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新策略浅探

2018-02-26 12:52吕雪芬
新教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创设

吕雪芬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文学的教学,不是识字的教学,不是阅读的教学,而是言语的教学。必须通过言语的训练和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统编版一年级教材中,编写了八课的口语交际,凸显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口语交际内容设计了独白和交际两种类型的口语表达,既重视内容的适应性,又重视交际能力的持续渐进式发展。在口语交际内容里,图文结合并加上了简短文字提示的设计,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非常富有趣味性,能促进教与学。口语交际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所以必须练、必须实践,甚至要反复练、反复实践。在长期的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欲望

在一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训练的内容,有目的地创设交际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让他们心情愉悦,乐于思考,勇敢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统编语文第一册的第一次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教材明确指示“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因为刚进入小学,有的学生胆子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还有的学生表现力不太强,说话声音较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提示学生,这是游戏中的交际行为,如果不大声地发出指令,游戏就根本没办法进行下去。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合作发指令玩游戏,这样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训练大胆说话和注意听别人说话,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但在平时,也要这么大声说话吗?第一册教材的第三次口语交际中,又安排了“用多大的声音”这一交际话题,这是在“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材中,用提问的形式来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应该小声说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来让学生进行练习,使他们明白,声音的大小是要随着说话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不同的目的而发生变化的。又如第一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这次交际活动考虑到了小学生的交际心理,把同班的学生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对象,从而降低了难度。因为学生之间是最有共同话题与爱好的,这样有利于交际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示范课文里的交际情景,这样有利于学生模仿。很多学生在和别人说话时,眼睛不是看地面就是到处瞟,不敢正视对方,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不礼貌的表现。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找朋友》的音乐来创设交际情境。音乐停止后,学生就站在想交往的同学面前,再向对方做个自我介绍。因为学生已经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认识,利用这次口语交际来介绍自己,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成为好朋友。这次教材还提示了交际的基本原则,就是“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让学生知道最基本的交际礼仪,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当然,创设交际情境的办法各种各样,教师只有根据教材里训练的内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起到激发学生交际欲望的作用。

二、双向互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1. 互动前的准备。(1)明确训练目标。课堂教学是多变的,是生成的,又是必须有方向的。因此,交际话题的设计与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只有训练目标明确了,才能提高互动的有效性。(2)提出具体要求。教师要针对每课的内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交流起来就不会盲目,也不会感到困难了。(3)划分训练小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双向互动时,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进行合理的小组分配,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交际过程中起到互相启发和补充的作用。(4)做好教师示范。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互动前,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直观形象的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各种常用的交际语言,还能从中体会到交际的态度。

2. 互动时的调控。(1)积极参与。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这样既能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又能及时地提醒、纠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问题。(2)恰当帮助。由于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口语交际活动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这就非常需要教师提供恰当的帮助与指导。如第二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这次口语交际,小贴士提示了交际时常用的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在学生请求帮忙时,教师要指导他们正确使用以上礼貌用语,并对他们交际时的态度和礼仪进行适当的指点,这也是一种交际礼仪的养成教育。(3)适当引导。教师也要学会放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要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体现。教师不能在学生一碰到困难或问题时,就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要通过问题引导和语言提示等方法,一步步启发学生自己解决,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3. 互动后的反馈。在口语交际后,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检验学生掌握的交际手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发现不足,要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唤醒学生真实的交际需求,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家校合作,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交际范围,笔者觉得可以依托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1. 家庭交往。学生在家里与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交流。如“打电话”一课设计了“爸爸不在时,一位叔叔打电话找爸爸”的特殊场景。在此情境中,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阅历,设计了如何传话、如何拒绝、如何预约等各种情况的交际话题,并在课堂中模拟训练。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打电话用语,在家进行真实操作,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打电话。抓住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这样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学会倾听和交谈,在生活中学会打电话。

2. 校园交往。学生在学校正确地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一年级下册把《一起做游戏》中的游戏作为本册口语交际的最后一次训练,深受学生的喜爱。这次训练内容中的“游戏”就是一大趣点。低年级的学生一说到“做游戏”就特别感兴趣,聊起来更是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当然,也不能让学生聊起游戏时太过于随意,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教师要明确地提出这次交际的训练点:尝试讲清游戏步骤;学会向小伙伴发出“邀请”;能跟小伙伴一起分享快乐。其中,“向小伙伴讲清游戏步骤”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在大课间游戏中快乐地交流,这样更能营造出自然轻松的交际氛围,从而减轻学生交流时的心理压力。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教师还要多重视日常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要有听有说,有评有议,如回答问题与课堂上的讨论交流等。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使学生成为能说会道、文明有礼的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永福中心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庄严)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创设
情景交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