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间活动与安全同行

2018-03-28 10:57索春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走廊课间教室

索春燕

孩子们每天在校六小时,除了参与课堂学习外,就是课间游戏玩乐了,这是他們在校的第二课堂。儿童应该在游戏中长大,课间游戏玩乐对他们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游戏,他们可以获取知识和身体上的训练,从中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锻炼组织能力,从而健全的人格。没有学习任务的课间孩子们是快乐的,没有教师监护的课间孩子们是原生态的,他们身心得以彻底放松,无所顾忌地尽情放纵自己,可以说是生龙活虎,生机盎然。然而,他们的游戏玩乐安全吗?

镜头一:单调乏味型

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蜂拥而出,三五成群。他们的课间十分钟除了去一趟卫生间,玩耍的项目并不多,相当单调,随处可见的只有跳绳、颠球、跳格子等。低段孩子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教室里、走廊上,几个孩子毫无顾忌地你追我赶,嘻嘻哈哈。有个别孩子把纸片撕成很小的碎片,也有几个孩子把落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然后天女散花般玩耍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中年级开始,出现了脑力游戏,如下棋、猜谜语、拍手对口令等,喊叫声此起彼伏,乐不可支。高段则会有许多孩子在赶作业,或忙着订正,或只是一位看客,东张西望,无所事事……

镜头二:危险活动型

走廊里,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总爱趴在栏杆上,眺望远方或观赏楼下。有的孩子甚至把身子探到栏杆外,优哉游哉地晃荡着。班门口、教室里,总可以看到三两个孩子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拳,你打我一下,我踢你一脚。他们的用力越来越重,脸色越来越难看,到最后甚至扭打起来,扯到哪里抓哪里,不一会儿就面红耳赤、情绪高涨。狭窄的走廊上,几个孩子旁若无人地挥动着乒乓球拍,球在飞舞,拍子也毫无章法地挥动着。“啪”,拍子一不留神挥在了经过走廊的同伴头上或脸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曾指出,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笔者认为,课间是孩子们活跃身心、放松身心的重要时刻,呈现出的应该是欢快而愉悦的场面,然而许多时候,课间成了高叫的十分钟,嬉闹的十分钟,成为校园意外事故高发的十分钟。这是教育管理的一个盲区。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老师必须要有资源意识,去开发它独有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通过有效的关注和引导,让课间活动变得有序、文明,使孩子们在这些零敲碎打的时间里玩得安全。

一、安全禁令人人明确

师生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安全公约,晨会课上开展安全系列活动,逐步统一大家的行为禁令:校园内不得追逐打闹;走廊及教室内不进行体育活动;走出教室不拥挤;上下楼时不跑、不推、不闹、不挤;遇事冷静不吵闹。对于不安全的课间表现,如走廊上追跑、打闹等,明令禁止,减少课间孩子因恶作剧而引发的不安全因素;对跳绳、颠球等游戏,引导他们不在人员密集处玩耍。针对课间活动中孩子们灰色文化的侵蚀,积极引导开展“小刺猬”行动,专门纠正这些灰色文化。

二、安全隐患处处排查

大禹治水成功了,留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就是“疏堵结合”。怎样开展好“堵”的工作呢?学校组织各班孩子开展课间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排查活动场地是否安全,活动内容是否安全,等。班会课上,引导孩子们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思考如何防患、应对安全问题,进而鼓励孩子们自己设计出有趣、实用的安全小标识。一时间形成了“安全在我心,平安伴我行”的浓厚氛围。大家无不留心生活小细节,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充满童趣、醒目、好玩的安全标识,并张贴在教室相应的地方,为养成安全自护、提高避害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安全警示常在眼前

学校极力营造书香文化的育人氛围,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把整个校园设计成一本读之不尽的大书。学校的“好望台”宣传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板上宣传着科普知识、读书活动、名人故事、戏剧表演活动掠影等;走廊墙面上展示孩子们的书画、手工作品、扬长活动……充分发挥视觉的功效,在潜移默化中育人。课间,不少孩子围着观看,不失为一道独特靓丽的校园风景。

教室里丰富的墙面装饰不仅具有美观性,还应当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老师充分利用班级的布置,用好公告栏、友情小提示或黑板宣传报等板块来发布一些善意的提醒,使它们像一道道电波,源源不断地向活动中的孩子们发射,巧妙地让警示时时处处出现。比如,教室黑板的常规礼仪栏中张贴上“你慢一点,我慢一点,安全就会多一点”;在班级公告栏中提示“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的字样。孩子们无论在走廊里,还是在教室内,一直能置身于温馨的提醒之中。

四、安全管理覆盖课间

其实,课间活动不仅是孩子们的身心放松活动,也应该是教师的调节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让管理覆盖课间,让课间成为师生共同的课间。老师们以身作则,严格上下课铃声,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有了充足的时间,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玩,只要把握好分寸,不仅能调动他们参与健康游戏的积极性,还能增进师生的情谊,让孩子们玩得更加尽情尽兴。

任课老师下课后慢走一步,可以与孩子们交流片刻,哪怕是和孩子说上一句话,回答他们一个问题,甚至只是对他们会心地一笑,也许都会是对孩子最好的指导。下课铃响起,班主任老师不妨离开办公室,也放松片刻,跳几下,动几步,唱几句,参与到他们的游戏活动中。这样的课间就在老师可控范围之内,老师的参与还让孩子们游戏得更加起劲,玩得更加健康。

课间属于每一个孩子。课间十分钟,不只是短暂的十分钟,而是孩子们生命中的十分钟。只有安全地开展游戏活动,孩子们才能真正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期待着孩子们都能真正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内化于心,做到警钟长鸣。愿他们的课间与安全同行,玩出他们的精彩,收获童年的快乐。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走廊课间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走廊上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