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事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原因和对策

2018-03-28 10:57顾文庆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体育

顾文庆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作用,但是,达到理想目标的前提,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预防措施,从源头预防安全隐患,准备完善的应急措施,以备不时之需,总之,及时查找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才能及时地制止,制定出完备的对策,保证学生的安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

1.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方面对于学生的安全管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制度落后,造成体育教学混乱,为伤害事故的发生埋下祸根,甚至有一些小学将体育管理制度置之不理,只是象征性地制定,以备上级检查,体育設施的陈旧、老化是常态,体育器材短缺,甚至是损坏、待修理、没有专门的存放地点、体育场杂草丛生等等,这些现象都导致体育教学中存在伤害事故的隐患,例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做双杠练习时,因为双杠有些陈旧,螺丝松动,在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单杠一段突然下滑,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果学校安排固定人员按时检查器材状态,及时更换老旧的器材,像这种事故的状态就很容易避免,减少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2.学校的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社会资助以及学校自筹三个方面,但是小学的体育经费大多来源于政府的拨款,来源的单一使它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小学体育经费主要是用来购买体育器材、维修陈旧的器材以及定期组织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比赛等,一些小学的教育经费中体育经费这一项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常常被其他项目占用,造成体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存在着安全隐患。小学体育教学经费的不足和被占用,使教学的器材得不到补充,老化的器材不能及时得到维修和更新,学校的体育场更是常年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体育教师面对这种状况,也只能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教学,而这种现象又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像这种由于经费的不足,使体育器材、场地没有达到应有标准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小学的安全事故也因此而发生的,例如,某省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踢足球时,由于足球架突然翻倒,造成正在守门的同学头部受伤,像这种现象在很多设施不完善的学校每天都在上演,因此,教育部门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这一现象,政府部门加大对教育的拨款与监督力度,做到专款专用,使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3.缺乏安全知识教育和伤害事故的分析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对校园安全事故重视起来,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问题尤为关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大多形式化,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举办的安全讲座少之又少,一些小学甚至没有对发放的安全教育书进行讲解,缺乏基本的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尚在发育阶段,对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不高,防范能力差,所以,教育部门必须制定具体的安全教育政策,落实到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去,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具有基本的安全教育意识,例如,一到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从基本的身体活动入手,学习健身的方法,掌握最基本的保护技能;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学习健身的安全常识和部分生存技能与方法,尝试合作与帮助,明白健身、保健和安全所必备的常识。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每一个小学都出现过,但是大部分小学在发生伤害事故后,没有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更没有制定出预防措施与应对机制,使这种现象进入一个死循环,因此,查找出这类现象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后此类现象的发生,既是学校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我们教育应有的表现。

4.教师基本素养问题

小学体育教师按照招收标准应该是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更高学历,但是兼职体育教师的现象在小学教学中却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农村小学,许多体育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教学能力薄弱,安全意识不强,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专业性了解,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些都为以后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例如,准备活动的不充分使学生在运动时很容易受伤等等。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防范

1.加强体育安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

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安全讲座,普及基本的安全知识,引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也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防身动作,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加大小学体育经费投入,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

小学不能光依靠政府的拨款,还要积极去进行自筹,吸收社会各界的投资与资助,并且在得到体育经费时,安排监管人员进行监督,确保经费的专款专用。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定期维修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减少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为小学生的体育课程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

3.完善体育管理制度,区别对待特异体质学生

小学生的防范意识薄弱,自我认知能力较差,有时候并不能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先了解学生的健康档案,清楚地掌握哪些学生不能做哪些运动,还有一些有疾病的同学,是否能剧烈运动,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将这些同学给予恰当的安排,既避免了学生自身的尴尬,保障了学生健康,也促进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

4.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小学中大多是兼职体育教师,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势在必行,安排体育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进行课程突击检查,定期安排体育教师去别的学校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使体育教学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在预防小学体育教学的伤害事故上,学校应该肩负起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对老化的器材及时维修、更换,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熏陶,提高安全防患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同时,体育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定期接受培训,更专业地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将伤害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使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西山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体育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