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敷药袋的制作与使用效果

2018-03-05 06:18石玉岚
武警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包层外渗实用新型

贾 蔚,石玉岚,米 丽

临床患者发生皮肤组织感染或静脉炎等情况后,经常需要利用药液湿敷进行治疗[1,2]。传统的湿敷方法:一般将纱布或脱脂棉放入湿敷药液内充分浸泡后,取出敷于患处。为了防止药液污染病床,医护人员常会在浸有药液的纱布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布,并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从而将药液隔离。但是,由于药液的流动性很强,这种简单的湿敷方法还是不能防止药液从边缘渗出。而且绑在患者身体上的塑料布很容易滑脱而松开,会进一步加剧药液的外渗,很难起到对药液的隔离效果。鉴于此,笔者设计出一款实用新型湿敷药袋,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1 材料与制作

1.1 材料 实用新型湿敷药袋包括外包层与血压计袖带类似,由防水透气材料构成;固定构件为设置在外包层两端的粘贴扣;敷料层由水凝胶敷膜[3]构成;输液构件包括与敷料层的上端连成一体的导管,导管的前端设置有封闭的肝素帽状接头;隔离层设置在外包层内表面的一圈橡胶层,包围在敷料层的外周。

1.2 制作方法 外包层包覆在敷料层的外表面,从而防止敷药过程中药液流淌。外包层的内表面和敷料层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互相粘合的子母贴,使敷料层可从外包层表面被拆卸。外包层能够覆盖较大区域的皮肤,且长度较长,能缠绕手臂或腿部至少一圈,从而将敷料层完全包覆在伤口表面。当外包层缠绕在患者身体上后,通过粘合两端的粘贴扣,能够将外包层连同敷料层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敷料层的水凝胶敷膜能够浸润外敷溶液。输液构件肝素帽状接头可以与任意大小的注射器连接,使得注射器中的药液能通过导管,进入到敷料层。隔离层能在敷药过程中,阻挡药液向四周外渗。敷料层的厚度与隔离层的厚度相当,使得敷药过程中,敷料层能与皮肤充分接触,而不会被隔离层架空(图1)。

图1 实用新型湿敷药袋

1.3 使用方法 将该新型湿敷药袋固定在患者适合湿敷的患处,水凝胶敷料层定位在患处表面,通过粘贴扣调节松紧。敷料层可根据病情需要任意更换。可直接将药液充分浸润敷料层表面,也可通过连接导管由肝素帽注入药液,使得药液渗入皮肤,达到治疗效果。外敷一段时间,敷料层的药液被患处吸收后,还可以通过露在外包层外部的肝素帽状接头继续添加药液。敷药完毕后取下湿敷药袋,将敷药层和输液构件从外包层表面撕下丢弃,外包层用乙醇擦拭干净,留待下次使用。

2 讨 论

2.1 使用方便 该新型湿敷药袋可适合上肢,下肢各部位360°的湿敷需求而无渗漏,减少了药液的浪费。可适合于部位不便于湿敷的部位,如肱桡肌,胫腓肌群处。便于患者在治疗期间穿脱衣服,尤其是天气寒冷的季节,可以帮助患者保暖。且该实用新型湿敷药袋治疗有效,湿敷时锁水效果好,通过临床观察锁水时间长,可吸收高出自重14倍的水分,透皮吸收能力也高出纱布湿敷药液[4],使药液能够更加充分浸润湿敷部位,达到治疗目的。研究表明,水凝胶敷料能够促进愈合,减轻疼痛[5-7]。通过笔者临床效果观察,无一例过敏现象发生。

2.2 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 在使用期间,患者满意度为97.2%,比使用传统湿敷方法(87.4%)增高。减少了患者传统湿敷时的心理负担(担心稍活动肢体就会将药液弄到衣服和床单位上,污染衣物),便于患者和家属接受,保证了治疗的成效和护理的便捷。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信任。该实用新型湿敷药袋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从肝素帽导管加入药液,并且在湿敷的过程中防止了药液外渗,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湿敷药袋较传统湿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既有利于患者又方便护士操作。被患者和家属所接受,不存在伦理问题。临床使用效果良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1] 孙海霞,李红霞.如意金黄双散糊剂外敷在治疗碘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22-1023.

[2] 梁海鑫 ,彭姗姗 ,唐丽琴 ,等.康复新湿敷法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847-849.

[3] 彭力平,朱春城,肖立新.骨伤科外敷中药现代剂型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363-1366.

[4] 胡艳杰,黄 晓,付 莉,等.新型水凝胶敷料用于治疗放疗后湿性脱皮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5):1635-1637.

[5] 何丽娟,朱 雁,齐 莉.舒康博水凝胶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13):43-45.

[6] 王 静,秦 霞,余艳萍,等.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217-218.

[7] Dumville,Stubbs S J,Keogh R M.Hydrogel dressings for treating pressure ulcers (Protocol) [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7,6(5):947.

猜你喜欢
包层外渗实用新型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包层的核热耦合效应研究
聚变堆包层氚提取系统氦氢分离工艺研究进展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CFETR增殖包层极向分块对电磁载荷分布影响研究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不同角度包层光剥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德国实用新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