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2018-03-07 10:49纪德林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江苏淮安2230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理念体育教师

□ 纪德林(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江苏 淮安 223003)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梦的号召。随着不断推进的高等教育改革,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终身体育理念,以此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目前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很难提供满足。而在终身体育理念引领下,高校应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模式,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此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1、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和高校体育教学之间联系

1.1、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

在我国民居体育需求的基础上,终身体育的理念应运而生。首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终身体育理念,能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终身体育理念,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对其毕业后还能继续进行锻炼提供保障;最后,强调人们进行自主化的锻炼,是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意义重大。

1.2、终身体育理念和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点

终身体育理念和高校体育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首先,在高校阶段的体育锻炼,是让学生接受教育。通过合理的教学措施,能有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其次,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终身体育包括了高校体育。而体育能强身健体,因此在思想上,二者具有一致性的特征;最后,二者之间能有效的融合和衔接,具有一定的契合点。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一种延伸,二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目标,同时在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重叠之处。

1.3、终身体育理念和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不同点

首先,是具有不同的目标,提升锻炼者的身体健康水平,是终身体育的目标。强调普遍性和全民性,是其侧重点所在;而高校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在大学阶段所进行的所有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大学生,是其目标所在,因为缺乏社会的普遍性,在时间上有所限制。

其次,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终身体育理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锻炼者没有年龄区别,有着相对自由的锻炼时间和内容;而对于大学体育来讲,会严格控制教学大纲和锻炼内容,同时也会限制锻炼的年龄段。在灵活性方面,和终身体育具有很大的差别。

2、高校落实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也更加追求生活质量。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基于这样的背景,社会上开始广泛流行终身体育理念,而这种理念,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就是人才。而决定人才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身体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大学期间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纵观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整体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相关资料统计,很多大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亟待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高校不重视体育教学,还有一些高校,缺乏完善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学生缺乏体育兴趣,未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意识。为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亟待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更好适应未来岗位需求,夯实基础。

3、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师生缺乏终生体育的理念意识

教学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意识,而意识又是动力的源泉,是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一些高校师生缺乏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的目的,仅仅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开展常规体育锻炼,由于缺乏终身体育的理念意识,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体育习惯。究其原因,是对终身体育理念宣传不够,缺少对教师的培训,对终身体育内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一些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拿学分。错误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具有较低的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3.2、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制约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过于单一。随着逐步推进的高校课程改革,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当前体育教学发展很难适应。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依然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示范和讲授体育技巧,灌输体育知识,对学生实际需求很难提供满足。一些高校体育授课方式依然采用班级为单位,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些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基础,认为课堂教学具有相对简单的内容。还有一些学生具有较低的体育基础,需要较长时间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因此会有较低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逐渐加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产生影响,并对高校未来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同时,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综合的考试评价方式,使考试形式流于形式,不能将学生体育学习动力难以激发出来。

3.3、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器材

现阶段,限制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教学场地和设施。而在体育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建设过程中,一些高校忽视体育设备建设和教学场地建设,而仅仅重视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设备建设。其中,一些高校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与专业化教学标准不符。同时,一些正规场地具有较高的维护费用。大部分高校仅仅是在举办相应的体育运动或者进行体育教学时,才对外开放体育场地。平时学生进行体育练习和运动的时间较少。教学器材的匮乏,对学生体育练习的兴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4、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4.1、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高校在体育教学工改革中,应合理融入终身体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意义和重要性向学生灌输,普及体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对终身体育理念能够更好的接受,增强自身的体育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体育热情激发出来,注重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培养,以促进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

4.2、改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的体育需求,教师应合理改进体育内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对体育教学课程合理设计,提高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时,应结合教学特点和教学需求,对教学时间合理安排。只有教学时间充足,才能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在开设体育教学的课程时,还应重视理论教学工作和体育技能教学,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内涵,以此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4.3、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应积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大胆改革,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体育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合理分层,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此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4.4、加大体育设施的投资,保障体育课的合理性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课教学,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在选择硬件上,应与终身体育理念相符。努力改善教学环境,通过完善的体育器材的支撑,对顺利开展体育课教学提供保障。学生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才能身心舒畅,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

4.5、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有力保障,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对国内外的优秀体育教学人才积极引进。利用优秀教学人才改革教学方法,带入新型的教学理念;其次,高校还可定期举办教学讲座,聘请国家优秀的体育教练或运动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不定期指导;最后,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高校还应强化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体育素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5、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理念,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的满足实学生发展所需。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具有单薄的终身体育理念意识,具有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缺乏完善的教学器材,有待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上种种因素,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为此高校应加大改革力度,在体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终身体育的理念。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制定完善的考评体系,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对学生健康成长,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理念体育教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