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化教学的运用分析

2018-03-23 10:58何金朵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科学运用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此阶段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扩展,并积极培养其学习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发现能力与思考能力。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要积极采用问题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一些一般性质的科学现象,在问题意识之上建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化教学;运用

一、 前言

科学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对世界的认识更深刻,此时,通过有效的科学学科学习,可以有效加深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科学素养。在科学学科具体教学当中,通过运用问题化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意识并促使学生提高思考能力。

二、 问题化教学的概述

问题化教学主要是指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巧妙的创设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老师引导与启发当中,推动学生积极利用自身已知的知识内容对新的应用原则与规律进行概括。在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培养了自身的问题意识,促使新知识的有效获得,并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科学教材当中,内容一般都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积极运用问题化教学方式,对学生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促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当中可以有效的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实现良好的结合,并从中实现自身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初中科学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

三、 初中科学教学当中问题化教学的运用

1.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运用问题化教学

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主要的理念就是促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老师在进行科学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生活与经验,创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相关科学问题,促使学生在极具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当中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八年级下册有一个教学内容是“各种各样的土壤”,学生们在接触到具体内容之前,由于自身认知能力有限,觉得土壤都是一样的颜色,在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土壤?”之后,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与探索欲望,此时,老师可以利用相关透明器具当中盛放的各种土壤,并向同学们展示层次分明的土壤标本,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土壤图片进行播放,促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对各种土壤进行认识,并积极学习当中包含的各种科学知识,对自己脑海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与思考。

2. 在文学作品当中运用问题化教学

科学现象存在于各种各样的事物当中,在很多文学作品当中也蕴含着多种科学现象的描述,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要通过对文学作品当中科学现象相关的名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比如在“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一内容的教学当中,科学老师可以借助“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古文名句对学生进行提问,促使学生了解环境因素能够对生物造成怎样的影响。通过创设这样具有文艺气息的问题情境,在此时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与学习欲望的同时,还有效促使学生文学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3. 在活动观察当中运用问题化教学

科学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在进行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当中积极发现科学问题,老师及时予以引导与启发,促使将科学教材当中涉及到的知识体现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问题意识与探究思维的有效培养。比如在教材当中《水的利用与保护》这一内容讲解过程中,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学校附近的各种水源情况,并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回归到课堂之后,先用分组的形式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小组当中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比如水资源为什么会减少,怎样保护水资源等问题,在观察活动以及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时建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注意节约用水。

4. 在科学实验当中运用问题化教学

科学教学内容科学性较强,一些科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对于相关内容,老师可以在具体的实验演示当中实现相关科学内容的有效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科学包含的各种奥妙,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玻璃棒,在棒头沾上几滴浓硫酸,同时少量的沾上一些高锰酸钾的粉末,将棒头接触到酒精灯的灯芯,在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粉进行反应之后有热量产生,并在热量作用下点燃灯芯。在这样的实验之下,老师进行问题的设置“酒精灯为什么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也能被点燃?”,在这样的问题情境当中充分调动学生对相关现象的探索与好奇,充分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建立探究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 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化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积极运用问题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问题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老师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之后,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发现与探究,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科学教学中包含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自身的已有认知具有相关连性,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充分結合学生目前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与要讲解的新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创设相关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当中包含的隐性知识能够积极的发掘与思考。

五、 结束语

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积极运用问题化教学,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利用相关的文学作品,组织实践观察活动与相关的科学实验等对学生进行问题化教学,促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开发创新性思维,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使科学教学水平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研究为例[J].学周刊,2015(2):29-31.

[2]陈娇阳.初中科学教育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路径思考[J].才智,2016(6):122.

作者简介:

何金朵,浙江省义乌市,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化教学初中科学运用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堂的“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