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渗透对策

2018-03-05 21:25方翠红
课外语文·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学小学语文教学

方翠红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精神所在,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小学生是我们国家新一代的传承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例如参加国学的一些经典活动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发扬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

【关键词】国学;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常常强调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其中博大精深之处就体现在国学经典之中,现当代的学生不愿意学习国学经典,是因为他们觉得文字晦涩,难于读懂,但国学经典之中所含的智慧贯彻古今,蕴含天地大道、处事原则和对生命的感悟,而其中古人的潇洒和胸襟更加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而作为国粹传承的教育者,在国学经典进入课堂时,老师肩上的担子就显得很重。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将国学经典的精华之处以更适合学生的方式讲解,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

一、语文教学:国学经典传承的主要途径

语文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不仅可以使我们增强对文化的认识理解,还能让我们在继承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和认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而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而且语文课程中展示的这种优势,已经决定了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语文的学习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它的目的就是千年文化的传承,将国学经典引入课堂,让千年文化传承发光。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直发展的。目前我国都在用普通话和简体字,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所以对古文比较陌生,有些古文生僻字较多,而且古今含义差别较大,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字面意思尚且不懂,更没可能理解文章的内涵,所以,小学课堂引进古文教学和国学经典作品是十分必要的。从小让学生接触古文书籍,让学生积累一些古文生僻字的理解,久而久之,读起经典著作就不会那么吃力,在堂课上解读国学经典,有了老师的引导,对学生来说更加容易简单,理解得更为深邃。

其实,我们从有了自己的记忆之后就在学习语文,而系统有效的学习是在小学,小学语文的教育是一种奠基。小学语文教学开设一些国学经典的教育,如一些好的古诗,通常可以记忆很多年,而且这些古诗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时可以用这些诗来形容自己所见美景。语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贴近生活,而国学经典又能帮助学生窥探古今,所以我们要经由语文课程来教育学生传承。朱自清师长曾说过:“经典练习的目标再也不适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之作用不在于学生能背诵多少诗篇,而在于其中内涵的理解,中華文化中所含的精神就是通过学习经典文化而被传承,那些千年传承的美德需要当代学生继承下去。

二、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渗透

我国教育的大环境是应试教育,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国学经典入课堂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要开阔课外阅读,让国学经典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以减轻一点学生的压力,又能让国学经典得到传承。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国学经典的价值所在,让他们对经典有着正确的态度,而不只是望而却步,只知道看、不知道学习,这也是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一个前提。如果连价值都没有认识到,何来的学习呢?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看看本身是不是有乐趣。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学习如果没有兴趣,任何课本读物都没意义。孩子们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如果课堂太过死板,他们就不会产生兴趣,对教学失去信心。所以老师的要求就变得更加高了,要将国学经典引入课堂,还要把晦涩的文字给学生讲得生动有趣,这其中要下的功夫不少,尽量开设课堂互动教学,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环节,多给学生讲一些背景故事,延伸历史,讲一些古代的奇人异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各种经典的国学知识。这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感和自豪感。同样,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一面。

三、学习经典故事,增强认识

其实国学经典的作者都有一些传奇的往事,教师可以利用这点,多给学生讲述,提起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才被学生喜爱,教学才有意义。有时候故事中加入成语,故事讲完了,成语也学会了,何乐而不为呢?或许还可以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的本领。有些课堂可以设立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己准备成语,并讲述成语典故,让其他学生对他进行评价,讲得好的进行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想加入这样的课堂。这样国学经典才能更好地被传承,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文化。也可以将成语典故进行表演,在演出的过程中更是能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并且还能锻炼他们的互助配合的本领。

总之,还是要好好利用语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对国学经典的学习,虽然说这个过程是比较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努力,这也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也需要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找到最适合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传承和弘扬,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英雪.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促进人格形式[J].神州,2016(9).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国学小学语文教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