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学习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3 10:58许春燕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通过采用协作式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团结协作,更好的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协作式学习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如下论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协作式学习模式;应用策略

一、 前言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当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协作式学习模式,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能够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协作式学习模式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采用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掌握教学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使用协作式学习模式,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式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二、 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机制

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协作式学习模式,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机制,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故此,教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机制,方法如下: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与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协作式学习模式,要优先考虑小组成员的组成方式。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行为特点,将班级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从而确定小组成员的人数。协作式学习的小组成员人数应为6~8人,小组人数过少,学生无法有效开展协作式讨论,而小组人数过多,不便于教师进行管理。故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协作式学习模式的作用。

其次,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教师在完成学生分组后,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将小组学习的责任分配给各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了解自身要做的事情,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展开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最后,教师要提高协作式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协作式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协作讨论中发挥自身的实际水平,从而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可以有效提高协作式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

三、 激发学生协作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纪,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根据小学生学习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协作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协作式学习的各个细节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发表自身的看法与见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逐渐产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协作式学习模式,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掌握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协作式学习模式,会增加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

四、 丰富课堂协作学习的多样化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题目多属于多解题型,教师在使用协作式学习模式时,应当丰富课堂的多样化學习内容。教师根据课堂授课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在协作小组中有的学生会快速的解出答案,而有的学生却无法解答问题。故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使小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个人的能力,通过协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善数学课堂的乏味性,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的多样化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协作式学习模式掌握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协作式学习模式的教学作用。

五、 加强教师在协作学习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协作式学习模式,要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可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在协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进行自主讨论时,能够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探讨,避免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出现偏离主题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协作学习的进度,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带领学生解决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继续进行协作探讨。教师通过在协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可以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六、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协作式学习模式,教师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机制,激发学生协作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丰富课堂协作学习的多样化内容,加强教师在协作学习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确保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仇虹云.小组协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91):77.

[2]周从和.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好家长,2015(43):45.

[3]戴良美.协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5(06):138-139.

作者简介:

许春燕,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的策略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试论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党建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