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进展分析①

2018-03-22 02:16牛善栋
土壤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文耕地补偿

牛善栋,吕 晓*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进展分析①

牛善栋1,2,吕 晓1,2*

(1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2 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4)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归纳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对推动中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的系统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5—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中文文献,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主要特征及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相关文献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已初步形成,但核心期刊载文量不多,学术水平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仍处于理论分析和方法初探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不足,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实证研究空间分布不均衡,研究尺度与空间范围分布不协调;补偿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还未形成一致意见。最后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内容进行了展望。

耕地保护补偿;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文献计量

保护耕地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然而,耕地利用与保护具有外部性,且在比较利益影响下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强劲,如何缓解区域平衡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最大限度地释放耕地非农化压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耕地保护补偿作为解决耕地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3],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四川、广东等多地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补偿问题。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专门段落论及“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明确指出“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从“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两个方面专门章节论述“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为进一步在全国层面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供了具体指引。

从已掌握的文献来看,我国关于耕地保护补偿的研究内容多基于耕地保护补偿的内涵,聚焦于耕地非市场价值测度、耕地保护综合价值重建及测算、耕地保护外部性与区域经济补偿、补偿标准的测算、补偿模式及效应、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4-5]。同时,关于基本农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展开[6]。研究视角上涉及了基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户、机会成本、耕地价值与耕地发展权等[7-8]。研究范围多为县级层面的区际补偿和区内补偿,而全国层面的较大尺度研究相对较少[9]。此外,有些地方基于区际补偿和农户补偿两方面展开耕地保护补偿实践[10],典型区域如广东省东莞市和佛山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和闵行区、江苏省苏州市、四川省成都市及浙江省嘉兴市等,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为了系统分析我国耕地保护补偿的研究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中文文献,梳理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发展脉络,揭示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研究重点、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献来源为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篇名”=“耕地”)或(“篇名”=“农田”)+(“主题”=“补偿”)对1985年至2016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对初步的检索结果结合“关键词”、“摘要”等其他检索项分析筛选获得耕地补偿研究的论文成果数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39篇。

1.2 文献处理

文献计量分析法是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托,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来定量描述、评价有关文献信息,分析各种问题,并预测学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1]。首先,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把有关文献进行初步整理,通过文献篇名对内容进行甄别,去掉所有的短讯、简报等文献,获取有效文献409篇;其次,泛读期刊文献、会议论文、博硕士学位论文,分析研究的文献数量变化;同时,在文献精读的基础上,将207篇核心期刊论文、24篇学术会议论文、67篇硕士学位论文、21篇博士学位论文,从核心期刊数量、作者发文情况、主要发文机构等情况对文献进行分析,并根据内容主题特征、实证研究的空间分布、研究尺度与范围变化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研究内容进展进行分析。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由图1可见,2003年以前相关的中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均未出现,且2004年以后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显示我国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日趋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2006年以来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期刊论文在2004年仅1篇,但2006年后开始快速增加,2010年提高到40篇,此后基本能维持在35篇左右,年均发表23篇。会议论文从2006年至今维持年均3篇的水平。硕士学位论文相对较多,2005年发表第一篇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之后逐渐增多,2009年以来维持在年均9篇左右。相比较而言,博士学位论文较少,共21篇,2006年至今,年均2篇。

图1 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

2.2 核心期刊分析

根据检索结果,按发文量对刊物进行排序,显示出207篇核心期刊论文分布在70种核心期刊上,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核心期刊(表1)总共载文94篇,占期刊文献总数的30.6%。其中《中国土地科学》的篇数最多,共23篇,占核心期刊总数的11.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占比为9.7%;《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农业现代化研究》分别占比5.3%、5.3%、3.9%;《农村经济》、《资源开发与市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均4篇,合计占比5.7%。可见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学术水平总体不高,现有研究主要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定性描述,而未对其运作机理展开细致的研究。总体看来,尽管核心期刊论文占耕地保护补偿相关研究的论文总量比例较大,但载文的绝对量较小。

2.3 作者分布情况

根据普莱斯定律,当核心作者撰写的论文数量达到总论文数的一半,核心作者群才算形成。根据公式= 0.749(max)1/2,为论文篇数,发表论文数在以上的称为核心著者,max为统计年段内最高产的作者的发文量[12]。本文中以第一作者发文量最多为12篇,则max= 12,得出= 2.59,取最大整数为2。因此,发表文献在2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本文视为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文献的核心作者。发表耕地保护补偿研究论文的作者总共有383名,2篇及以上的有57名,即为核心作者(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量居前10的核心作者见表2),占作者总数的14.9%。根据统计结果,核心作者总共发文197篇,占总篇数的51.4%。可见,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已经初步形成。

表1 载文量居前10的核心期刊分布

表2 发文量居前10 的作者分布及被引情况

猜你喜欢
发文耕地补偿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解读补偿心理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