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8-02-26 08:29张凤英
老区建设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提 要]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了学校与企业之优势,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社会区域经济发展与服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对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归纳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凤英(1985—),女,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西赣州 341000)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在质量、结构及水平上的有效对接是职业院校所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走校企协同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与技术技能人才的道路成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就是开展校企合作。近几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不同层面、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校企合作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

然而,在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校企合作仅表现为形式上的;有的学校位于偏远地区且与本地相关专业或产业群对接不紧密,寻找合作对象困难;有的合作中企业热情不高,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使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教学模式在这里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校企合作育人的关键,是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结合的重要路径,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新形势下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几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了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校企双方互融、渗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归纳出了以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做法:

(一)项目驱动模式

采取解决某一典型项目任务的“项目”驱动模式,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内容编排应首先提出某一典型项目,从项目着手,穿插完成这一项目所需的理论讲解,项目分解,结合实践操作使所有学生完成这一既定“项目”,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习教学模式

通过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出于教学整体规律,通过实习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实践性强的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模式。

(三)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模式是指不同的学期,轮流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过渡,让学生在在校学习模式和实习模式间切换,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滚动循环,从而接受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必经环节,它让学校和企业实现接轨,完成校企之间的过渡。

(四)案例教学模式

运用典型案例尤其是企业案例来说明、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与学生一道分享案例所传达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以赛促教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指通过组织技能大赛,根据赛事强化训练、竞赛评比、赛事结果总结的过程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高效学习,提高掌握技能的水平,加强技能训练,起到相应的教育效果。

(六)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指将理论融入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易于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最接近实际,既有逻辑思维的教学,又有形象思想的影响,让学生印象深刻。

(七)校中厂模式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就像进入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在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还接受来自于学校工厂的实践技能培训。教学工厂不仅适用于工科专业,也适用于文科专业,这种模式也称为教学公司模式。

(八)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是一种情境体验式学习,学生将自己置于所扮演角色位置进行换位思考,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职业岗位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沟通、分析、实践等综合能力。它是一种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催生出来的教学模式。

(九)半工半读模式

一般而言,半工半读模式在技工教育中较多采用,但在高职教育中,在某一时段内也是可以借鉴使用的。半工半读模式是边做工边学习,学校将操作课搬到社会,学生实践更加贴近实际,既缓解了学校经费压力,又为学生提供了最先进的实践平台,学生还可以取得一定的报酬,这可减轻部分学生的家庭负担,是一种多赢的模式。

(十)嵌入式教学模式

把企業的经营理念、人才培养策略贯穿于教书育人过程中,或将企业急需的专项技能嵌入到原有教学系统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提前接触到最新的企业理念并适应企业之所需。

(十一)在线培训模式

向学生布置题目,给学生发一些学习资料,通过老师指导,简单地给学生一些解答题目的提示;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教学资源库或图书馆资料自学,从而完成任务。

(十二)工作室(坊)制教学模式

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组建可供学生工作、学习的工作室(坊)。工作室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工作室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教学单位。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培养具有创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高技能设计人才。

(十三)分层次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层次,不同的学习能力与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背景分别组织不同的教学,通过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与培养职业技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即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非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十四)仿真模拟教学模式

仿真模拟教学模式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应用。要求课堂上运用各类设备、模型、计算机虚拟技术模拟典型应用场景,或将教学场地运用环境模拟出接近实际的操作流程和情景来进行渐入式教学。

三、关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急需转型升级,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改革创新方能为企业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少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开发出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高职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不一、各具特点,作为校企双方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过程中如何大胆进行颇具特色,又接近企业实际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一)教学改革

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中心,文化课以及专业课服务于职业技能课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学生实践教学融入于企业生产实际,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岗位技能。

(二)考核评价

改革传统高职教育单一笔试的考核形式。如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考核标准,以理论知识与技能测试为内容,注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测定,以口试或操作为主,笔试为辅进行考试。考试成绩采取校内外、理论与实践、平时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

(三)师资队伍

一支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精湛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对于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这不仅包括学校的双型教师队伍,还包括企业导师这一队伍。只有对学生即将从事的岗位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着全面的了解,方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教学实效。

(四)保障制度

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校与园区联结,带学生深入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岗位的要求与标准。强化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务必建立一些关于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校与企业在学生实践教学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中所具备的权利与义务。

[参考文献]

[1]张楠.基于在校企合作中高职学生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2]赵少君.浅谈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J].科技风,2012,(12).

[3]郭春武.關于校企合作推动职业学校电子焊接实训教学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5).

[4]姜大源.坚持与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

[5]易飚,胡清.校企深度融合下的高职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