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静脉留置针护理临床应用现状

2018-02-19 08:21陈江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静脉炎套管输液

陈江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2-140-01

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又称套管针、外周静脉套管,由生物材料制成,具有套管柔软、柔韧性强、对血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等特点,不仅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身心伤害(包括血管损伤、疼痛和心理负担),还利于紧急抢救和临床反复给药,同时减轻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958年静脉留置针诞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90年代静脉留置针被引入国内, 并已逐步取代住院患者静脉头皮针的使用,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穿刺频率,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1]。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500万名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使得其成为医疗上最为常用的血管通路[2]。

本文总结了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种类、型号、临床操作、并发症及护理等应用现状,以求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提供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1 留置针的种类及型号

目前临床常用的留置针种类主要有:(1)开放式留置针:又可以分为带翼式留置针、不带翼式留置针和加药壶式留置针,能提供相较于其他类型留置针更大的输液量,但不能有效避免因血液外流造成的污染,是传统的静脉留置针;(2)密闭式留置针:分为I型(直型)和Ⅱ型(三通型或Y 型)两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防止血液外流:(3)安全型留置针:能够防止针尖刺伤,并且能够有效防止血液外流引起污染;(4)防逆流留置針:又称正压型留置针,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留置针种类,能够实现正压封管,减轻工作量,有效防止血液污染。目前国内常用的留置针型号主要分为16G、18G、20G、22G、24G不等[2],具体见表1。

不同种类及型号的套管针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包括穿刺成功率、针刺伤发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等)存在差异。有研究显示[3]直型封闭留置针较Y型留置针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及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系数,减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此外,不同型号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也有所不同,在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结果显示,22G型号穿刺成功率为90%,平均留置时间为1~3天;24G组穿刺成功率为99%,平均留置时间为3~7天。24G留置针在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的发生组静脉炎的发生显著优于22G留置针[4]。

2 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

2.1 穿刺部位的选择

头部颞浅静脉,正中静泳,四肢静脉,耳后静脉等。可根据不同年龄选择穿刺部位。原则上应选择较粗、直、充盈好、血流快的静脉,这样液体进入血管被及时稀释,可减少静脉炎发生,也可延长时间保留置针。

2.2 留置时间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S)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 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套管针的保留时间可以为72~96h,但对于儿童及静脉较差的患者建议不定期更换套管针,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可以用至治疗结束后。此外,有报道套管针留置5 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零,建议将5 d作为常规留置时间[5]。留置时间过长可能造成患者血管或皮肤出现一些并发症,留置时间过短则会增加资源耗费、护理工作量及患者经济负担。

2.3 穿刺方法

穿刺前检查套管针,严格无菌操作,选择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患者的肢体并绷紧皮肤,右手握住重叠的留置针针柄,以10°~15°角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左手将留置针沿血管方向缓慢推进1~2 mm,右手随后将针芯退出2~3 mm,将软管缓慢送入血管,保留5 mm软管在外,将针芯全部抽出。

2.4 封管方法

避免血液回流,发生堵管。采用肝素封管,会发生血液回流至留置针管腔的现象,要向患者做好宣教解释工作。由于肝素的作用机理,管腔内的血液不易凝固,遇此情况不会堵塞穿刺管,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 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缓慢推注2~3 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或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

2.5 常规护理

因患者心理因素及情绪变化可造成血管收缩,应积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为其讲解留置针的好处,穿刺时态度和蔼、技术熟练、牢固固定。穿刺后使患者及家人了解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使其配合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每周更换肝素帽至少1次,保护膜每2天更换1次,发现贴膜污染、松脱、汗迹浸润等情况时,随时更换。密切观察输液速度,防速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体温升高,以及套管针是否通畅。并发症一旦发生,应立即拔针,并正确处理穿刺局部[6]。

3 留置针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3.1 感染

导致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护理操作人员的技术不熟练、消毒工作不彻底、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以及留置时间过长都是导致感染的原因。因此,医护人员应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消毒工作,及时为患者置换导管。并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出现感染时即使积极药物治疗。

3.2 皮下血肿

由于护理操作人员的置管手法不当、操作不规范以及患者血管弹性较差等原因,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造成了皮下血肿。基于出现皮下血肿的原因,医护人员应选择走向直和脉络清晰的血管进行穿刺,掌握好针尖与皮肤的角度,在穿刺时尽量做到稳、准、快,实现一次性穿刺成功。

3.3 肢体肿胀 输液肢体长期保持不动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发生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输液肢体按摩、伸屈活动可以有效地预防输液肢体的肿胀。肢体活动能促进微血管运动,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改善肢体血管渗透性,促进组织重吸收,组织水肿减少。

3.4 液体渗出与外渗

液体渗漏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的角度不当、固定不牢、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及患者不恰当活动有关,可出现肿痛等症状,甚至可出现组织坏死。因此,护理人员应选择进针角度,妥善固定留置针管,在穿刺成功后仔细观察患者有无局部肿胀的现象,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和疼痛感,同时嘱咐患者应适量活动患肢。此外,由于下肢的承重力较大,应尽量选择上肢进行静脉输液。

3.5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是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7],导致导管堵塞的原因主要为导管被血液或沉积物所堵塞,冲管、封管方法不当以及导管打折。因此,应提升医护人员的封管技能。出现导管堵塞再次输液时如果出现滴速较慢则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接到套管针上抽回小血栓,或者注入5 ml 的1∶625肝素生理盐水并保持30 min,如仍不通畅则应考虑拔管。

3.6 静脉炎

导致静脉炎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者的血管情况、注射药物种类与剂量、穿刺技术等。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穿刺前,应注重对药性较强的药物进行稀释,合理选择穿刺点,动作轻柔,避免反复穿刺,控制好输液的速度。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强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从套管针输入。

参考文献:

[1]  李育玲, 翟晓梅, 李丽红, 等.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病人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 2011, 25(8): 2002-2003.

[2] Soifer NE, Borzak S, Edlin BR, et al. Prevention of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complications with an intravenous therapy tea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 Intern Med, 1998, 158(5): 473–77.

[3] 王玉. 安全型留置針在心血管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2): 408-409.

[4] 吴丽. 22G和24G留置针在肿瘤患者输液中的应用观察[J]. 健康大视野,2012,20(11):118.

[5] 李小燕, 刘洋, 陈卫红. 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5): 300.

[6] 张春杰.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护理[J]. 吉林医学, 2011,32(12): 2486-2487.

[7] 林小丽, 张美素. 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4(11): 37-38.

猜你喜欢
静脉炎套管输液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500KV变压器套管典型事故及分析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500kV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事故分析及预防
颈枕输液袋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