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主革命时期第三条道路的产生及影响

2018-03-30 05:15楚洪月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楚洪月

摘 要: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亲美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希望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第三方的民主党派对这两种建国方案并不满意,从而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设想。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这种希望破灭了。第三条道路的失败,使民众看清了形势,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证明了改良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第三条道路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对历史和今天都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45-02

在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冲击下,中国人逐渐觉醒,开始了现代化的探索。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成果给中国的觉醒带来了启发。一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生产水平的蒸蒸日上和中国经济水平的节节衰退,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的知识分子都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因此,赶超资本主义国家成了中国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中国人在感叹西方国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军事设备的同时,也对他们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产生了忧虑。因此,完全的资本主义追随者并没有多少,更多的中国人希望是既能迅速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生活,又能在发展过程中规避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第三种道路就是在这种心理下产生的。

一、第三条道路的产生及主张

第三条道路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经历了短暂的几十年,这条道路最活跃的时期是在抗日战争之后。当时,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主张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产阶级则主张保持原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统治。两个阶级所代表的两个阵营针锋相对,第三条道路就是在这种夹缝中生长出来。

1.第三条道路的产生

抗战胜利之初,站在中间立场的民主党派,既不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夺取民主政权的道路,又不同意国民党统治的一党专政。因此,他们想开辟另一种道路,创建一个折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一定的背景:一方面,各民主党派在积极参加抗战和争取民主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共产党人为了扩大统一战线的队伍而争取各民主党派,主动向民主党伸出橄榄枝。同时,国民党也为了孤立共产党而讨好各民主党派,主动做出了一些让步。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民主党派人士虚荣心逐渐膨胀,过高地评价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一方面利用共产党的实力向国民党政府施压,另一方面又利用美蒋的实力来抑制共产党的成长,因此幻想自身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国共两党正处于向人民展现自己所倡导道路的优越性的过程中,谁能争取更多的支持者,谁的实力就强大一些,政治上也就会多一些优势。因此,一些民主党派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正处于胶着状态,谁也左右不了局面,谁也不能向前发展,只有民主党派才是得利的一方,只有他们才是国家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在这种充满幻想的心理下过高地评估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独树一帜,走上了第三条道路。

2.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及实质

所谓第三条道路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指它是不同于国共两党的道路,是第三条道路;另一方面是指他们认为第三条道路是最公正的,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上,用温和的方法使国家走上正轨。第三条道路的实质问题就是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他们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十足地道的理想主义国家,即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三条道路提倡和平改良,反对流血战争。他们只想通过和平的改良方式使资产阶级民主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统治。第三条道路热衷于走和平之路,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区分革命战争与侵略性的战争,不了解国家和军队的阶级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美帝国主义作为一个民主国家会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进行干预。殊不知,国民党反动派真正的幕后老大便是美帝国主义。

3.第三条道路的历史作用

第三条道路作为中间派的政治路线,代表的是三部分人的主张,一是反映国民党内部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等人的立场,二是反映的是一些曾经追随过革命队伍的先进分子,但是缺少坚定的毅力,最终又脱离革命队伍,但又不支持国民党的统治。还有一部分则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失意派,他们跻身于中间派是为了观测风向,一旦哪方实力强大起来,他们就投靠过去。抗战结束到1947年上半年,第三条道路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中间派要求民主和平,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要求美军必须撤离中国等等,这段时间中间派的反帝反封思想和共产党的纲领是基本一致。因此,他们在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以及停战协议的签订中发挥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从1947年下半年起,其对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占了主要方面,甚至说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人民革命力量逐渐由弱到强,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同时国民党也加大了对民主党派的威胁与压迫,暴露出了真实的面目,这时大多数民主党派已经看清方向,不再对国民党抱有幻想,放弃了第三条道路,投向新民主主义阵营的一边。但仍有少数人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仍然坚持第三条道路,卖力地呼吁和平民主,其实质是为反动派涂脂抹粉,麻痹人们的思想,阻挠革命前进的步伐,矛头直指新民主主义,完全成了敌人的帮凶。

二、第三条道路幻灭的历史启示

民主革命时期的第三条道路,从风靡一时到风平波息,虽然只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但它却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1.第三条道路的失败,使民众看清了国情

第三条道路的迅速破产表明:在20世纪40年代,我们国家选择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绝对行不通的。康梁的戊戌维新经历了短暂的兴起就失败了,孙中山组织的辛亥革命也没有逃避掉夭折的命运。不是这些领导人指挥的错误,而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其不能成功,一方面,野蛮的殖民统治者不会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西方国家根本不愿意扶持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始,工人阶级逐渐呈现出强大的势力,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同样也不允许中国发展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殖民和人民的革命斗争的双重障碍中,资本主义建国方案的泡沫一次一次破碎。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条道路的破产,充分证明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我国行不通,外国尝试成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不适合在中国生长。

2.第三条道路的失败,证明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条道路的失败,使各民主党派彻底觉醒,一方面是国民党人的威胁压迫,另一方面是共产党人的热情帮助。大部分民主人士选择加入了人民革命队伍,证明了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改良主义的原则是在不触动原有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甚至还妄想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回顾历史,旧中国也有许多主张改良的运动,例如维新运动,希望皇帝能够自上而下的改革,不经历流血的战争就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可是,作为已经拥有物质财富的统治阶级怎么会同意减少自己的既得利益呢?蒋介石更是变本加厉,他大大强化了专制统治,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下,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只能拿起武器,开辟出一条民主自由之路。正是依靠革命的武装斗争,才取得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取得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取得了共产党执政的地位。第三条道路对反动派充满幻想,否定暴力革命,希望走改良道路,经历了迷茫的摸索,事实证明它的失败是必然的,武装革命才是解救人民的正确道路。

3.第三条道路的失败,暴露了资产阶级的弱点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有反帝反封建的积极作用的一面,同时它们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多是开明绅士演化而来的,他们本身就是封建统治阶层的中流砥柱,这就决定了它们本身对封建阶层具有妥协性,因此不可能成为独立的革命力量,更不可能承担反帝反封建的核心任务。其次,我国的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才产生的阶级,一些人是通过接受国外的学堂教育或者是亲自去欧美国家了解了国外的生活,他们对比欧美国家的先进性与我国的落后性,看到很多方面不如他们,甚至资产阶级的发展还需要封建统治者的扶持,他们既依靠着统治阶级又想摆脱他们的束缚,在外国人面前感到自卑。因此,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也有一种先天的软弱性与后天的妥协性。

三、第三条道路幻灭的当代影响

第三条道路虽然在民盟解散就标志着已经“寿终正寝”了,现在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国的发展水平还是初级的、不全面的,并且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也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在一定社会因素的诱导下,第三条道路的“幽灵”就还会出来游荡。事实证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政局都不安稳,一方面,西方敌对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对抗以及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幻想,不断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的思想渗透,传播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企图使中国人民对西方产生向往之情;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仍有余威,迷惑和侵蚀着人们。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吸取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条道路的教训,重温第三条道路破产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更加自觉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各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我国的民主党派由坚持走第三条道路到坚定的跟随共产党的领导,向世界证明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张东荪.第三种文明[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3]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梁漱溟.我与中国民主同盟:为团结抗敌和平建国而奔[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5]孙晓华.中国民主黨派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6]邱钱牧.民主革命时期的民主党派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7]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问诊资本主义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跟党永远闹革命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