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注解

2018-04-02 11:08■文/李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9期
关键词:种植园苔藓牡丹

■文/李 莉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不是很大,我们便在幼儿园西侧的狭小空间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

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幼儿将种子种入田里,引导幼儿为种子浇水、除草、施肥,给西红柿、黄瓜架杆,观察蔬菜宝宝的生长变化。秋天到了,放眼望去,种植园里的蔬菜绿油油、水灵灵,五颜六色,可爱极了。幼儿一个个化身为勤劳的“小蜜蜂”,飞奔进种植园,瞧!他们在小小的种植园里探头探脑张望着、观察着、询问着、讨论着、采摘着,尽情欣赏着大自然的神奇和自己播种收获的杰作。

这块种植园地面积不大、通风不太好、阳光照射时间短,原本硬硬的土质并不适合种植,但经过后勤人员的悉心打理、师幼的精心浇灌,种植园里的植物长势喜人,成了幼儿最喜欢的地方,是幼儿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活教材”。“春种秋收”的过程中,幼儿观察了解了一粒种子的破土而出,一起发现春有芽、夏有花、秋有果、冬有树的美丽四季轮回,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是如此美好。当疾风暴雨将植物刮倒时,我们引领幼儿想尽办法将植物扶起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告诉他们成长过程中除了快乐还有艰辛,即便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也许会遇到诸多的风风雨雨,但只要不怕困难、努力拼搏、顽强抗争,就会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幼儿不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品尝到收获的快乐滋味,更增加了热爱和珍惜生命的情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朝诗人袁枚用简短的20字,诠释出生长在潮湿地段的苔藓的生命状态:微不足道,小如粒米,缺乏阳光和充沛营养,却在默默无闻地独自开放,开花结果,成就牡丹一样的精神光彩。

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及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真情演绎。正如梁老师所言:“诗,是我们生命的注解。”曾经是一粒卑微的苔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为苔藓的我们没有放弃向上生长的激情和动力。小苔藓也可以让生命充满质感,要让每一个幼儿的精神充满沉甸甸的分量,就看我们如何去观察、发现和引导了。

生命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像了解种子成长规律一样去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为他们提供适宜的“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要像梁老师对待山里的幼儿一样因势利导、静待花开,促进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并富有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种植园苔藓牡丹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小矮人”苔藓的大用途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
“三不够”牡丹节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苔藓能“对付”空气污染吗?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