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研究

2018-03-07 09:48王延华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德育管理生本理念

王延华

摘 要: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完善,教学目标和方式方法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渗透生本理念。所谓生本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有关的计划和活动。作为班主任,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一些相应的研究,实践证明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德育管理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就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对德育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过程中所面对的新问题,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德育管理谈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生本理念;德育管理;有效实施

生本理念的宗旨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而实施的教育理念。生本理念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更人性化,更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友好发展,以此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管理时一定要遵循生本理念的原则,教师要及时转变师本教育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和管理,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

一、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以修身作为发展的根本,所谓修身,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知识和经验来充实自己,以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以道德素养为标准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规范自身的处世方式。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身初步的观念和判断能力,这时实施德育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上的规范,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对于高中阶段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机会最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教育的时候班主任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样会对学生的德育管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时代下管理学生所面对的问题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于学习表现得很不积极,这表现在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交头接耳、看课外书、玩手机等,有些学生甚至会处于沉睡状态。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区分学校和家庭,面对教师的付出呈现出一种极端的做法,挑战教师权威,这不但影响教学活动而且影响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环节和小组合作的时候,有些学生要么谈论无关话题,要么对课堂互动呈现出无动于衷的心态,表现非常消极。再者,随着大量网络游戏的出现,很多学生的心思花到了游戏上,尤其是一些寄宿学生,更是无视校规,不顾自身安全翻墙出校园,去网吧通宵打游戏,造成了学习成绩的下降,这些学生往往难服管教,让家长老师深感头痛。

三、在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具体实施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

多数高中生即将步入成年阶段,所以在管理上教师要给予充分尊重。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出现不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依然秉着师本教育的理念,认为教师是要高于学生的,对于这种生硬的管理方式,高中生难免会有很强烈的抵触心理。再者,如果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很容易在学生和教师间发生冲突,进而师生矛盾进一步加大,如此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与尊重,让学生有发表个人想法和见解的机会,以此来了解学生在学习和情感上的需求,这样会对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二)发扬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相比班主任而言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有着一定的差异,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德育管理没有过多的参与,而班主任却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所以班主任要和任课教师有充分的沟通,以此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

比如,有位学生理科成绩不好,致使这位学生对数学、物理产生了极大的抵触,但该生在语文、英语方面却表现得很好,这时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就要对这位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与表扬,班主任可以安排该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语文、英语的学习体会,号召其他同学在语文、英语的学习上向这位学生学习;同时,班主任还应鼓励该生多和理科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流、增强信心、努力进步;另外,班主任可以动员班上物理、数学方面有实力的同学对该生进行对口帮扶。

(三)注重师生平等的观念

高中学生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感情上都处在一个慢慢健全的过程中。教师在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时候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据某位班主任所讲,在一次管教学生的过程中,这位学生表现得极其消极敌对,面对班主任也是恶语相向,这时班主任更是以师本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了更严厉的批评,甚至是挖苦讽刺,双方不欢而散,过后,班主任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萎靡不振,于是主动找到学生道歉而且给予了情感的鼓励和关怀,学生很感动,因此有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在教育管理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学生实施帮教,并给予相应的情感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进而自觉地提高德育素养。

(四)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

常言道,说给他听不如做给他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和班主任相处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所以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此为榜样,从细节之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发展。比如,高中生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所以不管是在穿衣还是外形上都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但是学校毕竟是一个严肃的场所,禁止学生烫染发、穿奇装异服,所以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不管是从妆容还是衣着方面都要得体,而对于男教师,即便有抽烟的习惯,在学校也要主动禁止,以免学生效仿。在高中学生的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就是学生的榜样,在学生面前,教师一定要有较高的素质和道德水准,进而实现言传身教。

(五)注重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

学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除了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家庭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作为班主任,要适当进行家访,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毕竟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是有不同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对自己的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对学生在学习和感情上给予帮助。同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和近况,学校和家长之间要有及时的联系,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促进德育管理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要求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上的出类拔萃,更是在道德素养方面很高的素养。一个学生走出校园,即便有着再高的能力,而对于德育这块有着严重的缺失,也是不能立足于社会的,所以,教师在管理上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德育,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现生本教育。在管理上,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怀,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还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有效结合,以此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最后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高中德育管理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志亚.新课程下普通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从新课程引起普通高中班级编制的变化谈起[J].辽宁教育研究,2007(1).

[2]李传银.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干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德育管理生本理念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