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018-03-28 10:57宋雅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金字塔语言文字个性化

宋雅文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新课标》也特别强调提倡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从课堂教学看,课文的学习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初读——熟读——感悟——有感情朗读,每一个阶段都要教给学生方法。初读课文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扫清阅读中的障碍,能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地方。熟读课文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法、形式,反复读课文,让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机会,避免少数学生“难以启齿”的现象。学生善于模仿,经常通过范读、录音读,声情并茂,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感悟则是通过分析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条理。感悟的过程有助于提炼文章的思想内容,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

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中有这样一句话: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怎样来读懂这句话?如何领会这句话?

1.初步感受读

读这句你读懂了什么?(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建筑需要无数的劳动人民。)

2.深入文本加深感受读

(1)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金字塔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2)理解重点词语

摩天大厦、231万块、地球一周、60万个车皮、四五千年

(3)注入感情地朗读。

(4)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智慧”后,再次深情朗读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通过比较揣摩感悟

有时拿到一句话,粗粗一看,语句平淡朴实,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读读,品品词句,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句子,换一个顺序,才发现没有课文中来得精彩,更能品评出语言的韵味来。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有一句写肖邦“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老师把改为“他勉励自己要努力工作”,让学生和原句比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了肖邦的忘我工作,没有了时间的概念。谁也无法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由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意会,品出了文章的味道,同时也领略了文学大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考究。

三、个性化朗读中感悟

课文中一个句子能引起学生不同的感悟,有时甚至是课文中的一个词,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都能让人感受个性阅读的魅力。如,我在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再定睛一瞧,啊!上面还有人哩”一句时,我提出,怎么来读这句话。有同学就针对其中的“啊”,读出了3种不同的读法:

啊(ā)!那上面还有人哩。

啊(á)!那上面还有人哩。

啊(ǎ)!那上面还有人哩。

通过学生的朗读,不仅能表达“我”的惊讶,联系了上下文更感受到当时“我”的担心。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学生不但读出了个性,也深刻感悟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展现出来。不仅要读出个性,也要让其他人感受到你的独特理解。我想,这才是新课标提出个性化阅读的主旨所在。

但个性化阅读不能迷失本性,提倡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重要的是注意价值观的取向。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雷奈克这个人可真了不起,他能从孩子的游戏中找到听诊器制作的原理,他可比别的光知道给病人看病的医生聪明多了。

类似于这样的回答,你能说不是学生的个性阅读产生的个性理解吗?在此时,我们就不能一味任由学生这样来理解课文,应当予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理解文本的意图,而不是听之任之,这样就不利于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四、联系生活体验感悟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负荆请罪》等,在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云雀的心愿》一课中,教学“‘这里的风沙真討厌!小云雀埋怨地说”时,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刮大风时,飞沙走石、尘土飞扬的情景来做比照,体验小云雀的心情。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时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朗读、品味、分析;引导学生去把握、领会语文内涵和语言形式,从而积淀和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收获的。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吧。

【作者单位: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金字塔语言文字个性化
“金字塔”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海上有座“金字塔”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神秘金字塔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