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研究

2018-03-07 20:13潘玲珑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

摘 要:阐述了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同时分析了提高活动实效性的方法,包括确定相关制度、合理运用辅助性手段、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体育活动资源等,通过说明以上方法,能够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乒乓球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学生通过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磨炼意志品质。因此,要以大课间活动为基点,不断地强健学生体魄,提升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体育锻炼不断地受到学校重视,纷纷设立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此来满足小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但是在实际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表面,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教学和管理人员缺乏对于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缺乏实际的效果。(2)学校缺乏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视。一部分体育大课间活动缺乏主体内容,运动形式单一,像是学生群体做广播体操或者自由活动等,缺乏有效的体育运动形式和方法,只是在重复动作,无法真正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3)学校无法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相关体育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品,导致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质量不高、活动安排欠缺合理性等问题,降低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二、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法

1.确立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相关制度

学校在确立体育大课间活动相关制度,才能够提升活动质量。首先,学校要制定好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时间。一般来说,小学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时间是在上午第一节课和第三节课中间,在这段时间里,天气情况较好,学生的头脑清楚,同时,学校还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大课间的时间长度,比如45分钟或者1个小时,才能够保证学生达到体育锻炼的标准。小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所以导致在大课间活动中容易贪玩,不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校就需要制定具体的活动内容来引导学生。例如:某市小学为了提高学生在体育大课间的体育锻炼质量,从而制定了活动的主体“老鹰捉小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班级的教师将学生分为3个队伍,每个队伍8个人,并且由教师带上自制的面具作为“母鸡”,小学生也要动手制作面具扮作“小鸡”,然后由其他老师扮作“老鹰”。“老鹰”抓“小鸡”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小鸡”的数量,如果被老鹰抓去一半以上的“小鸡”,老师就要和被捉住的同学进行自选才艺表演,包括唱歌、跳舞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1]。

2.合理运用辅助性手段

学校在提升小学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时,还要注重合理运用辅助性手段。小学生天性好动,当听到熟悉的音乐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因此,学校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时,可以播放动画片主题曲、儿歌等方式,来吸引小学生参与进体育锻炼中,从而引入大课间主题。例如:安徽省某小学在近期开办了以“运动 快乐”为主题的体育大课间展示活动。共有12个班600名左右的学生、32位老师参加。同时,还邀请了教育专家和部分家长观摩大课间展示活动。当下课铃声响起时,“进行曲”音乐在校园中播放,学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安全集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45分钟,首先表演的是学校教师自编自创的《礼仪操》,学生们能够在做操的过程中感受礼仪文化,接着学生展示了动感十足的自编舞蹈《青春修炼手册》,學生们手套五颜六色的花朵,身体伴随着节奏感十足的音乐舞动。最后,在轻松舒缓、优美的放松操中结束了本次大课间活动展示。通过这样的学校大课间活动,使全体师生共同参加,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拉近了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

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活动资源

学校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体育资源,积极将传统的体育项目和现代教育相融合,更好地推动小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发展。例如:常德市的乒乓球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依照乒乓球体育文化的背景,常德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优秀评选活动,共有12个小学参加,其中,城北小学所表演的是“七彩阳光+乒乓球+跑小圈+自由活动”大课间活动,广受好评,并且获得大赛的一等奖。城北小学自建校以来,就一直积极开展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依托常德市的乒乓球历史文化,自创自编了一套乒乓球操,在全市进行推广。因此,城北小学才能够从全市优秀学校中脱颖而出[2]。

综上所述,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大课间的时间长度、制定大课间的活动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同时通过创新体育锻炼的形式、播放动画片主题曲,能够推动小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发展。因此,在遇到体育大课间活动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邓祥顺,程爱平.因地制宜才能提升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J].中国学校体育,2016(2):90-91.

[2]欧海英.关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4(8):8.

作者简介:潘玲珑,1988年6月,男,江苏常州人,本科,体育教学。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分析
创新“游戏规则”让体育活动更精彩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