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8-03-07 09:48袁春华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袁春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学校是开展创新教育、提升学生创新素质的地方。研究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的途径,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初中生涯中培养其形成创新能力,激发其对数学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高自我的创新意识。鉴于此,在多年教学基础上,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一、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创造性思维环境

长期以来,教师在“填鸭式”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主动授课,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差,学生不能积极进行课堂学习。鉴于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课堂思维具有创造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天性畅所欲言,进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在“平行线”这一知识点讲解中,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火车的铁轨和泳池的泳道隔栏,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平行线平行的条件。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又提出:“如果一条线截断两条平行线,那么它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位旁角有何关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度量同位角,得到以下归纳设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教师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问题,并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在此过程中,结论的推导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变成学生的伙伴或者导师。其中,虽然学生有一些错误性观点,但教师进行纠正后,他们对正确观点印象更加深刻。一个宽松的氛围可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二、突出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被教师引用的生活和生产实例吸引,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和乐趣。课堂上,教师可以回忆数学发展的历史、方法产生的规律,再现数学进步的历程,引导学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其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折叠课堂教具中的三角形,亲身去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悬念”式问题:“如何证明自己发现的等腰三角形性质是正确的?”在本课开始时,学生折叠等腰三角形产生的那条折线,就巧妙地为后续添加辅助线埋下了伏笔。通过学生课堂上自主研究的过程,让其知其所以然,引导他们形成学习的思路,有助于逐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三、注重逆向和发散性思维

在平时的做题训练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正向思维,这并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在课堂练习中,有意识地增加了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练习内容。

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笔者适时插入了一些三元一次方程的训练。比如:小明花200元买了10只鸡、8只鹅、12只鸭子,又花150元买了5只鸡、7只鹅、3只鸭子,请问,买一只鸡、一只鹅、一只鸭子共需多少钱?按照正常的思维定式,有3个变量就需要列3个方程进行求解,实际上却只能列2个方程。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学生甚至质疑题干给的信息是错误的。教师首先肯定题目并没有错误,学生还是没有做出来,这时候,教师就提示到“大家不用解三元一次方程试试?”有的学生思考一阵后,利用相加的办法解出了答案,其他同學看后恍然大悟。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散性思维要求根据给定问题进行多向思考和分析探索,实现一题多问或多解,这是它的最主要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这种思维,以便于学生日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如,以下面这一道题为例:李师傅加工一批产品,10天完成这批产品的 ,那么,剩下的还要几天能够完成?学生通常会根据题目作出(1- )÷( ÷10)的解法。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设问:

1.完成这批产品需要多少天10÷ -10或10÷ ×(1- )?

2.剩下产品数是已做产品数(1- )÷ 的几倍?

3.大家能根据题干信息的数量找到解相等方程的方法吗?

4.大家能根据题干信息的几种量进而判断出如何求解比例解法吗?

经过逆向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视野更加开阔,这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发展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成立活动小组,指导其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如:举办专题活动普及趣味性数学知识、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等,使他们具备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创新能力。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开展大量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在以往基础上继续努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的,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进而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关文信.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2]吴纪滨.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2016(11):3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创新能力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