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2018-02-25 07:43宋珊李大鹏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高校

宋珊 李大鹏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概括出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和高校体育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向高校战略性转移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高水平运动员

一、前言

1951年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颁布,1952年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主席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八个大字,为新中国的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组团参加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第十五届奥运会,界此标志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开展的开始。至今新中国体育事业走过了风雨交加、喜忧参半但仍旧辉煌的60多年。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51枚耀眼的金牌让我们彻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丢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式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东方巨人崛起的决心和力量,也极大的提高了我国民族的凝聚力。这一切都应功于我们的“举国体制”,使一个政治、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并不高的多人口发展中国家在短短的60多年后竞技体育水平屹立在世界之巅,使我国的体育行业率先迈入了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然而,在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竞技体育的伟大成就并不能也不应该掩盖我国现行体育体制中的這些问题。中国体育是否能够在将来的奥运会上再铸辉煌;是否可以继续支撑起我国体育大国的形象;是否可以完成向体育强国的转型,是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几个问题谈一谈高校对其发展的作用,并对高校完全有能力支撑起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行论证,为我国现行竞技体育体制拓宽发展思路

二、高校对于竞技体育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事物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物,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淀物,任何事物的发展与成就都离不开文化的包容与支撑,我国的竞技体育也不应例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孙大光主任说:“我国的体育事业太需要文化了”。本人认为这句话含义广泛,无论是我国体育事业本身还是活动于我国体育事业中的所有个体都需要文化的充实,使自身素质不断的得以提高与完善才可以触发我们与体育之间更高层的互动与认识,领会体育真正的价值意义和精神。高校体育教育是中国体育文化传承的主体,在对我国竞技体育文化的支撑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大量的体育器材与场馆;广泛的生源主体;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完善的科学训练与监测设施与雄厚的科研基础等。多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伴随着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的被高校吸收、融合、创造发展着,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高校竞技体育文化产物,比如我国的CUBA;李宁杯大学生足球联赛;五人制大学生足球联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一切与体育相关的科研活动等。所以,对于竞技体育文化建设层面高校具有很大的潜能,在高校中我们完全可以建立雄厚的竞技体育文化基础,而这些基础体育文化也在无形中影响和支撑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三、高校为运动员拓宽发展渠道

由于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与我国现行的“举国体制”脱离了教育体系,致使我国大多数竞技运动员呈现出文化素质低与出路难、出路窄的普遍显现。因此进入高校再深造成为了很多现役和退役运动员们的必然选择。我国接受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数量逐年在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安置优秀运动员的压力,减少了参训运动员们的“后顾之忧”。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知识层次高的优势,对于在役运动员来说,在他们从事高水平专业训练的同时步入高校深造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受到高校文化氛围的熏陶,不仅可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与敬业精神,还可以通过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使其对于运动技术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对于已退役运动员而言,其知识结构、运动技能和经历对他们转为从事教练员、体育教师或其它体育工作都有直接的用途,可谓“学以致用”。也可依靠在大学获得的相应学历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在较宽广的范围内择业。在这一点上高校的平台不仅促进了现役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难的现实矛盾,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宽泛的空间与生命力。

四、高校对于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协调作用

1995年国务院同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但由于我国的国情与我国政治、经济、民族地位的需要我国的体育体制与政策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一度向竞技体育倾斜。这种政策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为我国的竞技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学者认为在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一对矛盾体,有人说我国的体育是一群需要体育锻炼的人在看几个不需要体育锻炼的人进行体育比赛。群众体育发展了,全民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了,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所以,一定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校是一个多元化人才高度集中的场所,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与社会最接近的平台,在这里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比如(1)在高校中,高竞技水平运动员经常与其他体育群体共同进行体育活动与训练并对其进行技术指导,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高竞技水平个体对于群众体育的带动作用;(2)校体育运动代表队参加大型竞技体育比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对于学校甚至区域群众体育的带动;(3)校内群众体育氛围促使学校竞技体育个人或团体努力提升自身竞技体育能力进而向更高台阶迈进;(4)退役后高竞技水平运动员通过大学的进修可以对群众体育进行指导,并伴随年龄的增长也渐渐的群众体育、终身体育回归。以上四点充分体现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现象,所以,高校无疑为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的融合协调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我国高校支撑竞技体育发展的可行性论证

为证实高校可以支撑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本文将从历史经验和国内经验对其进行论证。

(一)从历史经验论证

从历史的经验看,其实我国现行的奥运体育项目大多最早来源于学校,起初也引发了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碰撞,但由于文化的融合性,最终也逐渐的缓冲下来,从此竞技体育主要依托与学校体育进行发展。当时我国各个项目的优秀选手都是来自各级学校的在校生,例如我国第一位奥运会选手刘长春,威震远东的篮球“五虎将”,还有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中苏体操比赛的国家体操队队员等都是大学的学生,他们在代表着国家的最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是合格的大学生。

(二)从国内经验论证

如果说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如今不可相提并论,论据不够充足的话,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内的范例。其中涌现出了胡凯、王颖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其“标准”的大学生背景证明了我国高校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在队伍建设与培养模式方面,我国目前有清华一条龙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华东理工乒乓球队模式、北理工足球队模式、南京体院教训研一体化模式等。以上诸多典范都可为我国高校支撑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现提供很好的借鉴。

六、结语

离开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离开了教育的体育则是走向极端的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道路上,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向高校战略性转移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董众鸣,何志林,朱桂林.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08-111.

[2]徐莉.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一些现象的质疑与求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6):84-87.

[3]杨铁丽,宋尽贤,刘海元,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2):112-114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高校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