐州高校合唱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重视高校合唱活动的开展。徐州有12所高校,在校生总人数超过15.32万人,拥有非常丰厚的合唱人才储备。不过,目前各高校仍然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尚不能形成合力。因此,不妨可以考虑建立徐州高校合唱联盟,整合力量,为共同建设徐州的合唱事业而努力奋斗。

三、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

目前制约徐州合唱事业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是专业合唱指挥严重不足,许多合唱指挥是半路出家或兼职,对合唱概念、合唱发声训练以及多声部和声训练缺乏相应的知识,因此,必須加大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力度,或引进专业合唱人才,或举办合唱指挥培训班,邀请国内外著名合唱指挥莅临讲学和指导,或为现有的非专业出身的合唱指挥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等等。同时,光有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是不够的,一个建制规范的合唱团还应该有专业的声乐指导和钢琴伴奏。在这方面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徐州各合唱团培养和输送所需的人才。

四、合唱作品创作

通过邀约、购买的方式引进优秀的合唱作品,同时鼓励本土作曲家创作合唱歌曲。徐州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合唱歌曲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作曲家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创作出优秀的原创合唱歌曲。

五、合唱艺术节与合唱比赛

目前徐州尚未拥有具有区域或全国范围影响力的合唱艺术节品牌,在马可合唱团成立20周年之际曾经举办过第三届“和谐之声”苏、鲁、皖、浙、沪、鄂(徐州)合唱音乐节,我们希望看到“第四届”“第五届”,应该将其打造成一个区域性的辐射全国的知名品牌。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合唱艺术节。近几年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举办的各类合唱比赛比以前明显增多。我认为,除了重点演唱主旋律作品,还应该进一步拓展合唱曲目与合唱形式。为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不妨多选择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合唱作品。

总之,我们希望徐州市委市政府、文联音协以及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徐州合唱事业的发展,并予以大力扶持和支持。从现在开始,力争用五年至十年时间将新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中心区乃至全国文明的“合唱之城”,全面提升徐州市民的音乐素养与文化品位,让徐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效应充分释放,楚韵汉风文化魅力充分彰显,使徐州早日成为幸福宜居、近悦远来的区域首善之城。

猜你喜欢
文化品牌合唱徐州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两汉文化”背景下的徐州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