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8-03-28 10:57马丽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材思维

马丽杰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材发展不同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进行教学创新。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科技革命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时代,而人才的发展成为影响科技的最重要因素。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小学科学教育在整个时代大环境下占据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重视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发展不同的创新思维

我国一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就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其中创新能力更加重要。众所周知,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只有有了创新思维,才会促使我们产生创新的行动。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待同一个问题进行增加宽度广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探求同一个问题的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思维特长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比如教学《放大镜下的晶体》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思维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且放下教师的架子,在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前提下,本着支持帮助和合作的态度,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通过科学的概括探求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并且坚持“无错原则”,多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和设想的目的,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品读教材,优化处理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中必须使用的教材,教师应该进行合适的处理,避免一味照本宣科。首先,通过多次阅读教材并且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确定好教学内容,明确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及其在各个章节的分布情况,并深入研究各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其次,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明确教材内部的知识体系逻辑以及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再者,通过多次阅读教材,将教材的知识的结构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认知,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自身对于教材的理解,在实际的教学讲解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关注优秀教材,最根本的就是抓住重点,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重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便是运用符合学生特点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教学过程中要有教师的创新思维。就拿科学课来讲,最为复杂繁多的便是自然或者人为的一些现象。然而这么繁多的现象根本不可能通过一本小学教材简单表示出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中已经存在的内容,更多地学会创新为学生搭好“脚手架”,实现知识的有效过渡,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新知识时产生的大跨越高难度的问题。举个例子,在教《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前教师应当准备好恰当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观察到空气如何受热上升,即热空气比冷空气要轻的道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思考,通过为学生创造悬念来激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总而言之,简单的教科书难以完全满足实际教学过程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扩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满足更高的教学需求。

三、利用现代科技,引导学生创新

1.教师要善于使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诸如多媒体课件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课件中展示不同的创新问题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自觉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科学问题,通过言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事物或者现象的特征,从不同的观察点出发,用自身独特的语言发表自身的看法。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放开学生的手,要将自身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重点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放飞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敢发表自身的观点,让学生可以得到创造性思维后的愉快情感的机会。

2.灵活运用辅助手段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辅助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设立出问题产生的情境。比如让学生拓印一片树叶。在学生觀察完树叶并自己找出合适的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印叶子过程的展示。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合理的互动,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在学生展示完自身创新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同学评价这种方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本人不仅成为学生的良师,还可以成为学生的益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自主自觉自动地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通过精读教材做到把握教材并优化内容,最后还要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到科学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努力做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缙云县紫薇小学 浙江】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