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论析

2018-02-19 23:55孙海燕孟宪生
学术探索 2018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业

孙海燕,孟宪生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惧万里路遥,不忘初心,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因此,充分了解其发展脉络,全面学习其主要内容,科学把握其基本特色,深刻认识其价值意蕴,是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本要求。

一、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发展脉络

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发展脉络与习近平在不同地区的主政经历有密切联系,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习近平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精准把握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情农力,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梁家河的知青经历奠定了深厚的爱农情怀

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源于他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知青经历。这一时期,习近平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习近平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推动作用有深刻认识。他当选为村支书以后,带领乡亲们办沼气,为村民解决了做饭、照明的问题,同时把从沼气里清出来的肥料用于庄稼上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习近平为村民办的磨坊、铁业社,购置的脱粒机、拖拉机,促进农业生产工具实现了根本变革,使西北地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农业发展方面实现了半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增加粮食产量的问题上,习近平通过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为村里打了第一个淤地坝,从而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直到现在,淤地坝在提升粮食产量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知青经历奠定了他深厚的爱农情怀,也加深了他对我国农情农力的深刻认识,为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正定县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初步的农业理念

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跑遍了全县25个村镇,在探索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基础工作是前提。习近平认为,搞好调查、做好规划、抓好落实是做好基础工作的三大着力点。搞好调查旨在把握县情、乡情、村情,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做好规划重在让农村经济发展有所遵循,在选项上和目标上认清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趋势;抓好落实从横向上使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农工商综合经营,纵向上使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顺畅起来。第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解决人才问题是关键。破解农村文化落后、科技落后、小生产经营并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的难题,“关键的一条就是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就是靠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1](P109)第三,落实农业政策破除思想束缚是保障。一要解决中间环节干部的“葫芦型”问题,否则,农村经济政策就无法有效落实。二要正确处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统分关系,“哪些应该统,哪些应该分,全县甚至一个村都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应该让群众去讨论,去选择。”[1](P132)体现了习近平对农民主体性地位的尊重。

(三)福建省的统筹规划提供了现代农业新思路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17年主要分管农业农村工作,从厦门特区到山区宁德再到省会福州,在不同地区的统筹规划为福建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发展大农业是闽东地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大农业是具有多功能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的立体农业,在面向市场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加深了不同产业间的融合。习近平认为,推动农业产业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方向,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等方式助力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南平经验”是促进科技下乡的有效形式。“南平经验”的核心在于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下派各类技术专业化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解决人才、资金和服务等问题,这对全国不同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此外,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疏散问题上,习近平反对农民盲目涌入城市,倡导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农林牧渔等产业特色,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这为福建省乡镇企业的发展留住了人才。

(四)浙江省的深邃思考探索了现代化经营方式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农业经营方式的独特思考,推动当地现代农业迈上了新台阶。首先,强调粮食安全问题。针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习近平指出:“粮食生产退易难进,粮行米市必须稳定。”[2](P183)抓住农业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机遇,为保障粮食安全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关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高效体现在农业能够使农民致富,生态体现在农业既能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3](P109)最后,重视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在市场化问题上,农业市场化不仅包括农产品和各生产环节的市场化,还包括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的市场化,这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供了思想指导;在组织化问题上,“大农合”与“大农政”思想是集中体现。“大农合”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金融合作社。“大农政”思想旨在创新涉农部门的宏观调控方式,打破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管理农业的“条块分割”旧思维,树立系统调控的新思维,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

(五)新时代的系统布局推动了农业强国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农业仍然是发展最不充分的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突出短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之间的联动性作为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做规划,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布局更全面。习近平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4]这说明我国要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必须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共同发展。在农业问题上,新时代主要通过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在农村问题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现代化农村的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农民问题上,新时代更加重视发挥农民在经营现代农业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总之,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有明确布局,对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农业现代化基础论、发展论、改革论和治理论构成了其基本内容的主要架构,能从根本上引领我国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础论: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农情

第一,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针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持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的现状,有人认为,我国农业受自然资源短缺和生产成本高的双重约束,依靠进口解决吃饭问题是最佳选择。习近平指出:“中国现阶段不是要不要农业的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怎样迎难克艰、继续抓好的问题。农业现代化不能拖后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5]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围绕“农业现代化”做更全面、更长远、更细致的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仍然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这也表明了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必须巩固并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第二,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新时代赋予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内涵。在农地集体产权问题上,意味着从“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转变。农村改革初期在保持农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把承包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归农户所有,这一变革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2016年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就“三权分置”的意义、要求、格局、实施办法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有效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在经营方式上,意味着从“分的过渡”向“统分结合”转变。改革开放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集体经济主要以“分”为特点,其劣势已日益突显,而新时代则倡导在巩固家庭承包权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了“统分结合”。

第三,确保国家粮食绝对安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6]这表明习近平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准确理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内涵。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味着从供给层面数量安全向供求层面总量平衡安全转变;从解决温饱层面的安全向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层面的安全转变;另一方面,要全面探索新时代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径。从国内看,要通过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完善农业保障体系等方式保障粮食安全;从国际看,在把握好进口“度”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适当进口一些供不应求的非主粮品种和特色产品来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论: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维

首先,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从梁家河到党中央,无论是在以“增加粮食产量”为导向的初步探索阶段,还是在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导向的创新转型阶段,习近平始终重视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新时代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发力点,必须依靠科技支撑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7]当前强化科技对农业的引领作用,重在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破解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痼疾,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社会、个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估管理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此外,还要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不仅要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还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其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升人力资本。自201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以来,培育新型农业人才成为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基本着眼点。习近平指出:“要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8]提升职业农民整体素质,一方面,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是关键。要把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农业产业类型以及生产加工技术等教学内容依据区域特色分类别培训经营管理者、具体种植者和社会服务者等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促进培训方式的多样化是重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构建政府主导、高校配合、部门协同、农民自愿的新格局,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农业发展带来的新契机,把实地培训和网络教育相结合,为提升职业农民的素质营造更好的氛围。

最后,完善农业发展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打造稳定平台。新时代建立健全农业发展体系要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为导向。一是围绕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稳步增收,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通过对农村交通、物流、水利、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升级为农业夯实基础;通过建立全方位可追踪系统增加对农业潜在风险的监控和范围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好兜底工作。二是围绕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特色,建立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依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结构和消费特色,在从生产源头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调整区域种植结构并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围绕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健全农业经营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新时代在探索多样化经营方式的同时,增强对生产、流通、资金、技术和品牌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

(三)农业现代化改革论: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第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农民利益共同体。在农村承包地问题上,党中央推行“三权”分置改革的确权面积已超过80%,十九大报告作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庄严承诺,这对调整农村现有生产关系、探索集体经济多样化实现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农村宅基地问题上,中央一号文件表明:“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制度。”[8]随着宅基地流转范围的扩大,将不断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打通人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流通渠道;在农村集体产权问题上,不论是承包地改革还是宅基地改革都要始终坚持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只有在确保农村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才能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的清算核实工作,使农村的资源和资金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从而加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我国农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8]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结构失衡问题的重要举措,应从农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从供给侧看,要通过调整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产品结构等方式,确保我国质量兴农战略、食品安全战略、藏粮于地于技等战略能够有效落实。从需求侧看,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主体的需求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到供给主体的生产端,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对供给侧的生产行为无法有效约束。因此,必须在理清政府和市场职能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特色建立特定向农业经营主体发送有效信息的平台,进而从源头上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

第三,促进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激发农民的生产动力。现阶段国家支农财政压力大、农业补贴“黄箱”支持范围接近上限、农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的存在,倒逼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要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在加快实行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的实施范围,要在农业投入保险、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补贴力度,不断增强农业补贴的可持续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要改革金融支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始终应秉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在政策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双向驱动下,确保涉农信贷的有效投放,对于涉农业务较多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政府要加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为持续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营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四)农业现代治理论:营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环境

从农业生产环境看,应加大农业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农业生产资源约束趋紧已是制约农村增绿和农业增效的掣肘,习近平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7]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重点体现在两个层面:一要围绕藏粮于地战略,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从国家层面看,要建立健全耕地休养生息的体制机制;从经营主体层面看,要通过轮作和改种适应土壤当前肥力和有效供给的农作物。二要围绕水资源短缺问题,大力实施节水工程。习近平指出:“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9]在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以防沙植物来代替经济作物,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和节水监管、激励机制;此外,要改革农业灌溉方式,通过探索“精准滴灌”方式来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

从政治生态环境看,应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党员干部涉农本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体系的建设。习近平指出:“搞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是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保证。”[1](P100)“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市县乡镇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10]要通过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从治理内容看,要在制度供给、人才培养、资金融通、产权明晰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确保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从治理方式看,要把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结合的治理方式运用到农业中来用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治理主体看,不仅要发挥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村基层党组织等传统的制度性治理主体的作用,还要让村民自治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非制度性主体都能够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工作。

三、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基本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立足国内为农业经营主体谋福利,而且着眼于国外为现代农业发展找动力,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为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强烈的人民性:把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我国现阶段正在经历着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转变,但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征程远未结束,农民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强烈的社会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需求还未得到有效满足。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心和品格。

一方面,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农民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对此,习近平高度重视以走好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方式助推农民增收。一要以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推动农民增收。习近平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5]这意味着应依据市场价格变动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补贴的灵活机制。二要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在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充分利用市场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打造稳定平台,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法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进而营造农民就业创业的稳定环境,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多样化渠道。

另一方面,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有效保障。农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战略的主力军,其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应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农民应该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最迫切群体。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不论在农村治理体系的变革上,或是在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上,还是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上,都突显了党中央对农民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内在特质,也是调动农民经营农业积极性、进而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二)发展的平衡性: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导向

新时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正是坚持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导向,把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从国内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推动四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始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蓄水池”和“附属物”。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国家对城乡关系作出重大调整,但农业农村的“被动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对我国农情农力的精准把握,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在优先地位,意味着从人力物力到权力智力的配备都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表明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视,是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显著特点。当然,优先发展并不意味着以牺牲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换取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而是要形成“四化”互相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从国际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国外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既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对国外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以欧美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前列,很大程度上也归因于其对农业农村问题的妥善处理。在农业现代化问题上,在工业化后期就探索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节约型”等体现本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在农村问题上,也是先后实行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计划,使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城乡共生共荣发展。相反,以拉美国家为代表,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意愿或无能力解决农业农村问题,致使大量失业农民涌入城市,受城市就业岗位有限和农民自身素质的约束,导致不少国家出现了“城市贫民窟”现象,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基于对不同国家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和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状况的分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保障。

(三)布局的系统性:把促进城乡实现融合发展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不仅把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主要方向,而且更强调以促进城乡间的融合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增添活力。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打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既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能构建城乡共生共荣发展的新格局。

一方面,以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旨在摒弃过去以“物”为核心的城镇化理念,而是要把以“人的城镇化”作为新时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习近平强调:“新型城镇化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潜力,而且能够有效增强城镇化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好城乡差距过大等重大结构性问题。”[11]因此,要牢牢扭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推动城市产业多样化这两大着力点,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上,政府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这样不仅能释放其潜在消费需求,也能解决城乡双重占地问题,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在推动城市产业多样化问题上,要依据城市特色打造多样化产业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在增加其收入的基础上,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释放空间。

另一方面,以打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过去的城乡关系中,受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使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向生产效益高的城市和工业集中,农业农村自身发展缺乏要素支撑。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重在打破城乡要素单向流动的旧格局,创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局面,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助推要素双向流动。从政府角度看,要着力破除影响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束缚,鼓励社会资本下乡,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工商资本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此外政府还应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面加大调控力度;从市场角度看,完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是促进要素双向流动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小农业和现代市场的有机衔接,还能激活农村沉睡资源,为城市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回流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战略的开放性:把“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平台

习近平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12]这表明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农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为我国和沿线国家创造更多的发展成果。

从历史维度看,以“一带一路”助推农业现代化具有战略性。古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人类的互利共赢发展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桥梁,新时代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状态,加之世界人民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向往日益强烈,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日趋复杂。“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秉承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而提出的,为各国间农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产业合作提供了便利。对我国而言,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比较劣势,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强化农民和涉农企业的国际合作理念、完善农业跨国电商合作平台,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境外尤其是沿线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从而充分发挥外部资源对国内供给的补充和调节作用。

从现实维度看,以“一带一路”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长远性。新时代我国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经验借鉴,基于此,我国必须利用“一带一路”倡议补齐农业短板。由于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国外农业“走进来”和我国农业“走出去”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我国涉农企业在国际利益链的分配中仍处于边缘地位。“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农业方面的交流合作,在充分利用各国优势、拓宽现代农业的市场空间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涉农企业的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此外,由于金融是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血液,我国将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并通过稳定金融保障体系为各国开展农业互助合作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而打造实现各国互利共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四、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超越,这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而且从实践上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对中国和国际而言,都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国内价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首先,是新时代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举措。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农业农村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最突出表现,这也是影响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短板。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不仅对农业发展作出了更长远、更细致的规划,而且强调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旨在让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此外,在实践层面,习近平对全国不同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依据不同地区特色为当地农村农业发展指明了具体的实践路径,这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其次,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在为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年代,还是在为实现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地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率先进行革命和改革的试验田。然而,随着社会积累的不断增加,相当长时期内党和国家都比较重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农村的基础性地位,使农业农村的落后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扭转,这严重威胁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对农业农村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不仅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更加重视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产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最后,是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引擎。习近平多次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此,新时代必须把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作为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突破口。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质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根本目标,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并通过不断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式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为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建设提供新的驱动引擎。

(二)国际价值: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一方面,有利于为农情、农力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国家提供理论借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方案。农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虽然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但也有很多成果和经验值得与我国有着相似农情农力的国家借鉴。例如,我国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养殖产业运营经验较为丰富,在培育优良品种、探索良种良法配套方法等方面技术较为领先,这在具体实践层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此外,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仅局限于产业本身,而且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三者间的融合发展,这对拉美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巩固农业农村的基础性地位、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粮农事务中的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理念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进出口失衡的现实情况,尤其注重利用国内外不同的市场和资源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既倡导国外先进农业技术“走进来”,也十分重视我国农产品能够“走出去”,并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网络服务、完善农业境外投资政策体系等方式,鼓励有优势的企业到市场环境稳定的国家投资设厂、培育世界级粮商和农业公司,从而逐步使我国涉农企业能够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并积极参与全球农业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投资项目的谈判,使我国在全球农业市场上对粮农事务和农产品价格的话语权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