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三历史复习课中的教材整合及以学定教

2018-03-07 09:48杨倩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以学定教

摘 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根据这两点要求,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中,需要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初三复习课;教材整合;以学定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学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特别是二轮复习中,我们必须要将每个独立的历史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够把握每个知识点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师说得过多,学生动得太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所以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时,应着眼学生主体,兼顾文本特点,设定教学内容,坚持以学定教。

如何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既能将教材进行整合,又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现笔者就《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建立》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依据教情,重组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到了初三复习课中,这一特点则更为突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则应该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进行

整合。

本课课题为《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建立》,根据课题,笔者根据人教版教材,将以下知识点进行了整合: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如果只是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罗列,而不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并无用处,所以作为老师应该要找到贯穿知识链的“绳”,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笔者在讲授知识点之前,将知识点用“专题解析”这根绳串联起来。本课专题解析为“近代化就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和经济基础。从17世纪中期开始,英、美、法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走上了資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个专题解析如何使用,笔者在课堂中做了如下安排:在本课导入时,笔者设计的问题为:请大家根据本课的课题说说看我们历史教材中有哪些大事件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加强呢?此时学生一般不能将主要事件回答完整,所以笔者选择了让学生齐读专题解析的方法,在专题解析中找出与本专题相关的大事件。通过此方法,学生基本能够将一些大事件与本课课题相联系起来,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存在。

教师的备课过程是对教材的重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平时的教学就要踏踏实实地从教材处理入手,挖掘出教材设置中的技巧,真正实现对教材的有效整合。

二、依据学情,坚持以学定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如何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既能将教材进行整合,又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我们教师必须提供一些有效的材料,精心设计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定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因此,目标的设定要准确、精炼,指令性、探索性强,学习目标可以用问题式的,问题式的学习目标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学生自学的目标更

清晰。

在教学中有时候学生不一定按教师的预想去学习,并且每个学生掌握情况和老师预设的也不一样,这个时候,老师就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所以在本节课开始前,笔者设计了预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填好,掌握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基础知识。在掌握这些以后,下面就通过学生在课堂中反应出来的薄弱点进行具体分析,学生们基本都掌握的知识点在初三二轮复习中则可简单

带过。

从本课具体分析而言,在学生从专题解析中找齐大事件后,是我直接讲解这些大事件之间的联系还是由学生自己找联系呢?我选择了后者。如何让学生自己找联系并且老师还能看出学生掌握得哪些不足,笔者在导学案中设计了一份时间轴,想通过观察学生们大事件的填写情况,来进行教学的重点。

(导学案中的时间轴)

根据学生的填写及讲解,笔者发现学生会将书本上讲过的知识点——启蒙运动遗忘,所以针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根据学生遗忘较多的版块进行重点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在讲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三场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时,如何避免我过多讲解,让同学们自己探究?笔者为此设计了问题探究,通过完成材料题这样的任务,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共同意义,而不是我单纯地讲解。对于从材料中进行总结较为困难的同学在以后的教学中则需重点关注他们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

能力。

材料一: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次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2)分别写出这三个历史事件开始的标志。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由谁领导?

(4)请你总结这三次革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导学案中的问题探究)

根据学情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后,教师在课堂上把探究的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只要适时介入,顺学而导。通过精问巧导,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同时,适时提炼出学习方法,使学生知识情感自然连接,由知识到技能顺利过渡,不仅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为今后的学习总结了高效的学习方法。

三、优化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作为老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课堂中的教学效能。如何提高教学效能,从本示范课中就能看出首先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然后需要深入解读教材、整合知识点,并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教材特征,将历史知识体系化

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编写的目的和导向,踏踏实实地从教材处理入手,从小处入手,挖掘出教材如此设计的原因。吃透教材后,教师应根据学情,将一些学生记忆难度较大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理解分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记忆更加方便,自然提高了教学效能。整合教材不仅是對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更是教育优化的进步表现,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对此充分

应用。

2.把握学生特征,将历史考点纸质化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作为教师,特别是初三年级的教师,我们不能忽视考点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将考点纸质化。我们可以选择导学案、默写等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根据掌握情况进行教学。

3.加强团队力量,将智慧凝聚起来

在本次制作导学案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历史备课组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平时的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单靠“单打独斗”很难获得成功。备课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它能培植一种教师间互相学习、合作交流、共同研究的教研氛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新教师成长的周期。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团队协作。

总而言之,无论是初三复习课还是新授课,我们教师都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立意和课堂逻辑。将书本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清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不贴标签,不灌结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又有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梳理。相信通过教师课前对教材的整合,教学中的以学定教,历史教学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立兰.优化教学设计 使历史课堂鲜活而生动[J].学周刊,2017(5):115-116.

[3]苏大新.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0,66.

作者简介:杨倩(1989.10—),女,江苏南京人,汉,本科,历史(师范),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以学定教
浅谈初中仁爱英语教材的整合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知难行易和机智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难上的课”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巧用教材,初中语文主题整合教学的别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