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付模式下信任与项目绩效的关系

2018-03-01 10:50斌,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业务水平信任变量

郭 斌, 王 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实际成本通常为计划成本的两倍,约72%的项目超出预算,70%的项目工期延误,施工工人的安全问题约为其他行业的2.5倍[1]。为了解决工程项目传统粗放式管理、信息不对称、彼此不信任、绩效偏低等问题,工程项目采购模式也随之演变。综合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模式目前是集成化程度最高,信息交流最为流畅的采购模式。该模式是一种集成人员、系统、知识、经验,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返工工期、提升建筑物价值的项目交付模式[2,3],且早在英国石油公司的英国北海石油钻井平台项目中就取得了成功[4,5]。

IPD模式在国外应用成果显著,但是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有研究认为IPD模式的首要特点是信任和合作,IPD模式的核心是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益各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改善绩效[6~9];进一步有学者研究工程项目信任与绩效的关系,以合作为中介变量,验证了团队信任、合作、绩效具有正向关系[10~13];也有研究确定了信任对关系承诺、知识交易与合作绩效的正向关系[14];有人引入组织认同和任务复杂性[15]、企业外部依赖性[16]、创新环境不确定性[17]、企业技术获取模式[18]、企业成长性与内部合作需求[19]、信任溢价[20]为调节变量以研究对绩效的影响。

前人主要致力于研究工程项目中组织间或组织内信任对绩效有正向作用和影响程度;信任在合作的中介作用下,对绩效的定性影响,仅仅考虑了信任促进合作从而改善项目绩效,未能全面考虑各参与方能否达成合作关系;对于绩效指标的考量局限于成本、进度、质量,较少考虑任务绩效之外的关系绩效指标;对于信任的指标测度未能系统地选取;未能定量地研究动态情况下信任中某个因素改变时对于绩效的作用大小。

基于此,IPD建设工程一般较为复杂且工期长,根据信任关系的演变,构建信任关键影响因素。IPD模式下不仅强调任务绩效,还应重点考虑对关系绩效的考量,以研究信任中的因素发生改变时对绩效指标的影响从而改变整个项目绩效;当各方达成合作时,引入合作程度调节变量,观察信任在合作程度的影响下,对绩效的作用大小和影响路径。

1 信任的影响因素

通过构建信任的指标体系,确定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研究信任中的某个因素对绩效指标的作用大小和影响路径,从而改变整个项目绩效。

1.1 构建影响信任的指标体系

不论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角度,信任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期望以及不设防的意愿,目前对于信任的划分没有唯一标准,有人提出信任可以通过能力、正直、以及直觉来测度[21];有研究认为信任包括接受不同形式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是基于对他人诚信和能力的乐观预期,将信任分为诚信信任和能力信任[22];Hummels[23]增加了制度信任;Wong等[24]认为信任包括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认知的信任、基于情感的信任,也有研究将信任分为基于人格、计算、认知、知识和情感的信任[25]。

构建信任指标体系,有研究认为基于能力的信任指标包括相信对方有能力胜任、专业水平、管理及领导能力、专注、热情的,基于诚信的信任指标包括相信对方是诚信、遵守承诺、可靠的,基于制度信任的指标包括合同权责分明、合理性、法律法规,基于认知的信任指标包括以往业绩记录、达成一致的合作态度、良好的互动,基于情感的信任指标包括为对方考虑、良好的工作关系[10,12],有研究认为信任的指标包括专业能力、正直、工作热情、诚实可靠、值得信赖、公平、信守承诺、可预测性、共赢、目标一致性、合作态度、名声、公平、不过分利用对方、可信赖、合作不完全性、组织文化[14,26]。

结合IPD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特点及信任的定义与分类,根据组织间相处时间不同信任关系的演变将信任分为基于人格、制度、认知、能力及基于情感的信任,依据前人的研究总结出信任指标如下:

(1)基于人格的信任是一个人依赖他对人性的信念,是人格特质的表现,主要包括个人的正直X1、工作热情X2、遵守承诺X3、忠实可靠X4。

(2)基于制度的信任是在特定的法律、社会规范、公司制度的环境下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主要涵盖国家及地方政策X5、外部监督X6、企业文化X7、企业规范化操作X8、合同的合理性X9。

(3)基于认知的信任是短时间内各参与方之间的认知,也是彼此之间留下的第一印象,影响信任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声誉X10、合作态度X11。

(4)基于能力的信任是相信对方有能力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影响因素包括员工主动学习能力X12、员工业务水平X13、领导者能力X14。

(5)基于情感的信任是针对长时间的持续交往所产生的彼此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较为稳定且可靠,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X15、可预测性X16。

1.2 确定影响信任的重要因素

由于国内目前使用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很少,做大范围的社会调研工作来获取数据的难度太大,所以考虑使用德尔菲法[27]确定影响信任的主要因素。

(1)确定专家组成员。根据各专家的专业、研究方向、工作性质、经验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专家,最终确定为12个专家。

(2)采用邮件方式与专家们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3)第一轮首先让专家们选择信任的影响因素,收集数据,发现8个专家对信任的影响因素选取是一致的,包括外部监督、企业规范化操作、合同的合理性、社会声誉、员工主动学习的能力、员工的业务水平、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领导者能力,另外有6个专家提出员工的正直、热情、忠实可靠、遵守承诺等人格特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4)将第一轮专家们选取的理由汇总整理之后,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增加正直、热情和忠实可靠、遵守承诺这四个重要影响因素。

(5)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的征询意见,有专家认为,虽然领导者能力很重要,但是IPD模式本身对领导者的组织、学习能力要求就很高,经过第三轮的征询,最终确定领导者能力不能作为IPD模式下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6)经过三轮的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最终达成统一,一致认为影响信任的重要因素包括正直、工作热情、遵守承诺、忠实可靠、外部监督、企业规范化操作、合同的合理性、社会声誉、员工主动学习的能力、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2 项目绩效指标

传统工程项目中进度-成本-质量铁三角模型代表着项目的成功实施,但是随着项目复杂程度的提高和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铁三角模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应该突破这最重要的三个测度附加安全管理、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等。目前对于项目绩效的指标没有固定的标准,有研究认为绩效指标包括时间、成本、安全、质量服务满意度及产品满意度[28],有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绩效指标包括时间、成本、质量、沟通以及管理[29],有研究将绩效的指标概括为:成本、质量、时间、安全、高效率、业主满意、合规、有良好的效果及最大限度地减少争议和诉讼[30]。针对IPD工程项目绩效研究,基于绩效理论中的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对文献分析、总结,将绩效分为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两个维度,任务绩效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中传统意义上的成本、进度、质量,而关系绩效则是站在项目关系治理的视角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决策创新性、参与方满意度、组织与沟通管理、利益共享、合同管理。

3 IPD模式下信任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对于复杂的关系研究,一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等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通过对社会调查法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可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联立方程模型是描述如价格水平、价格变化率、供给数量等经济问题的各种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方程系统。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以反馈闭合环为基础,构建结构和功能关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类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31],擅长处理长期性、周期性、高阶次问题,通过内部的相互作用关系仿真模拟出时间较长的结果,在数据缺乏、指标难以量化、涉及因素多且关系复杂时,以反馈环为基础仍可继续进行研究[32]。由于国内采用IPD模式的工程项目较少,所能获取的有效数据更少,IPD模式一般适用于大型复杂且工期较长的建设项目,而系统动力学可以有效解决数据问题和工期较长的建设项目。故考虑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

3.1 构建系统流图

伴随着IPD模式下工程项目的不断涌现,该模式下以信任为基础,以合作程度为调节手段,以绩效为最终目标,通过识别系统所涉及的变量,对系统中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合作程度、绩效指标的关系作深入分析。构建IPD模式下项目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对系统中的诸多变量或要素建立因果关系和反馈环,使各变量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封闭的循环网络,从而在信任影响因素、合作程度和绩效之间建立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理。下面对系统中的主要变量以及反馈环节、作用关系简单介绍。

IPD模式下个人之间、组织间的相互信任是很重要的,而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是建筑项目绩效的基础工作,合作程度对IPD模式下的建设项目有很重要的影响,信任影响因素通过合作程度影响绩效的衡量指标,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绩效。例如,信任中的员工主动学习能力因素往往是项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员工学习能力提高时,不断投入对预算、建筑质量要求、合约、建筑信息化等的学习,其员工相应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信息管理、创新水平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提高了项目绩效,另外,当提高合作程度,员工主动学习能力再次提高相同幅度时,员工业务水平变量提高幅度较之前更快,对绩效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指标也有提高作用,项目绩效比之前仅提高员工主动学习能力变量所引起的绩效变化有了显著的提升,由于IPD模式要求集中各参与方的知识、专业水平,绩效的改善也会对信任中的员工业务水平产生积极的反馈作用。其他要素之间的反馈关系也是根据这种模式产生的,基于此,构建的IPD模式下信任因素、合作程度与绩效的系统流图见图1,其中,各变量及变量含义如表1。

图1 IPD模式下建设项目绩效系统流图

序号分类变量名变量含义1234567891011信任影响因素合同合理性出现冲突时合理的合同条款约束着各参与方保证其合理的利益及权益社会声誉各参与方在业内长时间积累的口碑和名声遵守承诺相信对方始终信守承诺正直对方是坦率正直的企业规范化操作各参与方管理的规范性员工主动学习能力参与方的员工有主动学习IPD模式下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熟人之间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工作热情对方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有较高的热情员工的业务水平IPD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要求各参与方充分发挥其智慧、才能及专业知识忠实可靠在合作过程中对方以诚相待进行有效沟通外部监督市场及行业监督对信任的影响12调节变量合作程度IPD模式下参与方之间的合作程度

续表

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变量的数值,该系统中所有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10],按重要程度依次从1增加到10,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首先根据专家的经验以及研究方向等选择8位专家进行打分,最终确定各专家的分值如表2。

表2 各专家对变量的打分结果

3.2 仿真方程构建

在构建仿真方程时,需要对各指标的影响因素权重进行赋值,为了避免权重计算的主观性,虽然客观赋值法权重精度很高,但有时候会出现与实际相悖、解释性较弱的问题,故考虑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

3.2.1 主观赋权(偏好比率法)

主观赋权法包括AHP、环比评分法、偏好比率法等,AHP要求各指标层次性较强;环比评分法适用于各个评分对象有明显的可比关系,能直接对比;偏好比率法相比AHP,重新定义了两个属性的相对重要程度,若一个指标对结果的边际贡献率比另一个指标大,那么这种指标的重要性比另外一个高,这种考虑了对结果的边际影响,较为符合实际。故采用偏好比率法计算主观权重。

3.2.2 客观赋权(变异系数法)

客观赋权法包括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其中,熵值法仅对指标列的组间信息传递变异进行调整且对于异常数据太过敏感,导致权重不切实际;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局限性是仅能得到有限的主成分或因子的权重,无法获取各指标独立的权重值,而且当构成因子的指标之间相关度较低时,因子分析将不适用。根据表2计算出各变量的平均值最大为参与方满意度所对应的平均值8.6625,最小为外部监督所对应的平均值6.9875,专家对各个变量的打分均值相差不大,很难准确反映数据的真实性,而变异系数法就是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故采用变异系数法。

3.2.3 组合赋权法

其中,m为专家个数;n为影响因素个数;α≥0,β≥0,α+β=1。

则组合权重为:ω=αω′+βω″。其中,ω′为变量的主观权重;ω″为变量的客观权重。故组合赋权法所确定的各变量的权重即为各方程中影响因素的系数。

3.3 确定仿真方程

目前IPD模式在国内的应用较少,很难确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故假定这些关系均为线性关系,根据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各影响因素系数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如下:

(1)事故发生率=0.846×外部监督+0.154×企业规范化操作

(2)企业规范化操作=

ACTIVEINITIAL(0.419×正直+0.581×绩效,7.55)

(3)信息共享率=0.17×员工业务水平+0.29×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0.54×员工主动学习能力

(4)信息管理=INTEG(信息共享率,8.2)

(5)决策创新性=INTEG(创新水平,8.1)

(6)创新水平=0.541×员工业务水平+0.459×工作热情

(7)利益共享=INTEG(利益共享率,7.725)

(8)利益共享率=0.345×合同合理性+0.655×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9)协调能力提升率=0.255×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0.267×工作热情+0.478×合同合理性

(10)参与方满意程度=INTEG(满意度,

8.6625)

(11)合同合理性=ACTIVEINITIAL(0.5×绩效+0.5×忠实可靠,8.0625)

(12)合同管理=INTEG(合同管理水平提升率,8.15)

(13)合同管理水平提升率=1×合同合理性

(14)员工业务水平=ACTIVEINITIAL

(0.496×绩效+0.504×员工主动学习能力,7.975)

(15)安全管理=INTEG(事故发生率,8.65)

(16)成本变化率=0.513×员工业务水平+0.487×员工主动学习能力

(17)成本控制=INTEG(成本变化率,8.25)

(18)满意度=0.15×社会声誉+0.45×利益共享+0.4×企业规范化操作

(19)熟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ACTIVEINITIAL(0.178×正直+0.396×遵守承诺+0.2×忠实可靠+0.226×工作热情,7.575)

(20)社会声誉=ACTIVEINITIAL(0.95×正直+0.05×忠实可靠,8.3125)

(21)组织与协调管理=INTEG(协调能力提升率,8.225)

(22)绩效=INTEG(绩效变化率,8.2625)

(23)绩效变化率=(成本控制×0.133+质量控制×0.156+进度控制×0.09+安全管理×0.14+信息管理×0.073+利益共享×0.084+决策创新性×0.06+参与方满意程度×0.087+合同管理×0.105+组织与协调管理×0.073) ×合作程度

(24)质量变化率=0.413×员工业务水平+0.268×企业规范化操作+0.319×外部监督

(25)质量控制=INTEG(质量变化率,

8.5375)

(26)进度变化率=1×员工业务水平

(27)进度控制=INTEG(进度变化率,

8.475)

(28)遵守承诺=ACTIVEINITIAL(0.389×

正直+0.611×忠实可靠,7.35)

3.4 系统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IPD模式下,工程项目的绩效受到信任诸多因素的影响(图2),但是可以看出信任中员工业务水平、企业规范化合作、合同合理性三个因素直接影响项目绩效,通过提高相应变量的初始值,选择合作程度为0.5时,各参与方才能达成一致。另外,项目实施中,由于各参与方也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各方的合作程度不能完全达到1,故考虑将合作程度提高至0.8,经过20周的精确仿真,考虑在相同的合作程度下信任各影响因素对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当合作程度进一步增强时,影响信任的因素是如何影响绩效指标进而改变项目绩效的。

图2 信任对绩效影响路径图

(1)当合作程度为0.5,员工主动学习能力的赋值从7.4增加80%(即13.32)时,从图3可看出信任中的员工业务水平增加558.37,建设项目绩效增加1119.7,另外绩效中的进度控制指标的变化幅度最大,增加1562.5,故信任中的员工业务水平变量是通过进度控制指标进一步影响项目绩效的。

图3 提高初始值指标数值变化

当合作程度从0.5增加到0.8,员工主动学习能力也提高80%时,从图4发现,员工业务水平增加16454.82的同时,建设项目绩效增加33175.1,是仅提高信任中的员工主动学习能力变量引起绩效变化的3.98倍,而且远高于合作程度变量从0.5到0.8提高的1.6倍,由此看出合作程度在信任对绩效所起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另外合同管理变化幅度最大,增加了33451.1,增大了3.20倍,因此,合作程度的提高既大幅度地提高项目绩效,还改变员工业务水平对绩效的影响路径,即员工业务水平通过合同管理进一步影响项目绩效。

图4 提高合作程度,指标数值变化

(2)当合作程度为0.5时,考虑到正直是人格特质的变量,短时间内正直这个因素无法提升很高,但是为了控制变量,也将正直变量的赋值从7.8125提高80%。图5表明,当正直变量提高80%时,信任中的企业规范化操作变量提高了299.94,项目绩效提高了512.1,另外参与方满意程度指标的前后变化幅度最大,增加了727,故信任中的企业规范化操作变量是通过参与方满意程度来影响整个项目绩效的。

图5 提高初始值指标数值变化

当合作程度由0.5进一步变成0.8,正直变量提高80%时,模拟数据如图6,企业规范化操作增加18236.63的同时,建设项目绩效增加了31388.3,是只提高信任中的正直变量所对应的项目绩效值的3.99倍,另外合同管理变化最大,增加了31651.3,故合作程度的提高既大幅度地提高项目绩效,还改变员工业务水平对绩效的影响路径,即企业规范化操作也是通过合同管理进一步影响项目绩效的。

图6 提高合作程度,指标数值变化

(3)当合作程度为0.5时,提高忠实可靠变量,为了控制变量,依然将忠实可靠的赋值从7.475提高80%,图7显示,当忠实可靠变量提高80%时,合同合理性提高了464.82,绩效提高了923.6,另外合同管理的变化幅度最大,增加了1290.6,故合同合理性是通过合同管理影响项目绩效的。

图7 提高初始值指标数值变化

当合作程度由0.5提升到0.8,信任中的忠实可靠变量也提高80%时,图8显示,合同合理性增加16219.54,整个建设项目绩效增加32439.2,是只提高忠实可靠变量所对应的项目绩效变化幅度的3.97倍,另外合同管理的变化幅度最大,增加了32693.3,是仅提高80%的忠实可靠变量所对应的合同管理变化的3.18倍,故合作程度仅提高了项目绩效,未改变合同合理性对绩效的影响路径。

图8 提高合作程度,指标数值变化

4 结 论

IPD模式下各方之间的信任与整个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当受到外界环境及内部因素影响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对绩效的影响发生变化,通过仿真技术找寻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过程以及运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当员工主动学习能力不断增进时,信任中的员工业务水平通过进度控制来影响项目绩效;

(2)当员工越来越趋于正直时,企业的规范化操作水平通过参与方满意程度影响项目绩效;

(3)当员工的性格越来越趋向于忠实可靠时,信任中的合同合理性通过合同管理影响项目绩效;

(4)对整个项目绩效值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信任中的员工业务水平、合同合理性、企业规范化操作变量;

(5)当各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增进时,信任的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合同管理来影响项目绩效的,合作关系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绩效,还改变了信任影响因素对绩效的影响路径。

在IPD模式下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整个项目绩效提升最为重要的是提高信任中员工业务水平因素,因此应通过培训、访问交流等方式加强员工在IPD模式下的知识技能学习,从而有效改善整个项目绩效,另外,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程度对整个项目绩效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合作程度作为调节变量对绩效的影响远超过单纯提高信任的影响因素对绩效值的改变,合同是合作关系的体现,合同条款的签定和合作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当合作关系进一步增进时,IPD合同的管理尤为关键,项目管理者应当基于此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增加项目绩效提供有效的决策。

IPD建设项目目前在国内使用较少,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打分法等主观性较强的方法初步研究信任、合作程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但随着IPD项目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很有价值。

[1] 滕佳颖, 吴贤国, 翟海周. 基于BIM和多方合同的IPD协同管理框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3, 30(2): 80-84.

[2]TheAmericanInstituteofArchitects(AIA).IntegratedProjectDelivery:AGuide[EB/OL]. [2011-03-08].http: //www.Msaipd.com/IPD_Guide_2007.pdf.

[3]KentDC,Becerik-GerberB.Understandingconstructionindustryexperienceandattitudestowardintegratedprojectdelivery[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 2010, 136(8): 815-825.

[4]TheConstructionManagementAssociationofAmerica(CMAA).ManagingIntegratedProjectDelivery[EB/OL]. [2011-05-28].http: //cmaanet.org.

[5]ChrisN.Canprojectalliancingagreementschangethewaywebuild?[J].ArchitecturalRecord, 2007, 195(7): 65-66.

[6] 张连营, 赵 旭. 工程项目IPD模式及其应用障碍[J]. 项目管理技术, 2011, 9(1): 13-17.

[7] 张连营, 杨 丽, 高 源.IPD模式在中国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项目管理技术, 2013, 11(6): 23-27.

[8] 张 琳, 侯延香.IPD模式概述及面向信任关系的应用前景分析[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2, 29(1): 48-51.

[9] 叶丹丹, 祝 军, 何清华. 集成项目交付(IPD)模式发展综述及组织治理研究[J]. 建设监理, 2016, (10): 12-15.

[10]柯 洪, 甘少飞, 杜亚灵, 等. 信任对EPC工程供应链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关系治理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12): 194-202.

[11]尹贻林, 徐志超. 工程项目中信任、合作与项目管理绩效的关系——基于关系治理视角[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6): 41-51.

[12]尹贻林, 徐志超. 信任、合作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承发包双方独立数据的证据[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4, 19(4): 81-91.

[13]赵修文, 袁梦莎. 团队信任与团队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 (11): 100-103.

[14]张旭梅, 陈 伟. 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关系承诺与合作绩效——基于知识交易视角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1, 29(12): 1865-1874.

[15]乐 云, 马 亮, 符 勇, 等. 建设项目管理者心理资本影响项目管理绩效的理论模型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 2012, 10(8): 17-21.

[16]刘洪深, 汪 涛, 周 玲, 等. 制度压力、合理性营销战略与国际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受众多元性和企业外部依赖性的调节作用[J]. 南开管理评论, 2013, 16(5): 123-132.

[17]杨皎平, 张恒俊, 金彦龙. 集群文化嵌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以创新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J]. 软科学, 2015, 29(4): 20-24.

[18]严 焰, 池仁勇.R&D投入、技术获取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浙江省高技术企业的实证[J]. 科研管理, 2013, 34(5): 48-55.

[19]况佳伶. 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企业成长性与内部合作需求为调节变量[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6.

[20]邱 艳. 工程项目中信任对合作影响的研究[D]. 天津: 天津理工大学, 2014.

[21]PintoJK,SlevinDP,EnglishB.Trustinprojects:Anempiricalassessmentofowner/contractorrelationship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2009, 27(6): 638-648.

[22]DasTK,TengBS.Trust,control,andriskinstrategicalliances:Anintegratedframework[J].OrganizationStudies, 2001, 22(2): 251-283.

[23]HummelsH,RoosendaalHE.Trustinscientificpublishing[J].JournalofBusinessEthics, 2001, 34(2): 87-100.

[24]WongWK,CheungSO,YiuTW,etal.Aframeworkfortrustinconstructioncontract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2008, 26(8): 821-829.

[25]向长江, 陈 平. 信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5): 39-42.

[26]吴 琼. 信任对IPD项目团队管理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2.

[27]曾照云, 程安广. 德尔菲法在应用过程中的严谨性评估——基于信息管理视角[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2): 64-68.

[28]NgST,WongYMW,WongJMW.Astructuralequationmodeloffeasibilityevaluationandprojectsuccessfor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inHongKong[J].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 2010, 57(2): 310-322.

[29]ToorSR,OgunlanaSO.Beyondthe‘irontriangle’:Stakeholderperceptionof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s)forlarge-scalepublicsectordevelopmentproje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 2010, 28(3): 228-236.

[30]NgowiAB.Theroleoftrustworthinessintheformationandgovernanceofconstructionalliances[J].BuildingandEnvironment, 2007, 42(4): 1828-1835.

[31]仲 勇, 陈智高, 周 钟. 大型建筑工程项目资源配置模型及策略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和仿真[J]. 中国管理科学, 2016, 24(3): 125-132.

[32]张飞涟, 刘 尚, 陈勇军, 等. 大型建设项目团队知识学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13): 132-135.

猜你喜欢
业务水平信任变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在教育教学中丰富自己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信任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