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其不同类型胎盘早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8-02-19 02:57尹丹高李英王欣欣褚艳侠邓学东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胎膜母婴胎盘

尹丹,高李英,王欣欣,褚艳侠,邓学东

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产科,江苏苏州 215004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后期的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急、进程快等特点,严重危害到母婴的身体健康[1-2]。而及时发现将有助于母婴安全性的提高。因此,早期诊断对于胎盘早剥的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3]。由于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而发病因素的判断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4-5]。基于此,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产科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不同类型胎盘早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在苏州市立医院母子保健中心产科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将产妇产后胎盘呈现血块与压迹的病例纳入标准,将不符合该标准的排,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1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及重度组,轻度组55例患者,初产妇34例,经产妇21例,其中妊娠期发生的病例为15例,临产后发生的病例为40例,年龄为 19~38 岁,平均年龄为(29.93±4.77)岁,孕周为 27~41周,平均孕周为(37.42±1.32)周,此中7例患者孕周为27~34周,30例患者孕周为35~36周,18例患者孕周为37~41周;重度组55例患者,此中包括35例初产妇与20例经产妇,其中妊娠期发生的病例为38例,临产后发生的病例为 17 例,年龄为 20~39 岁,平均年龄为(30.28±5.12)岁,孕周为 27~42 周,平均孕周为(37.63±1.69)周,此中 6 例患者孕周为27~34周,32例患者孕周为35~36周,17例患者孕周为37~42周。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临床分型标准

对产妇产后的胎盘进行检查,若呈现血块与压迹则被诊断为胎盘早剥[6-7]。根据谢幸[8]主编的妇产科学对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型,轻度:胎盘的剥离面积小于1/3则判断为轻度,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子宫偏软,轻度腹痛伴随阴道少量出血,无其它明显症状;重度:胎盘的剥离面积大于1/3则判断为重度,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子宫偏硬,持续性的腹部酸痛,胎盘后血肿明显,胎心较弱等[9]。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了发病因素、临床症状、分娩方式、产妇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发病因素分析

表1 两组产妇发病因素比较结果[n(%)]

表2 两组产妇临床表现比较结果[n(%)]

在该研究的11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8例,占比25.4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5例,占比13.64%;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12例,占比10.91%;羊水过多患者10例,占比9.09%;胎膜早破患者24例,占比21.82%;创伤劳累患者7例,占比6.36%;不明原因患者14例,占比12.73%。轻度组患者的发病因素以胎膜早破为主,占比34.55%,重度组患者的发病因素以妊娠期高血压为主,占比32.73%。见表1。

2.2 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在该研究的11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出现腹痛的患者67例,占比60.91%;出现腰酸的患者9例,占比8.18%;出现阴道出血的患者80例,占比72.73%;血样羊水的患者42例,占比38.18%;自发早产的患者55例,占比50.00%;子宫板状硬伴压痛患者19例,占比17.27%。轻度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占比80.00%,重度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自发早产,分别占比80.00%、67.27%。见表2。

2.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结果

在该研究的11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选择阴道分娩的患者35例,占比31.82%;剖腹产的患者75例,占比68.18%。轻度组的55例患者中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有30例,占比54.55%,显著高于重度组的9.09%(P<0.05);轻度组选择剖腹产分娩方式的患者有25例,占比45.45%,显著高于重度组的90.91%(P<0.05)。妊娠期轻度病例以阴道分娩为主,妊娠期重度病例以剖腹产为主;临产后轻度病例剖腹产和阴道分娩的比例相当,临产后重度病例以剖腹产为主。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结果[n(%)]

2.4 两组产妇结局的比较结果

在该研究的110例胎盘早剥产妇中,36例 (32.73%)产妇出现产后出血;44例(40.00%)产妇出现胎盘卒中;11例(10.00%)产妇出现DIC;6例(5.45%)产妇出现肾衰竭;5例(4.54%)产妇出现休克。轻度组产妇结局包括胎盘卒中和产后出血,而重度组产妇结局以胎盘卒中和产后出血为主,还包括休克、DIC、肾衰竭。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结局比较结果[n(%)]

2.5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结果

在该研究的110例胎盘早剥产妇所生的婴儿中,5例(4.55%)为宫内死胎;44例(40.00%)产妇出现胎盘卒中;23例(20.91%)窒息,此中12例胎儿呈现轻度窒息,11例胎儿呈现重度窒息;3例(2.73%)死产。轻度组新生儿结局包括轻度窒息(5.45%),重度组新生儿结局包括宫内死胎(9.09%)、轻度窒息(16.36%)、重度窒息(20.00%)、死产(5.45%)。 见表 5。

表5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结果[n(%)]

3 讨论

目前,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还没有彻底阐明。有报道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产妇胎盘早剥的关键因素[10]。该研究结果也显示,25.45%胎盘早剥产妇均伴随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且重度胎盘早剥患者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高于轻度胎盘早剥患者,与之前的报道相一致[11]。该研究发现,不同严重程度的胎盘早剥产妇患胎膜早破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病情越严重,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反而越低,这可能与孕妇胎膜早破的及时发现与及时治疗密切相关,然而胎膜早破发生率与胎盘早剥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究。该研究还发现,胎盘早剥产妇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占比达到了13.64%,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的占比达到了10.91%,并且胎盘早剥产妇的病情越严重,该病的患病率越高,说明早期诊断对发病因素的发现与疾病的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另外,尚有约13%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因未查明,说明胎盘早剥还可能存在其他发病因素,还需要继续探究。

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表现是该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根据。而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腰背酸痛、阴道出血、子宫张力高等,而轻度胎盘早剥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自发早产,少部分患者表现出腹痛的症状,并没有典型的特征[12-13]。该研究的临床资料显示,11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72.73%患者出现阴道出血,60.91%患者出现腹痛,50.00%患者出现自发早产,38.18%患者出现血样羊水,而轻度胎盘早剥患者以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重度患者则以腹痛、自发早产为主要症状,由此说明不同严重程度的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症状存在显著差异,重度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容易判断该疾病,另外,当孕妇出现阴道出血或腹痛时,应该及时检测和处理,并考虑到是否患有胎盘早剥,以防引发早产或危害母婴生命健康。该研究中的8.18%患者患有腰酸的症状,5.45%患者出现肾衰竭且均为重度胎盘早剥患者,因此在早期发现腰酸时应该及时处理和治疗,以防引发肾衰竭等并发症。

该研究资料发现,轻度胎盘早剥患者的母婴结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重度患者,与之前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相符[14]。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有助于降低胎盘早剥患者产后出血、休克、DIC、胎盘卒中、肾衰竭、宫内死胎、胎儿窒息以死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护母婴的身心健康。另外,有报道显示[15-16],重度胎盘早剥还可引起产妇的子宫切除甚至产妇死亡,而因为该院有DSA等技术,且处理及时,故并没有因为胎盘早剥而引发产妇的子宫切除、产妇死亡等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的病因包括高血压、胎膜早破、肝内胆汁淤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创伤劳累、羊水过量等,胎盘早剥越严重,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越高,因此,早期诊断将有望提高胎盘早剥后的母婴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胎膜母婴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