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及垂直变异特性研究

2018-03-09 06:29周永丽辜云杰罗建勋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鹅掌楸天然林木材

魏 鹏,贾 晨,周永丽,辜云杰,罗建勋

(1.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0,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

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又叫马褂木、双飘树,我国特有树种,是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花大而鲜艳,叶似马褂且秋季金黄色,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木材质量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某树种材性,是合理充分利用该树种木材的重要基础。曹文等研究认为笔罗子木材密度、顺纹抗拉抗压强度属于中级水平,是一种比较适合加工利用的树种[1]。陈奕良等对伯乐树木材研究认为该树种木材材性属中等[2]。国内已有对杂种马褂木的材性、北美鹅掌楸材性及鹅掌楸遗传变异的研究和报道[3~5],但关于中国鹅掌楸天然林木的材性研究报道极少。对鹅掌楸天然林木材性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为鹅掌楸材性改良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巴中市通江县董溪乡海鹰寺国有林场。通江县位于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秋爽,夏热冬冷,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1 250 mm;多年平均气温13.9℃,≥0℃的积温为 5 136℃,≥10℃的积温为 4 644℃;日照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 405.2 h,无霜期210.7 d。土壤为山地黄棕壤。该林场中有鹅掌楸天然林分布,面积约6.67 hm2,平均年龄在30 a左右,平均树高18.5 m,平均胸径24.2 cm。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源于通江县海鹰林场中的鹅掌楸天然林分中,根据林分的生长情况,设定了3个20 m×20 m的临时样地,对样地的鹅掌楸进行每木检尺,各选取1株生长正常的平均木,作为重复样本伐倒(鹅掌楸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编号Ⅰ、Ⅱ、Ⅲ。样木的基本情况见表1。采集方法参照GB/T1927-2009《木材物理力学试材采集方法》进行。在1.3 m~3.3 m、5.3 m~7.3 m与9.3 m~11.3 m处,各锯取2 m长作为标准木段,测定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表1 样木的生长基本情况

2.2 试验方法

试验试件制取按照国家标准GB/T 1929—2009《木材物理力学试件锯解及试样截取方法》中的规定。木材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测试依据国家标准GB/T1932~942-2009《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进行。物理性质测定指标主要是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湿胀率与干缩性;力学性能测试指标包括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木材硬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其中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硬度测试是在SANS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所有试件均在高低交变湿热试验箱中调整至12%含水率后测试,以免木材含水率对其物理力学性质造成较大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鹅掌楸木材的物理性质

3.1.1 木材密度

木材密度是木材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木材的致密程度,与其自身生长特性以及外界生长环境(气候、林分密度、地理因素等)存在密切相关性。通过对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密度测定分析,由表2可知,鹅掌楸天然林木的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352 g·cm-3,变异系数为10..74%;全干密度为0.396 g·cm-3,变异系数为11.70%;气干密度为0.558 g·cm-3,变异系数为32.47%。其中基本密度和全干密度的变异较小,而气干密度的变异较大。鹅掌楸木材的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均小于同科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基本密度为0.579 g·cm-3、气干密度为0.708 g·cm-3)[6],也低于闽楠天然林(气干密度为0.721 g·cm-3)[7],同时小于贵州省鹅掌楸天然林(基本密度为0.453 g·cm-3、气干密度为0.557 g·cm-3)[8]。根据木材材性分级标准规定可知,鹅掌楸木材属于轻度(基本密度0.31 g·cm-3~0.45 g·cm-3)至中等密度水平(气干密度0.55 g·cm-3~0.75 g·cm-3),但气干密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该木材的密度分散程度较大,均匀性降低,木材加工难度有所增加。

3.1.2 木材干缩性与湿胀性

干缩湿胀是木材的固有性质,是木材利用的中一大缺陷。干缩湿胀的发生会引起木材尺寸的变化,而当沿各方向的干缩或湿胀不均匀时,就会引起开裂和变形的产生,从而影响木材制品的利用。了解木材的干缩湿胀性及其规律,在木材加工、利用上有很重要的意义。木材干缩湿胀的大小一般通过干缩率和湿胀率来表示。

通过对木材的干缩性和湿胀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径向、弦向和体积的气干干缩率分别是2.88 %、4.12%和7.21 %,体积气干干缩率的变异系数为25.03%;其全干干缩率分别为5.12 %、7.03%和12.54 %,体积全干干缩率的变异系数为15.73%。从全干状态到气干状态,木材的径向、弦向和体积湿胀率分别为1.83%、2.58%和4.54%;从气干状态到吸水饱和状态时,木材的径向、弦向和体积湿胀率分别为4.65 %、6.93%和12.41%。表明鹅掌楸木材的湿胀性从全干状态到气干状态表现较好,而从气干到吸水饱和时表现较差。 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干缩湿胀性比观光木人工林要大[9],说明鹅掌楸木材稳定性不如观光木。

表2 鹅掌楸木材物理性质均值及变异统计结果

3.1.3 鹅掌楸木材物理性质的垂直变异

通过对鹅掌楸树干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木材密度和干缩湿胀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与基本密度在垂直方向均存在上部>中部>下部的特性(见表3)。木材径向的气干干缩率与全干干缩率在树干垂直方向有中部>上部>下部的规律,而木材弦向干缩率与体积干缩率同时存在上部>下部>中部的规律(见表4);木材径向、弦向与体积湿胀率由全干到气干状态时,同时存在上部>中部>下部的特性;而木材当由气干状态到吸水饱和时,径向湿胀率存在中部>上部>下部,弦向湿胀率存在上部>下部>中部,体积湿胀率存在上部>中部>下部的规律(见表4)。

对木材的密度、干缩性和湿胀性在树干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显著性F检验,结果表明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体积全干干缩率、体积湿胀率在树干垂直方向上(上部、中部、下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积气干干缩率在垂直方向上达到显著差异(p<0.05),说明鹅掌楸木材的物理性质在树干垂直方向上有显著差异。

表3 鹅掌楸木材密度性质垂直变异统计结果

表4鹅掌楸木材干缩性与湿胀性的垂直变异统计表

性状部位试样数气干干缩率(%)全干干缩率(%)气干湿胀率(%)吸水饱和时湿胀率(%)上902.8475.2482.0334.832径向中903.4965.7842.0285.517下902.5164.5481.4823.902上904.3297.6442.8467.662弦向中903.5676.0322.6236.035下904.2657.0742.2966.777上907.54213.3415.03413.571体积中906.77611.6954.81311.738下907.17112.2993.85511.689

3.2 鹅掌楸木材力学性质

3.2.1 鹅掌楸木材力学性质

作为建筑和结构用材,木材的抗压强度是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而顺纹抗压强度通常作为选择受压木材构件的依据。根据对鹅掌楸木材的力学性质的测定分析,由表5可知,鹅掌楸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34.7 MPa、53.22 MPa和5895.0 MPa,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19%、18.48%和16.44%,说明木材抗压性和抗弯性存在较大的变异。根据我国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分级表,可知鹅掌楸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属于2级(29.1 MPaMPa~44.0 MPa),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属于1级(抗弯强度≤54.0 MPa,抗弯弹性模量≤7.4 GPa)。

鹅掌楸木材的横面硬度、弦面硬度和径面硬度分别为3.49 kN,弦面2.55 kN和2.45 kN,横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根据木材物理力学5级标准,可知鹅掌楸木材的横面硬度属于2级(2.57 kN~4.00 kN)。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硬度低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硬度,同时也低于笔罗子木材的硬度[1-2]。鹅掌楸天然林木材属于硬度柔软,适于加工生产的原材料。

表5 鹅掌楸木材力学性质测定结果

3.2.2 鹅掌楸木材力学性质垂直变异

鹅掌楸木材力学性质垂直方向的测定结果表明(见表6),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横面硬度和径面硬度在树干垂直方向表现出上部>中部>下部的规律;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在垂直方向存在中部>上部>下部的规律;木材弦面硬度在垂直方向存在上部≥下部>中部的特点。差异显著性F值检验结果表明,木材的抗压性、抗弯性和横面硬度在树干上、中、下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说明各性状在不同部位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而弦面硬度和径面硬度在树干垂直方向的差异性不显著(见表7)。

表6 鹅掌楸木材力学性质垂直变异统计表

表7 鹅掌楸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方差分析

4 结论

鹅掌楸天然林木材密度属于轻量至中等水平,木材的基本密度为0.352 g·cm-3,全干密度为0.396 g·cm-3,气干密度为0.558 g·cm-3。木材径向、弦向和体积的气干干缩率分别是2.88 %、4.12%和7.21 %,全干干缩率分别为5.12 %、7.03%和12.54 %。从全干状态到气干状态,木材的径向、弦向和体积湿胀率分别为1.83%、2.58%和4.54%;从气干状态到吸水饱和状态时,其值分别为4.65 %、6.93%和12.41%。木材干燥过程较易发生干裂,其尺寸稳定性一般。

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与基本密度在垂直方向均存在上部>中部>下部;体积干缩率同时存在上部>下部>中部的规律;木材体积湿胀率均存在上部>中部>下部的规律。

鹅掌楸天然林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34.7 MPa、53.22 MPa和5895.0 MPa;其木材的横面、弦面和径面硬度分别为3.49 kN,弦面2.55 kN和2.45 kN。鹅掌楸的综合强度和硬度均属一般水平。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横面硬度和径面硬度在树干垂直方向表现出上部>中部>下部的规律。综合鹅掌楸木材的物理力学特性结果认为,鹅掌楸木质柔软、易于切削加工,干燥过程易发生变形,可用于细木装饰用材、胶合板原材料及建筑用材。

[1] 曹文,俞友明,童再康,等.笔罗子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5,(4):77~80.

[2] 陈奕良,林鹏,叶朝坤,等.伯乐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0,(5):20~23.

[3] 李斌,顾万春,夏良放,等.鹅掌楸种源材性遗传变异与选择[J].林业科学,2001,(2):42~50.

[4] 李建民,谢芳,封剑文,等.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省生长和材性的表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26~30.

[5] 吴淑芳,张留伟,蔡伟健,等.杂交鹅掌楸材性、纤维特性及制浆性能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1,(4):28~33.

[6] 林同龙.乐东拟单性木兰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04):381~384.

[7] 江香梅,肖复明,龚斌,等.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6):862~866.

[8] 贵州省林科所森工研究室.鹅掌楸木材物理力学性质[J].贵州林业科技,1979,(02):35~39.

[9] 韦鹏练,黄腾华,符韵林.观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6):221~225.

猜你喜欢
鹅掌楸天然林木材
遇见鹅掌楸
提高园林绿化新植苗木鹅掌楸成活率的策略思考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秋光里的鹅掌楸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数字说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