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讨

2018-02-23 12:07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识字汉字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此阶段为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习惯养成以及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小学生教学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小学第一阶段的识字教学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进行识字与汉字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能够激发其主动识字和写字的欲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语文课程学习是汉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识字是汉语言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以实现新课标的教学任务为基本目标,重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为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一、当前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部分教师教学思想相对滞后。虽然教学改革工作明确提出转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关注重点,但是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相对较差,便有很多教师认为开展学生主体式教学在低年级的教学活动中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便会以自己主观思维意识为转移。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得以体现,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识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抑制。[1]

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进行识字教学需要反复的写和练,才能够使学生对字体、笔顺等内容进行深化记忆,因而识字教学会变得较为枯燥。教师为实现学生对于汉字的深刻记忆,往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读”“写”“练”的循环式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会使教学过程更显单调,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态度消极,难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兴趣,导致识字教学的效率十分低下。

忽视学生识字学习兴趣与用字习惯的培养。低年级阶段学生处于语文学科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意义。学生无法自觉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和识字学习,无法实现识字学习向识字能力的内化,自然也无法熟练应用汉字,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束缚。

2.学生在识字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系统化的学科学习,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进行课堂学习活动时对教师存在较强的依赖性,缺乏学习活动的自主性认知,对于识字学习的持续关注性以及主动性都相对较差,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的识字教学存在厌烦情绪,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2]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1.进行必要的汉字审美能力培养。汉字的笔画、笔顺以及布局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及审美性特征。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汉字审美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引导体会汉字自身具备的文学美感,提升学生与汉字之间的情感链接,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意识的带动下热爱汉字。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文字美学艺术的引导下,书写出美观的汉字。

2.对学生进行识字兴趣培养。创设趣味性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主观兴趣是提升其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开展游戏学习活动,在游戏过程引入竞争机制,对游戏中具有良好表现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汉字、取得良好游戏成绩的欲望,全面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找朋友”的游戏学习活动,将“氵”“日”“木”“土”“一”等汉字字卡放置于黑板上,组织学生进行“汉字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将两个汉字字卡组合到一起能够形成新的汉字,并将新的汉字写出来。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自身的发散思维,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巩固汉字。同时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以及写字、用字的能力。[3]

重视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应用。生活化教学内容在识字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学生在既往的生活中已经形成许多生活经验,在脑海中也存在很多具象画面,教师应用生活化内容开展识字教学,学生能够将抽象文字与具象思维画面进行直接衔接,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将“日”“月”“水”“人”“云”等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进行“图”与“形”的链接化教学,通过生活化体验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应用生活常识和内容向学生讲解“口”“氵”“扌”“木”等部首在汉字中的组成原理,帮助学生提升识字、记字的学习能力。

应用多媒体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法是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引入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知教学内容,通过提升主观体验度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契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思维认知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需要学习的汉字,应用动画的形式组成PPT,或者形成微课程,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注意力,将多媒体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持续关注教学活动,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进行教学活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教学活动内容向学生自身能力的转化,进行识字教学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由于当前很多幼儿园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了提前教育,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低年级教材中的很多汉字。此前提下,便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自主识字能力,不断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掌握更多的汉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有助于持续保持学生的识字自信,避免养成不良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4]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识字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持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还要对学生文字审美意识进行熏陶,深化学生的文本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自身识字量,从而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识字汉字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识字
识字儿歌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浅析语文课程的运作及其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