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网络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因素

2018-03-30 09:05韦维高瑶
青年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旁观者影响因素

韦维 高瑶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巨大的威胁——网络欺凌。网络世界,旁观者是最大的一个卷入群体,对影响网络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为未来的网络欺凌干预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将从网络环境、旁观者者个人、欺凌者、被欺凌者四个角度梳理影响网络欺凌中旁观者行为的因素。

关键词:网络欺凌;旁观者;影响因素

在信息时代,网络欺凌已成为一种新的欺凌方式。网络欺凌是个体或群体使用电子信息交流方式,故意对他人进行伤害或威胁的攻击行为。研究表明,遭受网络欺凌的个体会有焦虑、抑郁、注意力涣散、自尊下降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意念(Patchin et al.,2010)。网络欺凌的危害严重,正因为如此,网络欺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教育者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

现实欺凌事件一般有三种角色: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网络欺凌也一样,Lenhart等人(2011)对美国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88%的青少年曾在网络上见过欺凌事件,而15%的青少年遭受过欺凌,18%的青少年欺凌过别人。可见,在网络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的数量非常庞大。旁观者面对网络欺凌事件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导致网络欺凌事件朝不同方向发展。例如,旁观者如果选择帮助被欺凌者(反对欺凌者、安慰被欺凌者),将会威胁到欺凌者的地位,迫使他们停止行为,缓解对被欺凌者的消极影响(Bastiaensens et al., 2015)。相反地,旁观者如果鼓励欺凌者,加入欺凌者的行列,将会扩大欺凌事件,增加对被欺凌者的消极影响。即使旁观者什么也不干,冷眼旁观,这种局外行为会让欺凌者认为是一种默许,将不利于网络欺凌事件的发展(Bastiaensens et al., 2014)。探讨旁观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文对影响网络中旁观者行为的因素进行梳理、归类,以便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網络环境因素

匿名性。在现实欺凌中,旁观者要干预欺凌事件,通常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害怕被人报复,所以会有更多的局外行为。在网络交往中,人们通常使用昵称与他人交往,较少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旁观者匿名,那么害怕报复的顾虑会减少,进而会选择干预欺凌事件。

无时间空间限制。旁观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对网络欺凌事件进行干预,旁观者对网络欺凌欺凌的干预也相对传统欺凌更加便捷,只需要一个点赞、转发或发表评论就可以参与其中(Van Cleemput,2014)。

旁观者的数量。在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潜在的旁观者,旁观者人数的增多会抑制旁观者的助人行为倾向,这种抑制作用叫做“旁观者效应”(Latane et al.,1970)。在传统欺凌中,旁观者效应已经被反复证实,由于旁观者数量增多,旁观者认为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减小,更不会产生助人行为。而近来的研究发现,旁观者效应在网络环境中也是依然存在的(Voelpel et al.,2008)。

二、旁观者个人的因素

从旁观者个人的角度来探讨影响旁观者行为的因素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旁观者的性别、年龄、以往欺凌或者被欺凌的经历、认知、情绪、人格等都可能影响旁观者的行为。

性别和年龄对旁观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分歧。很多研究表明女性在看到网络欺凌事件时,对被欺凌者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态度(Gini et al.,2008)。Van Cleemput等人(2014)也发现女性更可能帮助被欺凌者,而男性更可能加入欺凌;但Machackova等人(2013)没有发现性别对旁观者助人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在年龄方面,研究表明旁观者的年龄越大,看到网络欺凌事件后越可能有消极的行为,如促进欺凌或局外行为,年龄越小越可能帮助被欺凌者(Van Cleemput et al., 2014)。但Niblack(2013)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旁观者亲社会性的行为也会增多。

已有的网络欺凌/被欺凌经历。Barlinska等人(2013)研究表明以前有过网络欺凌经历的个体在看到网络欺凌事件后更可能加入其中,表现出促进欺凌行为。VanCleemput等人(2014)也发现,曾经是网络欺凌者或现实欺凌者的旁观者更可能表现出促进欺凌行为。对于被网络欺凌经历对旁观者行为的影响,研究者们的结论也不一致,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会对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抱有更多的同情,也更可能帮助他们(Van Cleemput et al.,2014)。也就是说,如果旁观者有网络被欺凌的经历,那么他们遇到其他人遭受同样的情形时,则更可能帮助被欺凌者。Niblack (2013)同样发现,有网络被欺凌经历的青少年更可能表现出亲社会性的行为。而另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却相反,Barlinska等人(2013)发现旁观者有网络被欺凌经历时,更可能助长欺凌行为。

共情。共情是个体所产生的一种与他人感受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这种情绪情感反应是对他人所处情景或状态的认知。Van Cleemput 等人(2014)认为具有高共情能力的个体旁观网络欺凌事件时,更有可能做出帮助被欺凌者的行为,而具有低共情能力的个体更有可能做出促进欺凌的行为,或者局外行为。

道德推脱。道德推脱可以导致个体产生不良的认知,即个体会重新理解和解释自己的行为,使其可以被接受,从而避免承担应有的责任,来降低个体的自责和内疚感(Moore,2008)。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旁观者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旁观行为给受害者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和其他一些现实欺凌比起来,这并不严重,更能接受。在旁观者行为的研究中,Kimberley R.Allison(2016)提出道德推脱水平高的旁观者更可能做出促进欺凌行为,或者局外行为,而道德推脱水平低的旁观者更可能做出帮助被欺凌者的行为。

冲动性人格。DeSmet 等人(2012)认为,旁观者的助人行为可能会给旁观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冲动性的个体做决定比较快,在做出行动时较少考虑行为的后果,所以冲动性的个体在遇到网络欺凌事件时,他们更容易不考虑后果的帮助被欺凌者。但一些研究者却得出相反的结论,Eisenberg等人 (2006)认为助人行为需要自我控制,而冲动性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较低,所以与非冲动性个体相比,冲动性个体更难表现出助人行为。因此,旁观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会影响其在网络欺凌事件中的行为反应。

情绪。日常生活中,情绪体验无处不在,许多决策正是我们在与决策任务无关的附带情绪状态下做出的。Sharma(2015)研究大学生群体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积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与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这说明积极情绪个体更可能做出帮助他人的决策和行为,而消极情绪个体做出帮助他人决策或行为的可能性更小(Tsai et al. ,2007)。因此,旁观者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在网络欺凌事件中的行为反应。

三、欺凌者的因素

欺凌者与旁观者的关系。Desmet等人(2012)研究发现,如果欺凌者与旁观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旁观者更有可能选择促进欺凌的行为。

欺凌者的地位。研究发现如果欺凌者比较受欢迎,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够被同伴认可,他们在实施了欺凌行为后,旁观者更可能站在他们这边,更少表现出帮助受害者(Pieschl et al.,2013)。

欺凌者的网络技术。如果欺凌者的网络技术比较高,旁观者更会考虑到被报复的可能性,进而助人行为会减少(Machackova et al.,2013)。

四、被欺凌者的因素

在传统研究中,被欺凌者的性別、年龄、相貌等都会影响旁观者的助人行为。例如,女性、小孩、老人、长得漂亮的人更容易让旁观者想要去帮助他们(邹莉,2013)。而在网络环境中,被欺凌者的这些特征都被弱化了,旁观者很大程度并不了解被欺凌者的特点,所以与传统欺凌不同的是,这些因素可能并不影响网络欺凌。

被欺凌者与旁观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被欺凌者与旁观者关系紧密(好朋友),旁观者更有可能表现出助人行为(Desmet et al.,2014)。

被欺凌者的表现。如果被欺凌者主动求助,旁观者更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如果被欺凌者没有任何反应,旁观者较少表现出助人行为(Holfeld,2014)。

参考文献:

[1]吴妮.(2009).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中国校外研究,(1),33.

[2]张露.网络欺负情境中旁观者施助行为意图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滕妍君.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网络欺负中旁观者行为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Brody,N.P.(2013).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cyberbullying.Doctors Thesis,The University of Texas.

[5]Niblack, J., & Hertzog, J. L. (2013).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ystander behavior in the cyberbully context.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Children & Youth, 47-72.

猜你喜欢
旁观者影响因素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旁观者,未必清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