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研究

2018-02-27 06:19张念李凤林佳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张念+李凤+林佳媚

摘 要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尤为重要。针对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存在的识字量较大,学生任务繁重,识字教学效率较低等诸多问题,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中,以《口耳目》识字教学为例,进行教学研究,并提出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130-04

A Study of Low School Literac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Eyes and Ears in Lite-racy Teaching as an Example//ZHANG Nian, LI Feng, LIN Jiamei

Abstract Literacy and writing are the basi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low school, literacy teaching is parti-

cularl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low literac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literacy amount, student literacy teaching tasks, low efficiency problems, try to fli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low literac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nd to export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o tur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pro-

cess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flip classroom;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literacy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1 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关于识字与写字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

目标和内容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其在实施建议的关于识字、写字的具体建议部分,也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对小学低学段学生对汉字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写字习惯的培养。

2 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存在的不足

识字量较多,学生任务繁重 课程标准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认识常用汉字3500個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其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小学阶段会认字与会写字数量分别约占义务教育阶段的86%和83%。而在第一学段(1~2年级)则规定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会认字与会写字数量分别约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53%和32%。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相对比较繁重,特别是小学低学段的识字任务,而这个时期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各方面还不怎么成熟,又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从未面对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易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此外,识字任务过重,识字数量增加,可学生是否已经真正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还不得而知[1]。识字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教师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巧妙的办法,达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识字教学效率较低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发育和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结构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儿童的变化做出实时调整,以适应儿童的身心特点。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效率较低,表现在学生学习了生字之后,记忆不深刻,因而很快将所学生字遗忘。另外,这个学段的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如果教师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无心听讲,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小学低学段学生大脑发育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记忆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记忆保持时间较短。这个时候以机械记忆和整体记忆为主,不需要进行理性分析,教学过程应该匀速进行,以语音强化字形和口语的联系[2]。这个阶段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并注意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对生字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小学低学段的识字课堂基本上采用讲授法,学生整堂课都由教师牵着走,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且识字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变性。这样的课堂势必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易使学生感到疲倦,学习效率不高[3]。

比如教学识字,教师不注重利用图画的直观和形象性,指导学生将图画与文字结合起来识字,也不注重鼓励学生将生字放到语言环境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学生自己去发现,获得解决问题之后的自豪感。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如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趣味识字法、比较识字法等。endprint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先在课下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上师生与生生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内化知识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课上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下学生通过做练习完成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相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将面对面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结合起来,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4]。

此种教学模式遵循互动性、科学性、因材施教、不断完善、实时评价等教学原则,将操作程序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内化、课后知识拓展三个阶段: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由制作微视频、设计课前练习、建立师生交流平台、课前练习评价等部分组成;课上合作内化阶段由自主合作探究解决疑难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评价等几个步骤组成;课后知识拓展阶段主要由教师引导,使得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所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评价方式既有自我评价,也包括他人评价,同时将参与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做到更全面公正。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下自主学习、课上合作交流内化,学生参与度较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和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5]。

4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设计案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2课《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中。

教材分析 《口耳目》为识字课,选自小学语文人教版上册识字(一)第2课。该单元继汉语拼音之后,为整个小学阶段识字的起点,相比第一课教学汉字“一、二、三”,第二课识字的难度在字音、字形、字义方面都明显增加。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认“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12个字,学会写“十、木、禾”三个字。本课作为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起点,重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而又不会因为识字难度的增加,打击他们的信心,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对本堂课将采用家校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降低识字难度,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学情分析 学生刚由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大部分学生的识字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了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比较简单的象形字,而刚开始接触象形字,就需要学会认12个生字,学会写三个生字,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造成学习压力增大,甚至容易导致丧失自信心,进而失去对识字的兴趣。笔者将采用家校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十”十三个字;学会写“十、木、禾”三个字;学会运用象形字的特点识字;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集中识字法、趣味识字法、比较识字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微课视频;测验单。

教学过程

1)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家里)。

①自主观看微课视频。本課微课视频由两个视频组成,分别是录屏型微课和拍摄型微课。录屏型微课内容针对会认的12个生字,教师结合图片,讲解生字的音、形、义及其演变过程。拍摄新微课内容针对会写的三个生字,教师一边讲解字的写法,一边在田字格上示范写“十”“木”“禾”三个生字。

②完成自主学习测验单。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之后,完成自主测验单,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测验单由“我会认、我会连、我会写”三道题组成:“我会认”主要考查会认字12个生字的读音,给会认字注音;“我会连”考查学生对12个会认字字义的理解,将字与其代表的实物图片相连;“我会写”考查学生对三个会写字的掌握,要求在田字格里写三个生字。

2)课中合作内化阶段(学校)。

①认字。

a.看图认字。教师展示12个生字表示事物的图片,提出问题:猜猜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以小组讨论、抢答的方式将生字意义归纳为人体器官、动物、自然天体与现象、植物四个类别。并总结这些模仿事物的形状所造出来的字叫作象形字。

b.集中强化识字。展示12个需要会认的生字字形,以小组开火车、同桌之间互相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先脱离拼音认读,再带拼音认读强化。

c.比较识字。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口”“日”“目”和“木”“禾”两组字的区别与联系。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们看“口”“日”长得像不像?有什么区别?“日”与“目”、“木”与“禾”呢?并展示“口”“日”“目”三个字的字形,“木”“禾”两字的字形和图片,最后明确:因为只有一个太阳,所以日中间只有一横;眼睛有两只,所以目中间就是两横;禾上面多一撇,指稻谷上面结的穗。提醒学生要多加留意观察,找出汉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d.猜谜识字。以小组竞答的方式,创设猴子摘桃的情景,展示字谜题目,猜出答案: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

东边升,西边落;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

人前人后露一点(火)

头上尖尖角,胡子白花花(羊)

东一片,西一片,隔着茅山看不见(耳)

入秋暑气消(禾)

e.儿歌识字。教师展示生字儿歌,指导学生听读生字儿歌:

指指嘴巴口口口,拉拉耳朵耳耳耳,眨眨眼睛目目目,画个圆圈日日日,弯弯小船月月月,点撇撇捺火火火endprint

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熊猫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

学会生字不骄傲,易错地方要记牢。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教师最后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认识了本课的生字,你们真厉害。我们要把生字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不仅会读,还知道它的意思。同学们可不能骄傲,继续加油!”

②写字。

a.教师示范写。学生边说边用手指比划字形,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十”“木”“禾”三个字,分别介绍三个字的写法和意义,并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尝试进行组词和造短句,比如“十个”“十分”“木头”“树木”“禾苗”“禾谷”“十个苹果”“一根木头”“一株禾苗”等。

b.学生自主写。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字,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写字姿势口诀,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监督检查,对小组的写字习惯进行评价。

c.师生共同评价修改,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点评。

d.师生共同梳理笔画。师生一起梳理三个字的笔画:“十”,横、竖;“木”,横、竖、撇、捺;“禾”,撇、横、竖、撇、捺。

③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要求会认字,即“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会写字, 即 “十、木、禾”。引导学生对象形字进行拓展学习。

④评价。你认为本节课哪个小组、哪个同学表现最好?为什么?

3)课后拓展练习阶段(课外)。此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的象形字,以拓展练习为主,供学有余力和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拓展练习主要展示刀、石、鱼、网、手、人、山、水等字的字形和所代表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给字注音;或在此基础上收集其他象形字。

5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1)课前学习的激励和监督。课前阶段属于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还比较弱。为了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激励和监督,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并提交,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可以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交流讨论的问题,确定课中学习的重难点。

但考虑到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较少,电脑操作能力较弱,大多数课前学习都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这样势必会加重家长的负担。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课前将微课视频发到家长微信群,并发给学生纸质版的练习题卷,练习题卷由“我会认”“我会连”“我会写”三部分组成,考查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的理解,还有写字预习的情况。告知家长让孩子观看视频之后,完成练习题,学生回校以后将练习题卷交给教师[6]。家长反馈说孩子回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过程感到轻松和快乐,希望教师多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2)微课视频的制作和选择。目前,高質量微课的开发与选择存在困难。一方面,教师掌握的技术有限,开发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微课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应用模式。在微课大赛中,应用于传统教学的微课占95%,而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微课仅占5%[7]。可见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较落后,专业教育信息技术技能不高。因此,教师要更新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和方法,结合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微课视频不宜太长,最长不超过15分钟,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来说,3~4分钟的时长最佳。此外,制作微课视频应该实时契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生动有趣的视频可以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笔者运用Camtasia Studio 9.1制作一个录屏型识字微视频,运用手机的录像功能制作一个写字微视频。两个视频的时长在3~4分钟之间,将生字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搭配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讲解生动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少学生反映喜欢看微视频,希望教师多做一些这样的视频给他们看。

课中合作内化阶段 在课中合作内化阶段,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与人合作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课堂最考验教师组织课堂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的合作探究是有序的,还应该具体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教师可以适当分配小组成员,不定期抽查小组任何一位成员回答问题,以鼓励为主;或者借助小组长的力量,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和监督;或者让小组成员定期分享交流心得,使得合作交流的课堂得以顺利开展,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笔者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课堂气氛热烈、张弛有度,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从“猜谜识字”与“写字”等环节,可以看出学生识字与写字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后进生也跟上了教师的步伐。

课后拓展练习阶段 课后拓展练习阶段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服务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的差异,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为照顾到各个层级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后拓展练习应该根据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根据兴趣和学习需要自行选择,不做硬性规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尽的拓展材料及学习途径,让不同层级的学生乐于学习,并学得扎实。

笔者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八个象形字,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或在此基础上收集其他象形字。全体学生基本上都很好地完成了这八个象形字的注音,大部分学生还积极收集其他象形字,并与教师和同学分享,对学习象形字产生极大兴趣。

6 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等。虽然笔者的这次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让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中小学与高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新英.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D].河北:河北大学,2006.

[2]李晓平.浅析小学语文中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13.

[3]邱若君.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思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5]Bergmann J, Sams A. Flip Your Classroom[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

[6]左洪真.翻转课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6(22):85-86.

[7]陈子超,王玉龙,蒋家傅.当前微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67-7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