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自主积累进行思考促进训练

2018-03-28 10:57曾强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镢头庐山语言表达

曾强辉

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一般老师都认为只要能够将主要内容把握清楚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从教材文本的特点入手,紧扣学段教学目标与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多维视角,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借助多维视角,历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解读文本,体悟文本,展开想象

学生通过解读文本,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鼓励他们将独特的感悟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对文本略写部分展开想象的扩写,含蓄结尾的拓展续写,甚至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改写,等。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全文贯穿“爱”字,讲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故事,主要通过这两件事描绘了父子亲密无间的浓浓爱意。教学第三自然段“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种各种各样的花草”时,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没有镢头高”“顾不上”“一直”等词句体会儿子为父亲栽花时的辛苦劳动,顺势追问:“儿子是怎么辛苦栽花的?中间会遇到哪些困难?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们围绕儿子对父亲的爱,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很快就有学生回答:“由于没有镢头高,他每挥一次镢头都停下喘气。”有的学生回答:“因为只有10岁,缺少锻炼,小手很嫩,经不起镢头的摩擦,他每挥一下之前會朝手心轻轻哈上一口气。”还有学生回答:“看着劳动成果,想着父亲可以欣赏花开花落,他忘记了手上的疼痛,忘记了身上的汗水,发自内心地笑了……”

在这一案例中,串联学生丰富想象正是对课文语言空白的扩写。教师在借助文本语言情境扩展的过程中,学生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表达连贯,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锻炼。

二、反复练习复述,促进自主积累

语言积累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词汇丰盈才能描绘栩栩如生的人物、情节曲折的故事、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运用朗读、背诵、复述、转述等多种方法有效融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情感、规范语言,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吸收、领悟,丰富自身语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感悟文本中心思想,继而进行文本语言的赏析。设定不同的语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1.原文进行复述。要求学生紧扣原文关键词,围绕文本的中心思想复述课文。力求采用文本中的词汇、语句重现原文,以丰富学生词汇量的积累。2.简明扼要的复述。通过概括段落的意思,进行串联、整合成简单连贯的小故事。3.假定对象复述。怎样给爷爷奶奶复述此故事?同样的复述内容,由于对象的不同,根据其年龄特征,需要就复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交际对象,要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4.融入想象复述:针对文本中语言空白展开想象,让对话精彩,人物鲜活,使同样的故事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抓关键词,整合段意,展开想象,反复练习复述,学生达到语言素材的自觉积累和沉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品读文本,咀嚼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常纠结于要让学生完整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让学生弄清在每句话当中表达的主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仅仅只是让学生关注哪个句子是这段话当中的中心句,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要弄清楚前一句和后一句之间组合的逻辑关系,需要深入地品读文本,进行咀嚼思考。

比如,有这样一段话:“葡萄是生长在梯田上的。它有茂密的枝叶……维吾尔族的老乡们,见到客人的时候,都会非常热情地摘下最甜的葡萄让客人品尝。“我先让学生分析,在这段话中有几个句子,然后来分析这几个句子当中的逻辑关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够非常清晰地画出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我追问学生,这几个句子顺序能否打乱?学生认为不能,因为根据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它们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描写的,每个句子之间都有一个特定的语意。这就是特定语境下的先后顺序。学生由此得到启示,认为在写作当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一个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是什么,这样才能够理清自己要表达的逻辑顺序。

学生通过对句子内容之间的分析,深刻理解到句子之间的逻辑表达,应该是环环相扣。由此帮助学生在进行表达的时候能够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句子认知。

四、紧扣文本表达,促进仿写训练

课文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精美句式、巧妙构思、独特表达,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以达到运用自如。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文,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秀丽的庐山景色。初读课文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设问:“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了庐山的美,并让我们仿佛亲眼所见?”学生有的说:“写作的顺序恰到好处,仿佛导游引领我们一步步进入庐山的景。”有的说:“文中采用了多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变幻无常、瞬息万变的特点。”还有的说:“运用‘就像是……又像是……是……又是……有条理地呈现庐山云雾的美,仿佛置身其中。”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展开联想,运用“就像是……又像是……是……又是……”进行仿写的训练,进一步感受庐山的云雾之美。

这一环节通过小练笔体会写作手法,逐步推动自主学习、积累、运用表达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丰富了学生表达方式的积累,促进了语言表达的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必须要站在历练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全面关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强化两者之间共融共生的情境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泗洪县石集实验学校江苏】

猜你喜欢
镢头庐山语言表达
做一次庐山客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毛泽东登庐山
狗是好狗
泡桐不知风雨事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