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带我阅读世界

2018-03-05 20:08宋瑛芮
琴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钢琴音乐

宋瑛芮

郭芸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副教授,中国钢琴学会理事,北京音乐家协会钢琴基础教育学会理事,荣获2013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自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留学莫斯科,师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伊莲娜·克拉索夫斯卡娅博士和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纳乌姆·史塔克曼,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

执教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许多学生考入国内外著名音乐学府,很多学生在金钟奖、小金钟奖、施坦威、YAMAHA奖学金等比赛以及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北京市中职键盘专业技能大赛中均获得奖项。一直活跃于音乐舞台,曾到莫斯科、伯明翰、柏林等地进行音乐会演出。近年来为北京高教出版局编写《钢琴基础教程》,为上海易弹信息科技公司录制钢琴教学教材,并多次荣获中国音乐学院院部、附中先进工作者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数年前,刚从俄罗斯留学回国不久的郭芸,带着刚刚学成归来的欣喜以及继续投身钢琴教学工作的热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光荏苒,当了母亲之后,随着角色的转换,她似乎比之前更加温婉,满脸平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比年轻时更具多面性。

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任教20多年里,郭芸对学校和学生的感情很深厚,用她的话来说,自己是和学校、学生共同成长的。谈及学校的变化,郭芸表示,中国音乐学院是培养中国民族音乐的摇篮,在传承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学校建立西洋器乐学科,这也彰显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然趋势。在当代,传承中国音乐的发展是主旋律。在传承的道路上,每件乐器都有各自可以发挥的空间。钢琴这件乐器,在中国普及度高,受众面广。作为一件西洋乐器,钢琴是最好的一种媒介,肩负起了中西方两种文化互通共融的使命。这种身份和责任的转换,是时代赋予的,这也是在中国音乐学院钢琴教学和建设的特色所在。

今年,中国音乐学院成为国家级双一流学院,丰富的世界级的学术交流,建立起了一个高水准的音乐交流平台。郭芸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我们钢琴教学来说,运用西洋乐器传播中国音乐文化是不变的主题。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在各地的钢琴比赛中担任评委,欣喜地发现业余学琴的孩子很喜欢演奏中国作品。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自己的文化有更直接的共鸣,中国作品能拉近孩子们与钢琴音乐之间的距离。我和学生经常到国外演出,中国曲目的演奏在音乐会上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通过音乐语言,在演奏中体现出或悠久或现代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意蕴,向全世界介绍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近年来,中国音乐学院以“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办学方向,立足于强大的的作曲创作资源,结合近年来发展快速的钢琴教学体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本民族文化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必会由不同体裁、作品编制的教材呈现出来。那么,中国钢琴乐派也就能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更独立,并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在钢琴上体现中国音乐的神韵和意境,需要演奏者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于传统音乐的氛围中。对此,郭芸举了个例子: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有一名学生,在他上初二年级时演奏《皮黄》这部作品,上课时几乎不需要老师在音乐方面进行太多的讲解,因为他对《林冲夜奔》《夜深沉》等中国戏曲音乐西皮二黄板式特别熟悉,也很有自己的感悟。究其原因,正因为他生于民族音乐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他每天都浸泡在音乐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这些气质表现在钢琴作品中。因此,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钢琴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必须要了解民间音乐,包括戏曲、说唱、器乐等,给学生建立传统音乐听觉上的积累。中国音乐学院本身就有这样便利的条件,图书馆音响资料也十分丰富,同学之间可以展开相互讨论和切磋。钢琴学科的学生也必须学习民歌、戏曲等课程,通过学习来开阔眼界,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郭芸说,钢琴的学习首先是文化的学习,无论学生演奏的是外国或中国作品,演奏者都必须对作品的民族性、年代、人文方面有很多了解来作为基础,拥有意识和听觉资源的提升之后,再来学习和训练具体的弹奏方法。

先学音乐再学钢琴

说到此处,郭老师也对业余琴童提出一些建议。她说:“我认为,对于业余琴童来说,应该把学琴和学音乐的顺序倒一下。我建议先学音乐,再学钢琴。大多数家长是通过学习钢琴让孩子开始接触音乐。但是我建议,不要让孩子在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没有形成概念的时候就开始学钢琴。先要给孩子从小创造听觉、艺术化的环境。我自己的孩子在3岁时就让他在钢琴上玩,随便他怎么折腾,把钢琴挡板拆开,看着钢琴的击弦机是怎样发音、踩下踏板产生混响等等,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选择尽可能多的,也更宽泛的音乐给孩子听,如: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音乐,或不同音乐性格、不同乐器或人声等类别的古典音乐让孩子聆听,帮助他们建立听觉资源。在游戏中教孩子认识五线谱,买一些适合孩子认谱的书,让他慢慢对音符、音高、时值有概念。由于我们夫妻俩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让孩子旁听我们的钢琴课,慢慢地让他感觉到音乐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音乐逐步走入他的生活。当孩子有了音乐的感受之后,再让他学琴,就会相对自然、顺畅一些,把學习钢琴当作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郭芸谈到,作为业余琴童,将音乐弹得鲜活才是最可贵的。不管钢琴演奏程度的高低,当演奏时,每个呼吸、每个细节都能自然地做出来是很可贵的。作为钢琴专业学生,听觉丰富、视野开阔、技术娴熟、了解钢琴文献等都很重要,所以说钢琴是一个全学科,越是要往专业道路上发展,就越要读懂乐谱背后所蕴含的所有内容。如何演绎出作品蕴含的精神,这是需要学生进行全面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的。“常说音乐中体现了民族精神,例如,在演奏德国作品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德国历史、文化。帮助一名中学生弹好贝多芬的作品是很难的,因为作品中体现的规格感、责任感,自尊与信仰,是附中的孩子们很难理解的。但这也正是教学的乐趣和挑战,教师运用作品的学习,引领学生们建立音乐价值观,在音乐思维上‘早熟,为的是拉近演奏者与作品、与作曲家内心的距离。”郭芸介绍道。endprint

体验生活中的艺术

在采访中,郭芸十分强调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建立。现在的许多家长,出于爱护孩子的心理,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前,越俎代庖,使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在生活中就会过分依赖家长,对自身的价值以及长远发展目标缺少理解和思考。这样的孩子在年幼时期还比较顺从,但到了青春期阶段,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却找不到方向,便会产生对自己的不自信甚至对家长的不信任。

“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感受生活,哪怕是吃苦受挫,也应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承担,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茁壮成长。古典音乐为何拥有这么长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讲述了人生、精神和信仰。我们作为古典音乐的演奏者、传播者,有责任让自己有更多的思考,更成熟。”郭老师说。

面对人生阅历单纯的孩子,上课时,郭芸要花大量时间与他们进行交流,或者给他们讲故事、讲作曲家的生活轶事、趣闻,以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理解音乐内容,通过交流打动他们,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往往经过一番精神梳理之后,当学生再一次演奏时,会出现连他自己都意向不到的效果。“其实这两遍之间并没有过多的手指的具体练习,这就证明了只要思维活跃、意识到位,反映到手上的积极性是不一样的。”郭老师说。

音乐是一种精神

随着国内钢琴事业越发红火,郭芸的行程总是被各地大大小小的钢琴比赛所占据。在各地评审和讲学工作中,她发现,家长总是爱问一些关于孩子手型的问题。“其实学音乐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脑子和耳朵。脑子是指挥官,耳朵是裁判,应该在弹奏中不时地对自己的弹奏进行听觉校对,这些都属于意识范畴,大脑不进行思考,只是简单落实到手上,其效果自然不好。有时给学生上课,当他们演奏完乐曲,我会问他们什么是他们认为最美的声音。他们回答得都很好,有的说是大海的声音,有的是水流的声音,还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那么如果你认为那些是美的,你就在钢琴上来找这些美好的声音。在我的启发下,他们都会演奏出更带积极意味的动听效果。还有,钢琴演奏是一个需要全身协调行动的过程,因此在演奏中一定要放松,只要你处在一种思维活跃、肢体放松的状态下,就一定能够在钢琴上发出美好的声音。所以,家长们应关注孩子弹奏时全身的协调一致,而不仅仅把注意力停留在手型上。”郭芸说。

帮助孩子解读音乐

“当年轻时我也是比较注重弹奏技术上一些很具体的节点,通过这么多年的不断总结,更加明确意识到听觉的训练、精神的启发、艺术品位的培养是音乐演奏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当音效是那么自然无华时就是最美的,正如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好的声音一样。在多年担任评委工作中,我觉得最能打动评委的是那些自然、协调的弹奏状态和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比如,你在生活中喜欢听的话语肯定是真切的、和颜悦色的、语气和蔼的那种,音乐就像一个人的表达一样,因坦诚而生动。当然,我们是通过手指弹奏使钢琴发音,把钢琴声变成有呼吸、有脉动的发音器,不管听者原先懂不懂钢琴,起码他愿意接受,甚至还会被这样的声音所吸引。作为钢琴教师,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幸福,每天都与音乐相伴,在音乐中经历各种人生,以丰富自己。并且,在我每天的工作中,通过这些音乐作品带着孩子们共同经历和成长。”

当谈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郭芸会让学生演奏中寻找一些片段,来讲解其内容。如果是纯技术,就一起探索身体最协调、积极的技术动作如果是内涵很深或结构复杂的段落,就要求学生要一个音一个音地分析、理解其含义,引导学生建立在理解的前提下,明确自己所做每一个动作、发出每一个音响的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个性的表达。

钢琴是一个全学科专业

钢琴是一个全学科,需要声学物理、绘画、文学、地理、历史、数学、生理等方面才能的培养。谈到目前专业学生的整体状态,郭芸表示,现在很多专业学生的学习都很辛苦。由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不得不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专业中,练琴占据了一切。如果孩子本身才能很高,再加上引导得当,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有些孩子才能不是太高,并且缺少科学的学习和生活安排,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会进入非良性循环状态,钢琴演奏这条路就会越走越窄。“技术当然要练,它是表达音乐思想的手段,但技术训练和音乐要平衡好。如果是要準备考附中的学生,技术练习的比重自然可以增加。会有一部分家长总是怕孩子的手软,怕程度不够深,其实不然,弹琴的孩子要求的是全面的素质,既要有文学素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还有温暖阳光的、善于沟通的性格,还要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充满好奇的心,提出疑问,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有一个完整的人格,这样就拥有了成功的更大可能性。”

20多年的钢琴教学生涯,正是郭芸从青春年少走向成熟的过程。思想的成熟、阅历的丰富滋养着她的演奏和教学,也拓宽了她的视野和读懂音乐的方式。她说:“小时候钢琴对我来说是件乐器,长大后,钢琴演奏是我的专业和事业,并逐渐成为生命中割舍不掉的一部分。现在人到中年,迈向成熟,钢琴是我认知世界、阅读人生的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钢琴音乐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敖丽芳 达斡尔的歌声在中国音乐学院唱响
研究生层次传统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其构想——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发言提纲)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