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替罪羊”形象评析

2018-02-12 09:09叶静超李凤萍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替罪羊哈姆雷特

叶静超 李凤萍

【摘 要】本文基于《圣经》和《金枝》中的替罪羊原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哈姆雷特成为替罪羊的原因和其作为替罪羊的传统功能,根据哈姆雷特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性格的特点,研究其在不同阶段具体的替罪的性质。研究发现哈姆雷特的替罪性质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以去苏格兰为分界点,其替罪性质由被动替罪转变为主动献祭。

【关键词】哈姆雷特;替罪羊;被动替罪;主动献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009-02

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其极具张力的画面和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著称,影响着之后许多的欧洲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如拜伦的《唐璜》,雪莱的《钦契一家》,奥登的《大海和镜子》等。而《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其笔下的哈姆雷特王子和剧中鲜明生动的故事情节自其创作以来便引发了无数读者的讨论与研究。

“替罪羊”这一形象,最早出现于《圣经》,后随着文学与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圣经——替罪羊原型(肖四新,1996)。而《金枝》一书则通过王子献祭,神王被杀等阐述扩大并延伸了替罪羊形象的内涵(弗雷泽,1987)。也有学者从哈姆雷特的延宕出发,探究其精神世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指出哈姆雷特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抑或是完美的,他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缺点但也有闪光点,且其性格随着经历的增长而更加完善。该学者认为人的性格发展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从“幼稚的、不自觉的精神和谐与自我享乐”、到“不和谐与斗争”、再到“雄伟的、自觉的精神和谐与自我享乐”(查培德,1986)。国内也有学者围绕哈姆雷特——替罪羊这个主题,论述哈姆雷特的牺牲和其作为“替罪羊”的净化和救赎的传统功能(蒋丽琴,2017)。

本文将探究最早出现在《圣经》和《金枝》中的“替罪羊”形象及其内涵,结合《哈姆雷特》中丹麦当时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故事发展情节,在考究哈姆雷特作为“替罪羊”特有的净化和救赎功能后,分析讨论在故事的不同发展阶段,哈姆雷特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以研究不同时期内哈姆雷特的替罪性质。

一、“替罪羊”的来源

《圣经》旧约《利未记》十六章中记载:“(亚伦)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

上文是16世纪,延代尔从希腊语《摩西五经》直接翻译《圣经》旧约《利未记》原文,他根据上述赎罪仪式,最早创造了“替罪羊”一词,用以指代代替以色列人的罪愆而被驱逐旷野的羊。之后弗雷泽在其人类学巨作《金枝》中详细列举了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处死神王”和“王子献祭”等现象,扩大延伸了“替罪羊”这一概念的意义:处死精力衰退或身体不完整的国王,使原国王全部的神性能够传递给新一任精力充沛的国王,避免国王的神性因年迈病痛而衰退甚至消亡;国王的儿子在国家危难时可作为国王的替身代替国王和全体百姓而死。同时弗雷泽认为基于交感巫术原理,原始人相信个体或团体的罪责与灾祸可以转移到将死之王身上,随着他不可避免的死亡而被带走,人们得以恢复清白和无罪,免遭不幸。(弗雷泽,1987)

二、哈姆雷特是替罪羊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在《哈姆雷特》一书中,克劳狄斯在花园中将自己的王兄——哈姆雷特的父亲毒死,篡夺他的王位,又在王兄葬礼后不久乱伦迎娶王兄的妻子作为自己的妻子。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的破坏必將导致社会的混乱。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惨痛事件发生在近亲之间时,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会加剧这种自然规律的破坏。(亚里士多德,2005)

哈姆雷特也曾多次在文中描述丹麦社会的黑暗腐朽,他说:“(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很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莎士比亚,2006)此处花园象征的就是丹麦国,花园的荒芜衰败就是整个丹麦的混乱与罪恶,不幸与悲哀。既然丹麦社会已经腐朽不堪,为了解决它的危机,就需要选出一个替罪羊,承担个体或团体的罪责与灾祸,净化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二)自身因素

笔者认为替罪羊必须也只能是哈姆雷特,并没有其他的代替者。一方面,老国王已经死去,而现国王叔父克劳狄斯弑兄夺位,乱伦娶妻,扰乱正常自然规则,本身就是丹麦悲剧的制造者,并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替罪羊”来净化丹麦的罪恶;另一方面,哈姆雷特是未来王国的继承人,前任国王的儿子,他拥有极高贵的身份和来自他父亲老国王的神性。弗雷泽曾在《金枝》一书中提到,“既然国王是作为神或半神而死去,那么,代他而死的替身至少当时要赋有国王的神性。”“但是没有人比他的儿子更好地代表他的神性了,人们可以认为他也具有国王的神性,所以没有人能像他儿子那么适合于为国王而死,也是为全体人民而死。”(弗雷泽,1987)某些古老部落也同样流传着这样的信念:国王在国家危难时,会让自己的儿子为全体国民牺牲自己。

三、哈姆雷特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

(一)被动替罪

笔者在通读《哈姆雷特》一书后一直对一个问题感到不解:既然文章前部分老国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是被克劳迪斯毒杀的,且在那场戏中戏中哈姆雷特也在各位戏伶的帮助下验证了这一点,那为什么哈姆雷特不立刻杀了叔父报仇呢?在阅览诸多的文献后,笔者发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性格转变的过程。学者查培德认为人的性格发展要经历“幼稚的、不自觉的精神和谐与自我享乐”、到“不和谐与斗争”、再到“雄伟的、自觉的精神和谐与自我享乐”这样三个阶段。(查培德,1986)

在老国王被杀之前,哈姆雷特一直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乐园,父慈母爱,自己也善良美好,深受百姓爱戴,全国上下到处都是一片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所幻想的最美妙的生活也不过如此。这时哈姆雷特的性格正是查培德所提到性格发展三阶段中的第一阶段:“幼稚的、不自觉的精神和谐与自我享乐”。

哈姆雷特在戏中戏之前对自己发出了流传至今的内心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他在犹豫,他想等戏中戏的结果出来后,再采取行动。但是在戏中戏的表演后,在知道叔父毒杀父王,乱伦迎娶长嫂的结果后,他退缩了。他明明有不止一个机会将克劳迪斯杀死:演戏中提到毒药时,克劳迪斯因受惊而站起来时,在克劳迪斯祈祷时等,但他却都没有付诸于行动而是一切听其自然。联系前文我们知道,叔父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规则,自然规则的破坏必将导致社会的混乱与腐朽。这时,哈姆雷特俯瞰整个丹麦,逐渐发现不仅自己的家庭深处痛苦,不幸;整个国家都混乱不堪,时代动荡不安。他不仅要报杀父之仇,同时也肩负着匡扶正义,拯救整个国家的重任——将自己当做高贵的替罪羊牺牲以此来净化充满黑暗与罪恶的丹麦。

但那时的哈姆雷特对死亡是恐惧的。他的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也就是查培德所提到的人的性格的第二阶段:“不和谐与斗争”,是苟且地活下来,放弃杀父之仇,放弃丹麦的百姓,放弃政治的清明,还是牺牲自己,净化丹麦,恢复丹麦的健康。在这一阶段,哈姆雷特符合替罪羊的条件,但他的内心并不愿意被迫顶替叔父克劳迪斯以及整个丹麦的罪恶,把自己当做高贵的替罪羊牺牲。由上述描写可见这阶段哈姆雷特是受人所迫式的无奈替罪羊,其性质是被动替罪。

(二)主动献祭

在去往英格兰,途径丹麦原野时,哈姆雷特遇上了福丁布拉斯一行人。在听到福丁布拉斯领导的挪威军队为了波兰一块弹丸大小的不毛之地以血肉之躯拼搏奋战,再联想到自己为人子未能替父报仇,为一国王子,未能使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终于,这一切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决心完成自己应尽的使命。他说“啊!从这一刻起,让我摒除一切的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莎士比亚,2006)这时,哈姆雷特便进入了人的性格发展的第三阶段:“雄伟的、自觉的精神和谐与自我享乐”。

再联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从苏格兰回来后,哈姆雷特已经做好了报杀父之仇,并且主动承担叔父克劳迪斯以及整个丹麦的罪恶,把自己当做替罪羊通过牺牲自己来净化整个丹麦的准备。他在第五幕第二场说:“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莎士比亚,2006)

尤其是此时,哈姆雷特已经知道克劳迪斯想杀死他且书中开头便写到雷欧提斯擅长剑术,那么这场由克劳迪斯安排的无端由的比剑就更显得阴谋诡计了。但哈姆雷特明知那是场鸿门宴,他仍然坚定地应战了!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哈姆雷特愿意为了整个丹麦牺牲自己。

替罪羊原型在现代的展示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人所迫式的无奈替罪羊;二是自我牺牲式的甘当替罪羊。(Yin Zhong,2015)

弗雷泽的《金枝》中也记载道:“希腊最热闹的马赛,一遇到瘟疫流行就有一个出身穷苦阶层的人自愿来作‘替罪羊,人们用公费整整养他一年,拿精美的食物给他吃,一年期满就让他穿上圣衣,用神枝装饰起来,领着他走遍全城,同时高声祷告让人们的全部灾害都落在他一人头上。然后把他扔出城外,或在城墙外由人们用石头把它砸死”。(弗雷泽,1987)这里记载的便是自我牺牲式的甘当替罪羊形象。

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其实此时哈姆雷特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完成自己神圣使命的准备,他内心对于牺牲是愿意的,他是主动为丹麦的重生而牺牲,故笔者认为这种主动的替罪在精神维度上更偏向于献祭。

四、结语

综上,在研究《圣经》和《金枝》中替罪羊的形成条件和替罪羊形象具有净化和救赎功能的基础上,联系《哈姆雷特》中丹麦国内发生的具体事件:叔父克劳迪斯毒杀贤明的父王,夺取皇位并乱伦迎娶自己的长嫂,我们不难发现哈姆雷特是唯一可以牺牲自己承担所有罪恶,换取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的替罪人选。以学者查培德人的性格发展必定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为入手点,我们又可以发现哈姆雷特的性格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其替罪性质也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哈姆雷特性格的发展,由被动替罪转变为主动献祭。以此,一个丰满的“替罪羊”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

参考文献:

[1]Yin Zhong,Scapegoat Archetype:A Study in Religious,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s and Teaching Research,2015.

[2]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汪培基,张译石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蒋丽琴.疯癫与毁灭:作为“替罪羊”的哈姆雷特—— 兼论莎剧《哈姆雷特》的替罪羊主题[J].四川戏剧,2017(08).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选[M].朱生豪译.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5]肖四新.《圣经》——原型莎士比创作的基石[J].外國文学研究,1996(01).

[6]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查培德.关于哈姆雷特延宕问题的争论及其分析[J].外国语,1986(06).

猜你喜欢
替罪羊哈姆雷特
“替罪羊”原本是神圣的
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评上戏西藏班《哈姆雷特》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非药品不是假货的代名词,更不是竞争混乱的替罪羊,这个企业要为动保乱象发声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替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