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胸痛胸闷30例

2018-03-29 02:3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子午流胸痹胸闷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冠心病是多种原因引发的心肌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轻则胸闷,重则胸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中的一种学说,它将人体中的12条经脉对应着每天的12个时辰,时辰在变,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衰,是按时辰取穴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2]。中医穴位外治法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肌表、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以及脏腑,由外至内,祛除疾患,效果良好[3]。而中医外治法中的敷贴疗法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能随时间的推移进行一定剂量的给药,在保持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以及肝脏的影响[4]。为预防和改善冠心病的主要症状胸闷胸痛,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干预,以预防和改善患者的胸闷胸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根据样本量粗略估计方法,样本量(N)=研究因素数量(n)×5~10倍[5],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因素有8个,因此样本量应在40~80例。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保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的冠心病患者60例,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组别例数年龄/岁病程/年 性别/例 病情严重度/例 男女中度重度观察组3068.82±5.6110.14±4.452731911对照组3070.82±4.7111.07±3.462642010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6],严重度为中度及重度。②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为心血瘀阻证,年龄55~85岁,性别不限;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主观无意愿的患者;②有严重皮肤病,或局部皮肤有感染或破损的患者;③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及身体四肢水肿的患者。

1.4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国药准字H41010914)和氯吡格雷75mg(国药准字H20123115),1次/d。按《中医护理方案实践指南》[6]进行胸痹心痛常规护理。用山奈、半夏、制南星、肉桂、细辛、川芎各30g碾成粉剂,然后取40g中草药粉剂加60mL白醋按1∶1比例调成糊状。观察组在午未时(11:00~15:00),对照组在午未时(11:00~15:00)之外的时间贴敷。贴敷前清洁穴位局部皮肤,正确取穴:双神门、双内关、双少海、膻中穴,当患者有酸、痳、胀的感觉时,将调好的药膏外敷于穴位上用医用胶布覆盖按摩穴位数秒,指导患者用示指指端在贴敷的穴位上,缓慢向下逐渐用力按揉,常规1min,贴敷时间为6h,1次/d,疗程1周。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①中医症状评分。参照《中医护理方案实践指南》中“胸痹心痛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8],见表2。由课题组专人采用访谈方式在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次日,对2项主证:胸闷、胸痛进行评分。中医疗效评定分为好、较好、一般、差。效果好:症状从轻或中或重到无,或从重到轻(减4分);较好:症状从重到中,或从中到轻(减2分);一般:症状无改变(评分值无改变);差:症状加重(加分为差)。治疗有效率=(好+较好)例数/总例数×100%[9]。②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

表2 胸痹心痛效果评价量表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胸闷、胸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2项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疗效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疗效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由于心机缺血缺氧导致的一类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胸痹”的范畴[10]。胸痹,即心脉病症,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心彻[11]。心血瘀阻型胸痹为胸痹的辨证分型中常见的临床多发症型[12]。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凝聚药物,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已成为冠心病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单用阿司匹林的效果并不理想。氯吡格雷也是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它能通过阻断由释放的二磷酸腺苷受体引起的血小板活化扩增,并通过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凝聚而起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13]。

子午流注择午未时,是以子午流注时辰归属理论为依据,结合病候和气血流注时间而择。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14],选择心经和小肠经气血最旺时给予穴位贴敷。心经主时(子时11:00~13:00)气血最旺,小肠经主时(未时13:00~15:00)气血最旺。因此,择子午流注子未时(11:00~15:00)穴位贴敷。

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外敏性、放大性、储存性和整体调节性。当药物通过腧穴吸收时,其作用已不仅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者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可以取得单纯用药或针灸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15]。穴位贴敷针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方中山奈能够温肾助阳、行气温中;半夏、制南星能够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肉桂能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细辛能够去风散寒,通窍止痛;川芎能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全方具有通经、开结行滞、通窍止痛、调理气机之功效。

研究结果显示,子午流注午未时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的患者胸痛胸闷发作率低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子午流注午未时穴位贴敷联合西药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的胸痛胸闷症状。

本研究以子午流注及脏腑经络学理论为依据,将中医理论与中医护理技术相结合,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探索和临床实践。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对冠心病胸痛胸闷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王华,王伯胤.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常规造影之挑战——冠脉CTA[J].放射学实践,2009,24(5):573.

[2]彭爱平,梁爱媚.双黄散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解除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2):71-72.

[3]靳宏光,齐锋,姜丽红,等.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212-213,250.

[4]李娟,牛静虎,马振,等.冠通贴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1895-1896.

[5]李金昌.应用抽样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51-53.

[6]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12:231-232.

[8]李平,牟善芳,刘淑娟,等.中医护理方案实践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4.

[9]高丽云,唐艳芬.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对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9):689-692.

[10]姜美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冠心病胸闷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7):151-152.

[11]张彬彬,蒋戈利,刘文红,等.胸痹的病机浅析与中医康复研治概况[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2):39.

[12]鲁明.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辨证施护[J].中华中医药学刊,1995,(2):44.

[13]叶军.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2015,20(9):176.

[14]张广清,彭刚艺.中医护理核心能力读本[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

[15]张晓明,庞巧玲.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8):18-19.

猜你喜欢
子午流胸痹胸闷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