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018-03-21 01:59谢丽红钟文挺何玉亭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氮化肥有机肥

孙 娟,李 浩,谢丽红,钟文挺,何玉亭,杨 杰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施肥是作物增产最有效的途径,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为我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40%左右[1]。然而,长期偏施化肥会使土壤容重增加,田间持水量降低,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2],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量生产实践及理论研究表明,有机肥能有效培肥和改良土壤[3-5]。商品有机肥是有机质资源肥料化利用的产物,它既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又能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养分的再循环,对于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7]。

本研究以我国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发布为契机,通过探索成都平原不同商品有机肥用量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变化,为当地农业生产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地块概况

试验地位于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为灰棕潮大泥田,土层深厚,地力均一。试验前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容重分别为6.65、29.8g/kg、2.08g/kg、9.23mg/kg、76.9mg/kg、1.3g/cm3。

1.2 供试作物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为花香7号。

1.3 供试肥料

供试肥料为:商品有机肥(执行标准NY525-2012,有机质含量≥45%、养分含量≥5%)、氯钾型三元复合肥(15-15-15)、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氯化钾(K2O:60%)。

1.4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CK为空白不施肥,T1为常规施肥、T2为80%常规施肥,T3为80%常规施肥+商品有机肥1500kg/hm2,T4为80%常规施肥+商品有机肥3000kg/hm2,T5为80%常规施肥+商品有机肥4500kg/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于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进行。小区面积均为28m2(4m×7m),小区之间垄埂覆膜,间隔50cm。有机肥、磷肥均作基肥一次施用,钾肥分基肥、穗肥以5∶5比例等施,氮肥以6∶2∶2比例分别作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水稻窝行距20cm×30cm,每窝2株苗。各处理的其他管理措施一致,按当地常规进行。各处理具体施肥量见表1。

1.5 采样与计产

水稻成熟期采用单打单收方法进行收获计产。农化样各小区土壤样品均采用5点法采集0~20cm的耕层土壤,去除可见杂物,四分法保留1kg,自然风干后磨细,过1mm和0.25mm筛待测。在耕作层用环刀采样,用于容重测定。

1.6 检测项目与方法

1.6.1 检查项目 土壤pH,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1.6.2 检测方法 土壤pH采用电位法测定,容重测定采用环刀法,土壤有机质采用K2CrO4外加热法进行测定,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开氏定氮法,有效磷用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1.7 数据分析

本试验数据使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水稻产量

从图1看出,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较不施肥空白处理CK增产22.0%~24.6%,效果显著,表明施肥是增加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T1、T2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本试验中化肥减量20%并不影响水稻产量,这可能与当地常规施肥水平较高有关。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中,水稻平均产量排序为T4>T3>T5,可以看出,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增长率呈现先大后小的趋势,说明在化肥用量一定时,有机肥用量并非越多越好,这与陈贵[7]等研究结果一致。此外,配施有机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水稻产量无差异,这可能一是由于当地常规施肥水平较高,二是由于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试验期内其养分尚未完全释放,还需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探究。

图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 土壤肥力

2.2.1 土壤pH 表2表明,除处理T5外,其他各处理土壤pH较CK差异不明显。同时,该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pH逐渐增加,这说明配施有机肥对土壤pH具有一定缓冲作用。

2.2.2 容重 土壤容重直接影响着土壤水肥供应、通气状况及作物根系穿透阻力等因素,与土壤TN含量、AK含量、TP含量等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8],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从表2知,化肥减量20%处理T2、常规用量处理T1、空白处理CK相互之间土壤容重相当,无差异;化肥减量20%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容重排序为T4>T3>T5,均低于空白处理CK、单施化肥处理T1、T2,以T4处理土壤容重变化幅度最大,较T2处理显著降低7.58%。这说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容重,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的降幅先大后小。

2.2.3 有机质 由表2看出,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单施化肥T1、T2处理均有提升,但差异不明显。这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趋势。

2.2.4 养分含量 土壤不同养分含量可以用来评价土壤肥力,其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为主要养分评价指标[9]。

2.2.4.1 土壤全氮 从表2可知,相对CK处理而言,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T2处理有提升,而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全氮含量增长幅度越大。这表明,有机肥有提升土壤全氮含量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有机肥的施入带入氮源,另一方面是因为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协调了土壤C/N比,影响与土壤养分转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而促进氮素的释放[3]。

2.2.4.2 土壤有效磷 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显著增加(表2),但是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T3、T4、T5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T1、T2,这与向万胜等[10]认为有机物料的施入能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观点不一致,尚需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探究。

表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 小结

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两因素,在成都平原水稻生产中,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建议在化肥减量20%基础上,配施有机肥3000kg/hm2。

[1]石元亮,王玲莉,刘世彬,等.中国化学肥料发展及其对农业的作用[J].土壤学报,2008,45(5):852-864.

[2]高菊生,黄晶,董春华,等.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影响[J].土壤学报,2014(2):314-324.

[3]廖萍,汤军,黄山,等.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16-20.

[4]李明德,吴海勇,聂军,等.稻草及其循环利用后的有机废弃物还田效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7):3572-3579.

[5]赵军,李勇,冉炜,等.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39(4):594-602.

[6]谢国雄,王京文,张丹,等.商品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与农产品中何总金属积累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9):97-104.

[7]陈贵,赵国华,张红梅,等.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磷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1):92-97.

[8]裴忠雪,武燕,王琼,等.松嫩平原土壤孔隙指标与其他土壤指标的相关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2):134-138.

[9]周江明.不同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56-162.

[10]向万胜,黄敏,李学垣.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663-670.

[11]范钦桢,谢建昌.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钾素肥力的演变[J].土壤学报,2005,42(4):591-599.

猜你喜欢
全氮化肥有机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丰镇市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关系分析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黒垆土有机质和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