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8-03-22 11:49王阿果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教学应用高中生物

摘 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新课改的深入,促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把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相结合成为了未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依然不够成熟,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和如何提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率进行了简要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育理念较过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混合式学习被提出后,因其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是将面对面传统学习与在线网络学习相结合,在继承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的同时,还利用网络化学习来协助学生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摆脱了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要求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所以在课堂合理应用混合式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

一、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最开始是源于网络学习,是指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生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把网络学习和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简单地说就是混合式学习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流程,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来展开教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混合式学习的关键是如何混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的融合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各种学习特点,以教学理论为基础,抓住各个要素的关键点,来凸显混合式学习的优势,优化教学效率。平衡与适度是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既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传统教学,也不能过多依赖于网络学习而导致系统性不足。

二、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混合式学习是以多种学习理论为基础,来指导混合学习策略,来满足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的要求,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动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及虚实交融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混合式学习以建立起“一站式”的学习平台为目标,通过整合互联网上各种学习资源,由相关专业教师精心设计的在线学习课程,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互相结合,让教师们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分享学习经验,积累整合各方面的学习资料,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体系化、体系知识数字化、数字知识内在化。它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从教学内容出发,以培养学生技能和实际运用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展开。以小组学习来贯彻合作理念,结合传统与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实现无缝对接。

三、 混合式学习的方式

1. 学习方式的混合

混合式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科学地将不同的各种学习方式混合起来。教师在生物课堂上用生动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举办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层次,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由于高中生物知识中很多都是在生活中能够感受观测到的,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有心地去观察生物、在阅览室和互联网中丰富自己的生物知识,能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社会自然现象。挖掘生物知识的内在,拓展生物领域知识。

2. 学习环境的混合

学习环境指学生不仅要在课堂环境中学习,还需要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到各种生物实践活动中,体验各种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采用电子课件形式投放教学内容,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全身心投入到生物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寻找图片材料、收集有关信息、设置思考题、实际操作测试、实验模拟等活动,大大提高课堂互动指数.促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高效。

例如在讲人教版高中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作用》这一课时,许多内容都可以从日常生活观察到,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酶不仅在自然界中有所体现,现在很多产品的生产也是利用了酶的特性,如化妆品的生产、生物发酵技术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让这些贴近生活的现象来解释酶的作用,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留意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的体现,大大提升了学习主观能动性。

3. 教学资源的混合

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呈现了多样性特征。虽然生物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为了学生获取更有效的信息,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选择出与教学内容关联度较大的信息资料,并以知识体系结构化来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给学生传授最精炼的知识。通过消化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生物知识的本质,进一步丰富了感知系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的认知深度。

教师必须对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来延伸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的宽度。例如在讲高中生物人教版《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知识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和群落等相关视频资料,以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生物具有哪些生命活动特征,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来引导学生掌握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教学课堂上播放多媒体资料,可以立马活跃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热烈的课堂讨论,教师指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四、 结束语

综合而言,混合式学习迎合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如何能更好的使用混合式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教师们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来不断完善混合式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英水.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6,32(6):8-10.

[2]陈飞,孟现兵.整合突破,奋勇前进—混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104):150-150.

作者简介:

王阿果,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教学应用高中生物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