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2018-03-26 08:25曹继娟
求知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

曹继娟

关键词: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构成

1.专业基本能力

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主要由专业基本能力、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创新能力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专业基本能力是学生从事经济统计学相关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在经济统计学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技术方面。专业基本能力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具备相对稳定的特点,对于学生今后的技能提高、转岗等都能够提供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平台,满足人才发展的要求。经济统计学专业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能力培養方面必须严格要求其系统全面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框架以及相关的技术技能,以便可以在数据统计工具的辅助之下统计与分析现实当中的各项经济类问题,强化经济咨询与管理素质。

2.职业岗位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往往是由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岗位的性质、标准、工具、对象等特征决定的,是学生满足岗位需要必须具备的适应岗位各项工作处理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会因为岗位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这一方面看,职业岗位能力有着可变性和多样性的突出特点,所以在能力培养方面也需要提高针对性。经济统计学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除了要重视专业基本功能力的锻炼,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发展学生在经管领域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为学生适应今后自己的职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业创新能力

专业创新能力是对前两种能力的升华,同时也是学生在具备了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之后,根据职业岗位发展变化的有关规律,根据所从事具体工作的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主动更新和发展的能力。专业创新能力不同于传统实践能力,其是对传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需要与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相互整合,为学生专业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经济统计学专业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统计人才的重要责任,学生必须在具备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位岗位能力后进行实践素质的进一步深化,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提出强化工作质量的方案,向真正的应用型人才迈进。

二、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1.革新教育观念,健全考核方法

为培养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教师必须从根本上革新教学理念,敢于打破常规,关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始终要坚持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根本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当中迸发更大的热情。经济统计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处理,教师要有效设计和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课题。除此以外,教师要注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来革新考核方式,不能完全按照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估他们的能力,而是要进一步扩大考核范围,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情感态度、课堂参与度、调查分析过程、理论理解能力、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从客观和全面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疏漏与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优化方案。

2.强化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

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具备课程支持,还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大胆变革,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有效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开展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第二,在理论以及实践技能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统计学方法的识别和应用能力,专门就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在教学当中引入真实案例,围绕社会经济热点实施案例教学;有效拓展和优化统计实验,指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方法结合起来。第三,课程方法改革要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科学运用互动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实践训练,不断完善立体化教学载体。

3.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实践平台,也为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投入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需要将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有力载体,强化对学生的竞赛指导,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就经济统计学专业而言,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调查分析竞赛等都是与学科教育相适应的竞赛活动,通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竞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经验,让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这些都是他们未来从事有关职业的宝贵财富。另外,教师要积极激励学生参加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引导学生投入到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和创新当中,当然就是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

4.加强校企联合,完善实践体系

校企联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经之路。就目前而言,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拓宽,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度与广度的合作,避免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第一,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内实训实验室当中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而在实训实验室当中必须配备专门的设施,完善各项软硬件条件,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在实训室当中亲身实验,积累和掌握实践技巧。第二,有效利用校企合作的丰富资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扩大学生的实习规模,为学生提供稳定的社会实践以及实习场地。另外,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深入到企业当中了解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深化学生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要求。

三、结语

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工作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根本切入点,为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经济统计学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服务。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学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就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完善考核方法,积极推进实践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实践参与平台,完善校企合作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实践综合素质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健全的经济统计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海波,黄世祥.统计学专业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方式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4(24):66-68.

[2]曹启琴.解析如何加强统计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J].时代金融,2016(33):300.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培养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