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254例现状分析

2018-03-05 06:21黄小燕赵喜荣苏建忠曹德康
武警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泌尿系克雷伯埃希菌

黄小燕,赵喜荣,苏建忠,秦 璐,曹德康

院内感染不仅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本文通过医院感染监控系统,回顾性调查解放军第264医院院内感染患者病历,分析院内感染现状与发生规律,为临床科室提供可靠的防控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4-01至2016-12住院治疗的88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取病历逐份查阅。

1.2 调查方法 根据微生物实验室实时检出多重耐药菌情况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的预警提示,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包括: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入院诊断、感染相关因素、症状体征、病原菌检测、药敏试验、出院诊断等。

1.3 结果

1.3.1 医院感染发生率 跟踪调查8828例,发现院内感染患者254例,感染发生率为2.88%。19个科室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7.86%(表1)。

表1 解放军264医院院内感染科室发生率统计

1.3.2 感染系统分布 院内感染病例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分别占62.99%和26.77%,(表2)。

表2 解放军264医院院内感染系统统计分析

1.3.3 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 254例院内感染中,病原菌送检213份,送检率为83.85%,共检出致病菌128株,阳性率为60.09%(128/213)。128株中革兰阴性菌93株(72.88%);革兰阳性菌29株(22.65%),真菌6株(4.47%)。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属、肺炎克雷伯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其中76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占院内感染的29.92%。

1.3.4 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 7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呼吸系统感染34例,泌尿系感染27例(其中3例合并血液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11例(其中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5例,消化系统感染1例,皮肤感染1例。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35例(泌尿系18例、呼吸系统8例、血液系统5例、切口感染2例,消化系统1例,皮肤感染1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感染14例(呼吸系统8例、泌尿系5例,血液系统1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9例(呼吸系统7例,泌尿系和血液系统各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7例,均为呼吸系统感染。耐甲氧西林金萄菌感染6例(呼吸系统2例、泌尿系3例,切口感染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萄萄球菌感染5例(呼吸系统2 例,切口感染2例,血液系统1例)。

1.3.5 院内感染易感因素 254例中,189例合并多种易感因素,依次为:各种侵入性操作、肿瘤患者、伴有基础病等。其中使用呼吸机62例,泌尿系插管52例,手术后12例,肿瘤患者75例,慢性病患者79例。

2 讨 论

2.1 易感部位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院内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88%,无特殊院内感染,符合国家《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1]。院内感染发生的器官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与文献[2,3]报道相符。呼吸系统感染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62例,分析原因主要是:(1)患者年龄较大,平均年龄72.43岁,年龄最大者97岁,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2)应激状态下口咽部定植菌种类和数量增多,增加了误吸或气管插管时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3)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机不够规范,诊疗操作时可能引起交叉感染。泌尿系感染中,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感染较多,主要原因为患者病情较重,合并脑梗死、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基础疾病,同时与导尿操作不当导致尿道黏膜剧烈刺激和组织损伤,破坏了防护屏障,使局部定植菌繁殖有关;另外,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较长,也是导致感染原因之一。

2.2 感染科室分布 从医院感染发生科室分布看,干部病房患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肿瘤科和神经外科。分析主要原因可能为,干部病房收治的患者多为军队离退休干部,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有些患者长期卧床,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有时需要更换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4]。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种类越多,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就越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甚至导致深部真菌感染[5];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较多,基础状态差,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多,置管持续时间长,易导致感染的发生;肿瘤科多为手术后或放化疗患者,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受损,增加了感染机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本次调查结果提示,临床要加强对高发科室的监测,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3 感染致病菌分析 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感染病原菌(72.88%),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相符[6]。本调查主要检出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葡萄球菌,以多重耐药性菌株较多。7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所占比重较大(占64.47%),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它们是人体肠道及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可造成交叉感染、呼吸道传播,以及因各种侵入性操作引起外源性感染。提示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免疫抑制剂,减少侵袭性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

2.4 感控措施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院内感染的发生均符合正常散发流行特征,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年龄较大、基础病较重、患者抵抗力低、住院时间长、手术、长期卧床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有关。因此,应加强院内感染高发科室的感控监测管理,提高科室医师的防感意识;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疾病(控制血糖、血压)及其并发症,严格掌握侵入性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放射治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适应证、疗程;强调医护人员无菌意识,加强对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日常护理;做好室内外环境物表的清洁与消毒,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措施。

[1]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医发[2000]431号.

[2] 王 芹. 113838 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6): 1370-1372.

[3] 平静珍,孙晓穗,王艳霞,等.某医院201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45-47.

[4] 崔兰贵,张 磊,朱铁梁,等.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5): 2010-2011.

[5] 何海燕,刘秋桂.439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5):135-136

[6] 汪 复,张小江,沈继录,等.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

猜你喜欢
泌尿系克雷伯埃希菌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尿培养产CTX-M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型及耐药和毒力特点分析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