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

2018-02-27 20:12周纯玉赵丽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4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教育信息化

周纯玉+赵丽萍

摘 要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但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集中管理,导致资源孤岛、重复建设、应用受限等突出问题。以泛在学习环境下校本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为视角,通过构建校本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促进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泛在学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059-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ZHOU Chunyu, ZHAO Liping

Abstract The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have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abundant. Due to the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 an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 problems of resource island, redundant construction and limited application have appea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From the angle of ubiquitous learning, the

paper trie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school-based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by construc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platform.

Key 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on;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ubi-quitous learning;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1 前言

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随之而来的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网络课、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微课、教学课件、讲座视频、视听材料等,已逐渐成为目前各高校数字教学的核心资源。尽管各高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带来组织的无序化、存储的分散化以及应用的低效化等问题,并且出现多头管理、重复建设、难以共享的资源孤岛现象,造成资源共享性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阻碍了资源建设重要作用的发挥。

在互联网+环境下,提高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满足师生对数字教学资源的及时获取需求,增强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切实发挥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作用,是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2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资源孤岛现象日益突出 高校在资源建设中积累大量种类庞杂、内容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或分属不同的部门建设管理,或由教师个人存储,例如:网络课、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等由教务处管理;讲座视频、视听材料等由新闻中心、信息中心或者教育技术中心管理;教学课件则由教师个人存储。这种多头管理、各自为营、难以共享的现状导致资源应用范围受局限[1]。

校本教学资源库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校本教学资源库是学校为了满足本校师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的方式对校本教学素材进行统一存储、有效管理,并适用于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组织形式。在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阶段,校本教学资源库对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是其他商业教学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本资源库由于在建设思路上仅仅作为资源简单的堆积,没有考虑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出现资源数量多优质少、内容陈旧、时效性差、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校本教学资源库被很多高校束之高阁[2]。

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实际教学应用相脱节 高校许多数字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等,建设的初衷与目的主要是为了参加评选或比赛,甚至是为了迎接评估或检查,导致这些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宣传或展示的成果,而真正应用到教学的屈指可数。此外,信息技术相关部门拍摄的讲座视频、视听材料等资源,往往录制时长长达一个多小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师生的观看和使用效果,导致这些优质的视频资源很少被师生应用,拍摄制作效益不高。

3 泛在学习与微资源

泛在学习就是在无所不在的学习情境空间中,在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者透过情境感知设备与情境相关群体或智能知识主体,以自然的方式交互,共享和构建个体认知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的过程[3]。泛在学习具有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空间多样化、学习资源离散化等特征,适合于现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理念,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学习方式。

泛在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资源碎片化和丰富性,即丰富的微资源。微资源具有主题明确、短小精悍、便于传播、易于记忆等特点,可以满足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获得更多所需知识,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已经熟知的内容上[4-5]。

虽然互联网上丰富易获的资源理论上能够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然而从现阶段来看,纷繁复杂的资源造成学生在浩瀚的资源海洋中迷航,不知道在哪里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尤其是很难找到具有特色并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资源。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应积极迎合泛在学习的时代潮流,汇聚整合本校特色教学資源,实现本校特色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师生个性化教学应用需求,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效益并形成良性循环。endprint

4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以大连海洋大学校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例

校本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的背景及需求 学校近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图片、音频、精品课程等优质公共类数字教学资源,但是这些公共数字教学资源分散存储在多台服务器和工作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集中的管理模式,仅满足了部分师生的使用,造成公共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使用上的受限。另外,学校近年来为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开展名师讲坛、教学工作坊、教学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保留了大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冗长的视频由于所占空间大、耗时长等因素,影响共享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教师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若干个性化教学资源,通常存储在优盘、移动硬盘、电子邮箱、云盘等空间,存储的分散性一方面容易导致混淆错乱,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应用。另外,师生也越来越追求学习的碎片化和高效率,越来越期望花费少量的时间找到具有学校特色并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微资源,方便随时随地学习和应用。

对于上述数字教学资源的整合,要在统一规划与集中管理的思路框架下进行,将数字教学资源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自主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使资源从无序分散到有序集中,实现数字教学资源的分类存储,促进数字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发挥数字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

校本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则。

1)资源实用性原则。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目的在于应用,首要考虑的是资源的使用价值,即资源内容是否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

2)分类清晰性原则。校本教学资源按使用范围分为全校公共类、专业共有类和教师私有类三种。全校公共类优质教学资源按类别划分后,在全校范围内开放共享;专业共有类教学资源按专业类别划分,在专业范围内共享;教师私有资源提供个人存储空间。

3)内容易用性原则。校本教学资源应方便师生的查找、浏览和使用。公共类资源不设权限,专业公有类和教师私有类资源设有登录权限。此外,为便于鉴别,公共类教学资源要有尽可能详尽的说明,尤其是视频资源,要能按照知识点碎片化,并标注说明。

校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设计 校本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要在多层次一体化的模式下,以“校本化”和“以师生应用为中心”为理念,实现资源内容精细化、资源分类清晰化、资源建设个性化、资源应用便捷化,突出学校特色资源的开放共享,满足师生个性化资源的存储和应用。

1)系统设计及开发。系统以综合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采用分层的思想,整个系统划分成三层:系统支撑层、资源层、应用服务层。这种架构确保责任划分明确,确保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同时采取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将每个事务独立模块化,降低耦合度。系统支撑层主要包括支撑系统平台运行的基础模块,具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管理等功能;资源层主要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整合、组织与管理,包括公共资源、共有资源以及私有资源三大类

别;应用功能层主要实现支撑层和资源层之间的通信,包括教师数据处理、关系管理及公共服务等。

系统开发采用Java语言作为主要的后端开发语言,前端界面的开发使用标准的HTML,数据库选用Oracle。通过分层架构,实现用户登录、资源分类、资源下载、下载排行等功能,同时用最少的代码量实现需要的功能模块,尽量减轻页面的重量,减轻服务器负担,提高页面响应速度。

2)资源设计及应用。对于公共类数字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素材,如视频、图片、演示文稿等,也包括师生需求度高的应用软件、学校特色素材等在校外资源库中不易辨别或找不到的资源,实现在全校开放和共享。其中包括的校本培训讲座视频,按照逻辑、层次制作成微视频,从而增进师生对培训视频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确保没有参与现场培训的师生有效获取培训内容,提高效益。此外,为切实提高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设计制作一系列多媒体信息技术微课。如将PPT设计与制作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按照知识点进行分割,并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与内容讲解,最后通过录屏的方式制作成微课,再分类上传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

对于专业共有类资源,包括网络课、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等,按学科专业划分资源空间,并将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整理存储在相应的门类中,满足教师对学科教学资源的需求。

对于教师私有类资源,为教师划分教学空间,提供备课、组织教学、批改作业、教学过程管理与过程考核等功能。教师可自由创建网络课程、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实现网上辅助教学、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协作等活动提供有效学习环境。

5 结语

校本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实现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一存储、有效整合与最大化共享,促进了校本数字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科学管理和高效应用,为信息化教学、智慧化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桂芳.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中心的构建及其关键技术[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18-121.

[2]刘信平.基于校园网的校本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1-53.

[3]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

2009(1):47-53.

[4]高秉珊,谢志昆.国内微课领域研究主题、热点及趋势:基于共词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6):657-662.

[5]张振虹,楊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2-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教育信息化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