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抻”在鼓子秧歌风格特征中的价值

2018-02-12 09:09王丹妮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

王丹妮

【摘 要】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动律特点强调“稳”“沉”“抻”“韧”。而在其中,“抻”作为肢体延伸的动势形态,为鼓子秧歌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韵味。

【关键词】鼓子秧歌;“抻”;动律特点;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098-01

舞蹈作为传统艺术的一大类别,在我国这片厚土上,更是层出不穷,历代相传。其根植于儒家文化,广泛汲取当地民俗特色与生活习惯,形成了以海阳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山东民间舞蹈。而鼓子秧歌作为三大秧歌中,最能彰显男性精神气概的舞蹈类别,更因其独特的风格特征与艺术价值备受关注。

一、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

鼓子秧歌在山东地区广泛流传,并以济阳、商河、阳信、惠民四大播布区,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四大流派。这四大流派均继承了鼓子秧歌粗犷豪放的风格特征,并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孕育而成了具有浓郁本土化特点的艺术特性。例如,商河鼓子秧歌大方有力,粗犷豪迈,在伞的运用上喜欢“高架势”,給人开阔大器,威风八面的感觉;而惠民地区则不同,古朴沉稳,动律也比较缓慢,而且在功架上多用“低架势”,棒与花也各有所长,独具看点。此外,角色所用舞蹈道具的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动律差异,而所呈现出来的动律韵致也产生了不同。

二、“抻”在鼓子秧歌中的体现

(一)动作起势时“抻”的体现。鼓子秧歌动作完成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名为“起势”,意指动作的起始。“起势”多用于武术之中,代表着套路的开始,而将其修饰于舞蹈,也体现了将力量逐渐释放,并贯穿于全身的过程。而在动作起势时,“抻”作为动律特征便鲜明地体现于其中了。

以鼓子秧歌代表动作“劈鼓子”为例。顾名思义,“劈鼓子”的核心动作应为“劈”的一瞬间产生爆发力,但仅仅强调“劈”时爆发力,似乎并不能完整地呈现该动作的整体风格,因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样值得注意,那即是劈之前,力量收拢积蓄的过程,也是我们称之为“起势”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抻”可谓体现到了极致。起势时,双手位于身体两侧,随着鼓点的变化,从身体两侧向上方移动,力量贯穿于动作末梢,并逐渐加强,使肢体得到最大程度的拉伸,形成一种强大的扩张力,而当力量集中于头顶上方时,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瞬间劈开,通过动作的持续延伸,形成定格造型,至此动作完成。

(二)动作延伸时“抻”的体现。以鼓子秧歌代表动作“推伞”为例,完成动作时,舞者左手持伞,右手成虎口掌,并随着节奏向右侧走下弧线推出,像是拉牛皮筋,柔中带刚,富有韧劲,而这个过程“抻”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没有“抻”就没有延伸,更没有拉伸,更不会产生在阻力中运动的美感。并且,完成该动作,“抻”还起到了控制身体姿态的重要作用,随着右臂的“抻”的过程,身体向左侧拧转,形成一种相反的对抗的力,从而,点缀了整个动作的风韵。

(三)动作收势时“抻”的体现。“抻”作为鼓子秧歌动律特征之一,不仅体现于动作的起势与延伸,更显要地体现于动作的收势中,可谓贯穿动作始终。在鼓子秧歌动作“磨韵”中,舞者身体需呈板腰状,靠于斜后方四、六点,从而,完成平移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需同磨盘一般,平稳地移动,因此,对“抻”的强化便格外重要的。其一,“抻”使动作平缓,负重感十足,更利于凸显磨的特点。其二,“抻”更利于凸显人物的形象,给人以沉稳,厚重,扎实的感觉。

三、“抻”在鼓子秧歌风格特征中的价值

(一)增强演员肢体的与控制力与表现力。对于“抻”的注重与强化,不仅强化了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更有利于训练者肢体控制力的提升。因为,抻”的体现有赖于训练者对于力量的控制,力量释放过快,过慢均不为抻,因此,肢体控制力无疑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论是“推伞”中上肢的“抻”,还是“磨韵”后背的“抻”,无一离不开肢体的控制力,唯有控制才能将力量收放自如,精准释放。

(二)强化演员对于舞蹈节奏的掌握。“抻”的体现不仅需要肢体的控制力,更依赖于训练者对于节奏的掌握,因为,“抻”并非一味的拖长节奏,而是在力量的运动过程中,按照节奏进行快慢适宜的处理,因此,对“抻”的训练也会增强演员对于舞蹈的节奏的掌控。这种掌控并非是单纯的合拍,而更多的是在开始与结束间的过程中,将动作的进行合理的分配。有部分舞者在训练时,能完整的契合动作开始与定格造型的节奏,但在运动过程中,却出现了节奏不平均的情况,这无疑就是节奏的掌握感不够强。因此,我们对“抻”的练习,便可极大的增强舞者对于节奏感的掌握。

综上所述,“抻”作为鼓子秧歌四大动律特点之一,贯穿于动作始终,在对秧歌风格性的塑造中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抻”确保了节奏的平稳,使动作所蕴含的力量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从而,使鼓子秧歌能够彰显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通过对于“抻”的强化与注重,对于把握鼓子秧歌整体的风格性,更好地发挥其“稳”“沉”“抻”“韧”的动律特点,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从田野到课堂——鼓子秧歌、二老艺人和北京舞蹈学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2).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
傣族舞蹈中基本体态短句的风格特征及训练方法
浅析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对节奏与风格特征的把握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基于民族风格特征的云南原生态音乐分类研究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