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模式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8-03-26 07:14钟顺民
求知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高中政治教学

钟顺民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所致。为了加快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建立,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掌握必备的政治知识,文章从学生现状出发,探寻新的“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全面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单向知识传授,学生在课堂上被迫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展示主要以教师板书或是课件的方式呈现,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理解,课堂的活跃度、效率无法得到保障。在知识的巩固学习上,教师往往布置大量书面及背诵作业,让学生在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记忆中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学生不能在课堂上理解的问题,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完成课后任务,这种方法无法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真正的理解。

2.传统思想观念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影响

学校、教师及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迫于升学的压力,普遍对政治学科存在不重视的心理。学校往往压缩高中政治课程课时,导致教师难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缺乏翔实生动的实例展示,只向学生传授教材上表面、基础的知识,既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又在一定限度上限制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及深度。

3.政治课程课堂内容亟待发展完善

教师在教学中普遍缺乏相关案例的讲解,甚至对课本基础知识也没有做到进一步讲解。这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高中政治基础知识形成理解,只完成了机械的记忆,影响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制约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延伸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课堂形式上,课堂缺少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模式。学生同教师交流讨论的时间少,教师无法全面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则无法向教师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见解。

二、“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教育模式的特色

“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提倡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教育模式中课上进行的知识教授环节转到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将传统课堂中课后进行的作业巩固环节转到课上教学过程中完成。这种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视频的方式完成知识自学,课堂环节以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及知识困惑、师生交流自学疑点为主。在高效的课堂学习时间中,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答疑解惑的即时性得到保障,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大大提高。

2.构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模型

“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将有效课堂时间做了很大调整,這要求教师做好针对性、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将知识学习吸收以学生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自学工作。在正式课堂前,教师应对学生课前自学的程度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探究问题,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开展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这一课内容时,我先提出以下问题:①中美、中俄关系如何?②中美关系出现亲疏冷热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将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究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参加实验活动,对教材知识进一步理解。在实验结束后,教师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在同他人介绍小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

“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这种新型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对教育工作者开展引导工作和针对性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通过增加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及师生交流互动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创新的“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蒋际军.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33).

[2]王 宏.问题导向型合作学习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高中政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