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临床对照分析

2018-02-19 02:57王飞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膜出血量

王飞

张家港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中的常见病症,手术是治疗此项病症的首要方法,现今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技术处于蓬勃的发展趋势中,其能对腹股沟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患者的身体便能恢复,达到优良的生活质量[1-2]。现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84例原发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84例原发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0.1±7.8)岁,单侧疝26例,双侧疝16例。1型 20例,2型18例,3型4例。实验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5.4±1.6)岁,单侧疝 26 例,双侧疝 16 例,1 型16例,2型17例,3型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家属同意,并在该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

1.2 方法

对照组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医生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在患者的脐上缘做一个切口,长度为1 cm,并且冲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放入10 cm Trocar与30°的腹腔镜,从疝环边缘在腹膜下向周围潜行分离,从而下达内环口以下6 cm,上达缺损上2 cm,外侧到达骼前上棘对应处,内侧到达耻骨以内。在此基础上,使腹壁下血管、腹直肌、联合腱、Cooper韧带、耻骨、输精管、精索血管、骼趾束等充分显露出来,在将网片裁剪成(10~12)cm×(8~10)cm大小的情况下,将其送入患者的腹腔,展平后使其覆盖于腹膜下腹横筋膜缺损的位置,钉合器将网片固定,最终缝合关闭腹膜[3-4]。

实验组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术(TEP),医生运用气管内全麻的方法,在患者脐下做小切口,在中线切开前鞘,牵拉腹直肌向内侧,并且将腹膜外间隙分离,同时,插入钝头鞘,导入腹腔镜冲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在腹腔镜下,医护人员于患者的脐和耻骨间各插入套管,并且将疝囊提起,彻底游离,放入10 cm×15 cm的补片,固定后检查是否具有出血的迹象,如果并无出血的情况,便将二氧化碳放出,在手术结束的情况下将套管针拔出,对腹壁穿刺孔实施缝合[5-6]。

1.3 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复发情况实施全面对比。

1.4 统计方法

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并运用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费用、复发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mL)平均手术费用(元)对照组(n=42)实验组(n=42)t值 P值64±3 59±2 9.372<0.004 7±3 4±1 8.631<0.004 23.4±9.1 20.4±7.5 8.724<0.004 12 385±740 7 241±670 7.625<0.004

2.2 两组患者复发例数的对比

实验组0例复发,对照组5例复发,实验组复发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7,P=0.004)。

3 讨论

现今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是治疗原发腹外疝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进入患者腹膜前间隙的路径具有差异性,使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不同,但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术会使患者出现较少的并发症,患者也将会较少的出现血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的情况[7]。 该文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0.4±7.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3.4±9.1)mL,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4,P=0.008),汪丽伟[2]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中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进行对比,发现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术中出血量为(24.1±6.2)mL,腔镜完全腹膜外的术中出血量为(20.8±3.7)mL,与等文的研究具有一致性。

在等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手术费用、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术花费的手术费用较低,因此项手术减少了非必需的补片固定器及以可吸收缝合线关闭腹膜,进而便能使手术费用不断降低。如果患者运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实施治疗,便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如出现慢性疼痛等症状,现今在微创手术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并且伴随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此项技术将会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进而医护人员应对每一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量,确定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才能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8]。腹腔镜手术方法已经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器材、费用等都在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医生在借助腹腔镜的情况下,便能够准确的进行手术,此种手术方法具有较大的优点,其能够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并能够使医患关系较为良好,医患矛盾事件较少发生。腹腔镜手术方法在患者的腹膜前间隙进行,不会进入患者的腹腔,对病人腹腔内的脏器并不具有干扰性,进而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会较为优良[9]。

即腹腔镜完全腹外术具有相应的优势,其从后入路进行疝的修补,对精索与疝囊的干扰程度较少,病人腹膜前间隙并不具有血管神经,在腹腔镜下医护人员可以对病人腹股沟区神经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确认,使患者出现损伤的概率较少,并且将大幅度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现象的发生。然而此项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医护人员应掌握合理的麻醉用量,因此医护人员应对6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着重的考量,进而此项手术将能使病人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即腹腔镜手术能使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病人术后会出现较少的并发症,同时,此项手术具有较大的优势,病人花费的手术费用也会较少,并且医护人员会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法,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实施全面考量,并对患者的术后状况进行随访,当患者出现不良状况的时候,便应及时进行护理。此外,医生应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对每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认识,具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使患者出院时间显著提前,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呈现积极的治疗效果[10]。最终,患者的术后状态将较为良好,精神面貌较为优良,产生较少的不良反应,术后复发的概率也将较小。

综上所述,腹腔镜完全腹膜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住院时间短、花费的手术费用较少、复发率较低的特点,使病人的术后恢复状况较为良好,因此,此种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可以成为治疗原发疝病症的首要方法。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膜出血量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