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鄂西北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十堰市、襄阳市高校为例

2018-03-21 12:17张朋刚朱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业者互联网+政策

张朋刚,朱磊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十堰 442002)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从2011-2015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来看,每年有30%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此情况下,党和政府已经把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在经济新常态下,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方案并提出“互联网+”的理念。随后国家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中国进入“创业者”的时代。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内众多高校也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所有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首次创业成功的比率是非常低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整体的创业成功率基本达到30%,而在创业大军中,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3%左右,只占到了成功创业企业的一成。从大学生创业低成功率来看,大学生创业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社会“双创”背景下,深入大学生的创业创新之路,总结优秀创业经验,有利于现有发展中的创业团队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给未来大学生创业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推动大学生创业,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开发。同时,十堰市、襄阳市作为鄂西北地区代表的城市又具有得天独厚的特产资源优势,两所城市的高校也代表了鄂西北地区的高校特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扶贫方面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任务,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充分利用特产资源,做好鄂西北地区(十堰市、襄阳市)扶贫开发是一个重大课题,有利于国家“精准扶贫”带动当地经济的进步,也有助于提升整个鄂西北地区的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的收入,促进社会长足发展。推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现代网络信息,系统查阅历年中国期刊网上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报纸,查阅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2.2 实地考察法

实地走访十堰市、襄阳市各高校创业实验中心创业大学生及高校创业指导老师和相关部门;走访十堰市、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当前大学生创业政策以及收集相关数据。

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结合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90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97.96%。

3 研究内容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创业人群中,被调查的大学生创业者中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比重较大,从图1可以看到男生比例占68.29%,是女性大学生创业者的两倍多,男性大学生创业者比女性大学生更具有创业意识和行动。

图1 创业大学生性别比例分布分析

在创业大学生的年级上分析(见图2),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中大二(41.46%)、大一年级(34.15%)的大学生创业者占绝大部分,大三(17.07%)和研究生(4.88%)创业占比重较小,而大四创业者占比重最小,占总人数的2.4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创业积极性较高,动机强,而高年级的学生在大学后期更注重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方面的考虑,就业比例偏低。

图2 创业大学生创业时期年级分布分析

在创业大学生的学科分类上可以看出,十堰、襄阳的理工类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较高,占到调查人数的65.85%(见图 3)。

图3 创业大学生学科分类占比分析

3.2 创业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理解及创业动机、创业方向分析

鄂西北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教育质量以及教育资源上面的差距,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也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创业政策的导向以及熟知程度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创业动机。

在调查中发现,十堰、襄阳两地大学生对国家及地方创业政策,尤其在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方面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见图4),43.9%的创业大学生对政策比较清楚,19.51%的大学生对政策很清楚,不存在对创业不了解的情况。

图4 创业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理解程度分析

在创业动机上面,通过调查发现41.46%的创业大学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自己未来做好准备,其次是26.83%的创业大学生是为了个人的兴趣,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这两个是当前十堰、襄阳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而非是单纯的为了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经济收入动机排在第三位(见图5)。

在大学生创业方向的选择上,调查发现53.66%的大学生是选择互联网相关的企业方向,这与当前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相一致,其次是比较简单的开店、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等企业方向(见图6)。

3.3 创业大学生如何处理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分析

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势必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自身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在前期的访问中,一部分学生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有3%的学生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人群是担心他们的学业成绩,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在平时的学习成绩中得优的约占22%,得良的约占46%,成绩在中等的约占30%,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成绩为不及格(见图7)。由此可见,大多大学生创业者都可以在创业时兼顾自己的学习,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可以在学习之余增长自己的个人经验。

图7 创业大学生创业期间学习成绩分析

3.4 创业大学生对创业现状的满意及后期规划调查

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在尝到创业带来的好处后,对创业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针对是否满意当前创业现状时发现(见图8),满意的占比为7.32%,基本满意为26.83%,不满意的占到65.85%,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创业大学生不满意的往往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企业运营、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开拓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问题也恰恰说明了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图5 创业大学生创业动机选择分析

图6 创业大学生创业方向选择分析

图8 创业大学生对创业现状的满意度调查

尽管对创业现状的满意度较低,那么在对他们调查以后创业打算的时候(见图9),发现放弃继续创业的大约在14%,继续创业的占63.41%,也说明创业大学生对创业持有一定的热情和专注度,在创业失败后可以及时转型,继续自己的学业学习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3.5 创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分析

图9 创业大学生对后期是否继续创业态度调查

创业大学生在完成自身学业的同时也面对繁琐的创业工作,不断的接触社会,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在调查中发现,经验不足占诸多问题之首,占到60.98%(见图10),其次是缺乏创业资金,占58.54%,对创业方向迷茫排在第三位,占56.1%,对创业政策了解较少、专业知识难以发挥、缺乏人脉关系和缺乏人才依次排在4~7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鄂西北地方高校大学生男生创业比例高于女生,而在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积极性高于其他学科;大一、大二学生创业人数比例高于高年级;对创业政策了解较好,创业动机端正,不仅仅着眼于经济收入;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大学生创业方向倾向于互联网相关行业,其次是文化类产业也较为积极;创业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较为看重,在创业的同时也兼顾了自己的学业,关系处理较好,但是对当前的创业现状较为不满意,后期的创业动力较强,目标较为清晰;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如资金缺乏、专业知识没有较好得到发挥、缺乏一定的企业运营相关知识和经验等问题。

图10 创业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4.2 建议

4.2.1 国家层面

(1)要增强相关支持政策的全面性,要增强扶持政策的执行力,避免开“空头支票”,要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并有效地执行,使大学生创业者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政策的支持;社会与企业应当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放低准入门槛,对他们进行支持与鼓励,在资金上面对于那些有潜力的创业者积极进行扶持;各种公共的创业基地应当积极吸纳创业大学生的加入,使他们可以在优良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下专心于自己的创业。

(2)改善宏观调控环境。目前社会上相关政府部门在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方面已经出台了各类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好的支持环境,但是目前这些政策的实施还存在问题,这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做好监督和调整,让政策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为大学生创业者服务。

(3)设置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业资金匮乏是创业困难之一。学校和社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通过比赛的形式来给那些有好的创业项目或创新的创业思维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者顺利创业,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创业成功的创业者也可以提供创业基金为其他的创业者提供资金帮扶。

4.2.2 学校层面

(1)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学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将会大大的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从而推动大学生创业,带动大众创业。

(2)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创业宣传。广大高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创业成功者和企业的例子,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念,营造创业氛围,提倡创业精神;二是要建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创业交流平台。

(3)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不仅要从宏观上对我国的创业环境、创业政策等方面讲授,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展特定的、有实用价值的指导,比如,工商注册、税务申报、市场运营、企业管理方面的细化的指导,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更加实用和迫切所需的。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4.2.3 个人层面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知识广度与深度,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

在创业选择上要做好创业项目的评估,选准创业方向,并及时咨询相关创业部门,给予一定的指导,全面了解各种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管理知识,构建合理的创业团队。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EB/OL].http://www.farmer.com.cn/ywzt/jjfp/bj/201508/t20150826_1137478.htm.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鲍春雷.中国青年创业现状调查报告——创业政策与服务的调查分析[J].中国劳动,2017(8):55-60.

[3]张则瑾,万劲波.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4):349-353.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鲍春雷.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青年创业跟踪调查与分析[J].中国劳动,2017(5):48-54.

[5]刘新庚,尹国杰,姜向林.湖南青年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2):68-73.

[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鲍春雷.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青年创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劳动,2017(4):4-10.

[7]陈春敏.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在校大学生的视角[J].北京青年研究,2017,26(2):56-61.

[8]黎云,刘志纯.城市型大学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实证分析——以江汉大学25届59名创业毕业生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5):34-40.

[9]李亚员.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7,38(2):65-72.

猜你喜欢
创业者互联网+政策
政策
政策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助企政策
政策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