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从日常常规做起

2018-03-03 15:50广东博罗县特殊教育学校李裕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校培智行为习惯

广东博罗县特殊教育学校 李裕华

在特殊学校这个特殊的生活群体中,教师不但根据培智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基本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而且必须是从小培养。在提高培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能力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组织班级活动中通过各种日常活动来塑造培智学生,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智学生行为特点:

1.言语重复,行为刻板,不能专注完成一件事情,,喜欢重复的去做习惯性的动作。

2.记忆力短暂,需要周而复始的学习才能掌握一些知识,否则就忘得一干二净;主要是靠机械记忆。

3.口齿不清,表达能力差;逻辑能力差,无法进行自我检讨和自我改进。

4.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薄弱。更不能举一反三;但一个动作一旦被他巩固记住了,要再次改变就相当的有难度。

5.自控能力差,情绪跌宕起伏;不能专心并持久的坚持完成一件事情。

一、培养学生“唱”国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然特殊学生也有一颗爱国的心。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是我校培智学生思想教育的必修课程。即使,学生在“唱”的时候口齿表达不清晰,但我们依然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组织训练残疾程度较轻的学生,给他们一个完整规范的出旗、升旗仪式,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在仪式教育中激发培智学生爱祖国的情操,也是让培智学生展示自我的一次机会。学生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行注目礼,把这么庄严而有教育意义的仪式深入脑海,深受爱国主意教育,陶冶情操。

二、严“训”常规,规范落实行为习惯教育

这些农村特校学生基本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他们的行为习惯深受家庭教育影响。对此,学生进入校园生活后,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从小做起,从日常生活自理教起,这对于培智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智学生的心智年龄差异大,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根据各层次培智学生的特点,以特殊学生短暂的机械记忆为特性,促使特殊学校的日常生活简单,重复。利用具体化的规范细则,教育学生明确规范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使其形成规范的行为意向,端正行为态度,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

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进行严格的反复实践,甚至带有强制性的训练和不断纠正才能养成。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多种形式的常规训练,通过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直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设立各种的条条框框约束特殊学生的不良行为,开展规范行为评比活动,增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教育,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监督,不断的纠正。不成规矩怎成方圆?

三、做好“四自教育”,挖掘学生潜能

我校特殊培智学生,在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等各方面带来困难,而且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他们有的受到社会的歧视,有的缺乏父母的关爱,还有的父母太过于溺爱。他们需要承受平常人想象不到的心理压力,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对特殊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多鼓励,多相信,多聆听,教育他们坚韧的毅力,做到自尊、自强、自立、自爱。利用班会、沟通课、生活课多种形式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从学生最心底的话说起,模仿学生的交流模式,用学生最习惯,最自在的模式沟通。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发觉特殊学生的才艺潜能、通过挖掘学生的剩余潜能去补偿他们因为特殊而带来的不欢,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心和进取心。

四、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榜样

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利用榜样示范教育,学生更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掌握的技能也是更加的深刻。特别是培智学生,他模仿别人的动作是一个最大的心理特点,所以这种教育方式的意义就更大了。特校的教师就是特殊学生一个很好的模仿榜样,在生活中能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容易接受。孩子对大人的言行举止都比较好奇,喜欢模仿大人的举动,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把自己看做是教育学生的表率,绝不能传播给孩子不良行为。

五、“评”优秀,多表扬,增进学生自信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及时反馈学生的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表扬或者批评教育。教师评价要客观现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班主任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纪律诸方面的检查记载情况,评选“三好学生”“学生标兵”“优秀学生”,此外还可设立“生活自理能手”“纪律标兵”等奖,使知道自己的进步和肯定学生值得表扬的地方。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有力保障。

特校班主任需要帮助这群需要关心和爱护的特殊群体,培养他们怎样做人,怎么样生活,做一个懂得生活自理的人。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特校班主任的教学基础,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首要任务,它必须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完成,而班主任也必须肩负起这个使命。

六、采取教育训练措施

对培智学生进行实施德育工作教育时,必须从特殊学生自身的特性着手,学生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才能找到自身的“毒瘤”教师才能对症下药, 选用恰当的措施及时施救,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跟学生的不良习惯“磨时间”。

1.给智障儿童进行教育时,要利用学生的自身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

2.训练中恰当安排个体训练、小组训练或集体训练。训练模式和训练内容需要从学生个体需要出发。

3.教育教学程序分解步骤必须做到精准、细致,使智障孩子更容易接收。教师要时刻注意坚持“小步子,大循环”让培智学生在重复练习中掌握相应的技能。把一个目标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任务,每彻底完成一个步骤方能迈向下一个步骤,然后再从头到尾循环练习。

七、总结

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是要反复进行实际锻炼,而且是要把实际锻炼常规化,生活化。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一定需要主题抓住每一个机会,让特殊学生形成和巩固培智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最大程度的让其参与实际生活的锻炼,锻炼才是的,这也是通过让学生多参与,多开展,多锻炼的形式,促进培智学生达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特校培智行为习惯
创特色品质特校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