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情趣

2018-03-28 10:57范永贵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民币足球生活化

范永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

数学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积极革新。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授业者的小学数学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还生活化数学的本来面目,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将生活化数学呈现在学生面前。

一、 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铃一响,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进入兴奋的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出发,正好学校附近的欧尚超市开业了,而三年级正准备开展足球比赛,因此我创设了一个学生常见的购物情景,拍了超市足球购物区场景,在课堂上播放,有效地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买一个足球128元,买2个足球呢?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28x2=256(元)。接着又问,买12个足球呢?学生很快回答出算式128x12,可是有一位学生开始疑惑了,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没学过128乘12。”师问:“那怎么办呢?你能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決吗?”这时学生们开始思考了,很快有学生举起了小手说:“可以先算10个足球1280元,大概是1300元左右吧!”

由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为后面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教学效果明显。这种运用随机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内容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能真正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作用也很大,同时激发了学生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材中的内容,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活气息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但由于地区的差异,教材中的内容无法将所有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及时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自己学生生活的题材去代替教材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对熟悉的内容会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例如,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我用课件出示一张学生家长发朋友圈拍的过年的场景图,引出长辈发压岁钱的情景,接着又出示了学生熟悉的100元正面和反面图的课件,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出示的这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辨认100元钱的方法,有的说是看这张纸币上的汉字,有的说是看数字,等等,学生说完后教师做一下说明:“壹”就是“1”的大写。接着总结一下刚才学生发表的意见,并补充完整:“钱上的数字、汉字以及汉语拼音,他们都能告诉我们它的面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学生最熟悉的人民币就是100元了,所以在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我不再按照课本的要求,而是创新,让学生从拍摄的过年发压岁钱这一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场景引入,探究、唤醒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

三、创设情境活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将学生熟悉的有关数学的生活内容带到课堂中,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活泼、生动,充满生活的气息。例如,执教完《认识人民币》时,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1分、2分、5分、2角这些小面值人民币在生活中很少使用,PPT出示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说说有什么发现?追问: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都和1、2、5有关呢?这里有什么奥秘?追问:你知道“微信红包”吗?过年时有同学收过这样的压岁钱吗?这些钱你能看到吗?它在哪儿呢?我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开始思考了,一个个疑惑的表情就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课后探究。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课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处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时代,在享用知识的同时,也肩负使命。时代需要我们能够开发视野、善于发现、学会学习、不断创新。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紧跟时代的节拍,不断探究,获取新知。

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习题,使课堂练习生活化

学以致用,往往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很高,但面对习题,学生的兴趣就大打折扣了,因此练习的设计可不能马虎,巧妙地设计练习内容既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称得上是“一箭双雕”。例如,在执教完《位置与方向》这一内容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先让学生辨认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我将八个方向标在教室的墙面上,然后学生说说自己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教学楼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有哪些建筑物。设计这样的习题,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它不仅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还和学生自己息息相关,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使学生很自然地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也经常会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学生也经常在生活找数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是一举数得。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分校 安徽】

猜你喜欢
人民币足球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