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之促进

2018-03-07 19:08张雯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促进写作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阅读教学,教师尤要重视写作视野的开拓,设计合理问题,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创新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促进

美国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把全部教育目标分成三大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領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亦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以读促写”亦可从这三个维度来实施。下文论述的维度即阅读教学对开拓写作视野的帮助。

一、触发写作动机,学会观察生活

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能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的首要因素在于其本人是否真有表达的意愿,也就是我们在评价作文时一定会关注的“文章是否有真情实感”。中国古代的文论传统亦是把“缘事而发”放在评判标准的前列,唐代的古文运动、宋代的诗文改革都是针对当时文坛绮靡而空洞的文风发起的。汉大赋、六朝骈文、五代“花间词”虽然也不乏佳作,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其有所争议也是因为相当一部分作品言之无物,只是一堆华丽辞藻的堆砌。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可以把“表达的意愿”看做是写作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一般定义为由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的动机,相对于指向于外界奖励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更受教育者们推崇。如果能帮助学生强化写作的内在动机,甚至化“命题作文”这样的外在动机为内在动机,自然就不会再有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把写作文当做难以完成的任务了。

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的教学为例。

设定关于“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平淡生活中的美。

教学设计环节一,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三天”所见。

第一天:看老师安妮沙利文;看朋友;看婴儿;看狗;看家居的摆设;看书。

第二天:看自然历史博物馆;看艺术博物馆;看戏和电影。

第三天:看帝国大厦;看路上的行人;看沸腾的五彩缤纷的场面;观光全城。

设计环节二,内容联系生活,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讨论:

关于“第一天”:“回想你的身边可有这样一些让你感受到温暖和善意的人与事,却被‘视而不见的你忽略了呢?”

有学生说,妈妈每天为我准备好早餐叫我起床去上学,有时我还嫌她做的东西不好吃而发脾气;有学生说有时候爷爷来接我,我却只顾着和同学玩闹而很晚离开学校,也没想到爷爷那么大年岁了在学校门口站那么久等我;有学生把家里宠物可爱的萌态向大家描述;有学生回忆和好朋友一起成长的点滴……

通过讨论勾起学生对过往生活的体验,感受曾被忽略的爱与温暖。

关于“第二天”:“你一定参观过博物馆或者欣赏过演出,是否为人类历史的进步惊奇过?是否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或者演出的精彩呢?”

有学生说,我去过卢浮宫,却没好好欣赏那些展品,因为人太多闹得慌,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可惜;有学生回忆参观西安兵马俑的经历,非常壮观;有学生说自己曾去听某歌星的演唱会,种种惊人视觉和音响效果让他和在场的所有观众都兴奋不已……

通过讨论触发学生的审美“神经”,为人类创造出的这个世界的神奇而感动。

关于第三天:“你可会如海伦·凯勒那样留心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我举了学生三篇曾在班级里做过交流的随笔作文:A同学笔下的烤红薯老头、B同学等待同伴时的胡思乱想和很有镜头感的车灯亮起、C同学眼睛里独特的音乐教室窗外的风景。以课堂上朗读优秀学生习作片段鼓励学生,去写生活中真实的、打动你的人和事。

设计环节三,布置写段作业:请选择文中的某一段落,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海伦·凯勒想见而不得见的事物或场景描绘出来。

有学生“学会使用自己的眼睛”了:描写自家小区优美的环境;写站在外滩港口看大轮船如何从出海口渐渐消失;有的留意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有的观察上下学时地铁上乘客的不同姿态。

学会观察生活,留心写作素材的积累才能让文章“言之有物”,有“汲取”,才有“表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正是在向读者传达这样的讯息:千万不要做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人,这是在浪费上天给予我们的天赋。

二、鼓励创新表达,提升写作兴趣

心理学关于学习兴趣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学生对于背诵或复述类的学习策略最不感兴趣,而对精加工、收集资料寻找信息类的学习策略兴趣最大。”鼓励创新表达既符合心理学内在动机驱动的心理机制,也是开拓写作视野的一个方面。

这种训练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尝试。以《吕氏春秋二则》中的“引婴投江”为例:故事只写了一个婴儿将被投入江中的片段,故事的起因、结果、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交代,这就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课后作业:以现代文扩写这个故事。他们的作业里,有的说引婴投江者和婴儿是父子关系,以第一人称写的故事里“我”化身劝说者,最后救了婴儿一命;有的写引婴投江者一意孤行,婴儿在江中百般挣扎,这个愚蠢的想法终于付出生命的代价;有的为引婴投江者与婴儿设立复杂的人际关系,婴儿是大户人家的小少爷,投者是愚蠢的家丁,家丁对主人的盲目崇拜让他干出这样的蠢事……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人惊喜,即使平时“畏作文如虎”的学生这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想必是受了“希望表达”的内在动机的驱使吧。

参考文献:

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张雯,出生于1982年12月,女,汉族,上海市,职称:中教一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学。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促进写作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