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2018-03-06 08:14李建坤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结构模型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李建坤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有效、高效的一节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能行之有效地贯彻实施这一教育方针就成为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特征要素;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2-0014-3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入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自主与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显突出。因此,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的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合作意识是孕育“交流”的摇篮,“交流”是合作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主与合作意识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物理知识的过程,则是学生合作意识得以体现的主要过程。学习与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合作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合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1]对科学探究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合作精神应贯穿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有团队精神。

1 “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的含义

“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学习的两个方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由于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那种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的班级教学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需要用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合作学习是一种以个体或群体之间合作为开展形式的学习方式,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一是一致的目标,二是统一的认识和规范,三是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四是具备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的特征要素

“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的特征有主动性、发现性、创造性。主动性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末,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发现、创造的主人,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构建知识,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发现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基础,从而发现学习对象和现象隐蔽着的特征和联系。创造性是指通过学习,提高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吸收和创新内容的能力,以便在行动上与新情况协调一致。

3 “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的结构模型

“自主与合作”学习模式是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探索的特征与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互动的优点相结合的一种合作性学习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探究与合作;再次,合作学习也需要自主学习作为前提。在实际的教学情景中,这两种学习方式存在着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就是试图利用它们的优势来促进学生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教学模式。

其实验教学包括五个阶段:

(1)预习—再现阶段。(学生上课前要先自主预习相关的学习内容。)

(2)问题—设疑阶段。(在预习时对有关不明确的问题可作标记,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3)讨论—辨析阶段。(通过小组合作或群体合作讨论有关自学未解决的问题。)

(4)归纳—总结阶段。(个人自主总结或整体归纳出结论,老师可作适当指导。)

(5)演绎—巩固阶段。(巩固有关知识点。)

4 “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的课例

下面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为例,展示“自主与合作”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4.1 阅读“入门”(自主学习)

1.自学能力特别是其中的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物理启蒙教学,是学生步入物理学大门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稳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预先提出阅读提纲或思考题,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教师不出思考题或提纲,而是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完全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用物理语言概述出内容纲要,做到每人都能说。如果后进生说不完整,可由同组学伴补充,但如果他能说出一两点,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每小组都应有好、中、差三类学生,而且男、女生适当,方便讨论。

2.本节新课前教师提出的要求是:

(1)阅读后要用物理语言讲述内容提纲。

(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3)联系实际谈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并讲述如何合理应用两者的关系解释一些现象。

(4)要发挥想象力,假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和原来相反那么会怎样,举例说明。提出这样的要求,绝大部分学生会很认真地看书,希望通过看书找出其中的问题内容。

3.通过阅读和实验探究,学生都能简要地讲出如下提纲(并且还会说出答案):

(1)什么叫流体以及流体压强?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何?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哪些应用?

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自主与合作学习计划书(如表1)。

表1 学习计划书

4.2 研究自主与合作(合作学习)

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提出)

新课开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本小组的讨论,纷纷汇报各自学习的问题、围绕本节课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例如,小组1,问题1:是不是吹IC卡就一定可以“跳起来”?为什么?应怎样吹?是什么原因?

小组2,问题2: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何关系?

小组3,问题3:(1)往悬挂的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为什么不是分开而是靠拢?(2)两球靠拢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4,问题4:用一条直尺往两艘纸船之间划水,为什么两艘纸船会靠近,而不是分开?

小组5,问题5:为什么那么重的飞机能飞起来? 它的机翼有什么特点?

小组6,问题6:为什么人在等火车时,都要站在安全线外?

小组7,问题7:往竖直向下的两张纸吹气,两张纸怎样运动?为什么?

2.假设与猜想

例如,对于问题1,学生猜想:是否由于吹气时,IC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上方的压强比下面的小,下面的空气将IC卡托起。理论依据:IC卡的质量、重量、体积等都没有变,变的只是吹气的时候IC卡上、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导致上、下压强变了,产生了压强差,从而把IC卡托起来了。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我们无论是进行实验或思考问题,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小组合作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设计IC卡跳动实验,以及吹乒乓球和小纸船实验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并分析论证

把实验的方案和现象如实地填写到自主与合作计划书表格内(如表2),从而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5.评估、交流与合作

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合作小组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小组和个人成长袋。

各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分别在班上报告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4.3 巩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结果

例如,解释飞机的机翼为什么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为什么人在等火车时都要站在安全线外等一系列问题。也可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飞机模型,在操场上表演看谁的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长等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5 说 明

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學习,自主学习者并不排斥寻求他人的帮助,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辅导。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所以说“自主与合作” 教学模式是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指导、辅导、顾问、合作、帮助的作用。

另外,通过平时的调查、观察,运用“自主与合作” 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快乐中学习。

2.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3.初步学会从资料、询问等渠道获取学习信息。

4.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学习方法。

5.能对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作初步的评估。

笔者认为,自主与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了一般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帮助,又使学生的人格和创造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了培养和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随学生的发展而得到提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实施,势在必行。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桑新民,张倩苇.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3]姚文忠.物理教学及其心理学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栏目编辑 赵保钢)

猜你喜欢
结构模型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结构模型设计制作与分析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