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不教”也是“教”

2018-03-28 10:57赵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基础习惯

赵卉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巧妙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真實的语文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一系列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慢慢体会出叶老“教是为了不教”乃习惯培养的精髓。只有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才能真正为优化语文教学贡献力量,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入轨道”,实现“不教”也是“教”的新型语文教学境界。

一、教好“勤阅读,善积累”的习惯,为“不教”奠定基础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基础的夯实都非常重要。就小学语文而言,它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又是一门积累运用课。要想用得好、用得妙,就必须打好基础。

基础能力的培养以传授知识为前提,以积累知识为要义。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便是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课文分析过多,剥夺了学生阅读、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就缺少了阅读以及积累这些基础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为今后的语文学习与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一篇新体裁的课文后,应总结对比相应知识点,以后再教授这种体裁的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习所打下的基础,自主阅读,达到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

而对于课外阅读而言,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每天做阅读记录的习惯。这既是对知识的溶解,更是一种对知识的积累。做到了会阅读和勤积累,才能为今后语文学习中老师的“不教”奠定基础。

二、教好“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为“不教”培养自觉

当然,光积累是不够的。教学中的大量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才能更主动,效率才会提高。因此,教好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凝神静听,边听边想边把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的关键。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做到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叶老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材料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连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只有会倾听、会思考,才能实现触类旁通、实现自觉学习。

这尤其是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应要求每个学生做到的。当然,课内的聆听与思考,学生往往做得比较好,但是延伸到课外语文学习,就不尽然了。俗话说得好:“身边的一切皆学问。”平时收看电视、听人争论、上网遨游的时候,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也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

例如,班级有一个学生在看电视节目时,发现主持人把复姓“令狐”读成了lìng hú,如果这个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本中“语文与实践”中的注音是líng hú,便会想一想主持人读得对不对。若是能翻开字典,确认主持人读错了,便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在没有老师时的语文学习自觉性,实现用“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为“不教”提供自觉的目标。

三、教好“敢表达,能言辩”的习惯,为“不教”形成能力

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其关键在于令学生形成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能力。而这里的表达,无外乎于口头表达与笔头表达两种。

所谓口头表达,便是我们常说的“练口”,也即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主要指练口才、练说话,但这一部分内容往往因为考不到、赶进度等原因,被老师和学生所忽略。我们面对的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科学探讨、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都需要谈话、争辩,需要彼此间理解、认可、支持和沟通,需要用最简练、最精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不可谓不重要,能言善辩的习惯不能被束之高阁。

根据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尝试一下几点: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上安排合理的“练口”时间,并提出明确要求,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帮助学生练就说话的本领;其次,在课堂上创设各种问题,引导小组内讨论、班级内展示、争辩等,就如现今为许多语文老师所称道的“翻转课堂”那样,把课上活、促进交谈;再次,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习得;最后,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有营养的电视节目,如辩论赛、实况解说等,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说话,为自己找差距,自然而然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效仿。

此外,笔头表达也很重要,这一般可以通过课文拓展衍生、习作练写等方式实现。在这其中,叶圣陶先生“写作生活化、写作内容要真诚、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等理论都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当教师用尽可能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表达方面的习惯养成,促使学生习得“敢表达,能言辩”的真本领,才能为“不教”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教习惯”为突破口,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知识融解能力、思维迁移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教”到“不教”的转化,达成叶老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让“不教”也是“教”的梦想成为现实,培养出能独立学习,兼具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21世纪人才。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基础习惯
“不等式”基础巩固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整式”基础巩固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