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策略探讨

2018-04-03 02:07黄碧英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本思维课堂

黄碧英

(福州第三十八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课堂提问的设置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无论是设问的内容,还是提问的方式都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问题的价值。具体来讲,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启发性原则。问题是思考的开始,能够开启人的思维,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提问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理清学习的思路,并拓宽视野,从更加全面、新颖的角度探究问题,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学生理解困难处获得设置问题引导,实现思维启发,顺利突破思考困境,提高学习效果。第二,探索性原则。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设计中,教师应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欲,让学生乐于参与到知识探索的实践中来,打破僵化、被动的学习局面,在文本知识的推动下,获得自主探索空间,提高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三,开放性原则。在传统课堂提问中,教师习惯于围绕着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这样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种束缚。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提问的开放性,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打破机械化、程序化解决问题的局面,让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能够获得充分的展示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新发展做好铺垫。第四,层次性原则。在课堂提问设计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包容学生,应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提出难、中、易三个维度的问题,以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差异化掌握。[1]

一、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念的陈旧,教师掌控提问主动权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知识的获取也更加主动。但是许多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主体”教学习惯,在备课阶段将学生理解课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提问,并利用预设答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所谓的启发。在这样的课堂问答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画地为牢”的局限中,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就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客观实际,将教学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扭转消极、被动的学习现状。

2.应试的压力,学生提问思考受禁锢

在目前的初中教学中,考试依然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这种强制性的考核方式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启发的过程。但是在效率的要求下,课堂提问的过程被简化,学生思考的时间被压缩,得到正确答案似乎成为了教师、学生的主要追求。此外,学生的发散性思考往往会被贴上“偏离主题”的标签,而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解答问题,而无法提出问题。

3.方式的呆板,课堂提问内容被固化

即使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许多教师依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步骤设计课堂环节,将每一篇不同的文章解构成相似的内容,而学生的思维在每一步的提问中也陷入了固化模式,如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这些问题几乎成为每一篇文章的必答题。在这样的课堂提问中,学生只能在解答问题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而难以真正领会每一篇文章背后深刻的人文情感。

二、课堂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1.深入研究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设计问题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程改革内容的关键,即围绕着学生的客观实际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情分析是教师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备课阶段深入分析学情,结合教材,为学生设计能够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问题。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深入分析学情,发现莫泊桑的这篇经典短文,充满了对现实社会人情冷暖的深刻讽刺,且篇幅较长,故事中的铺垫、转折非常巧妙。学生涉世未深,对这种市场经济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缺乏直接而深刻的认识,因此,要想在文本的引导下,让学生理解这一社会现实以及人性的复杂,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尽量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确保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惯常思维的引导下思考问题,进而逐渐理解作者在刻画人物、挖掘社会现实方面的意图。在课堂提问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结合行文顺序,为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①文章中,家人对于于勒叔叔的称呼经历了哪些变化?②称呼的变化展现出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什么样的态度,并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假如于勒是你的叔叔,你会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相认吗?④亲情与金钱,如果能取舍,你更看重哪一个?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在观点的交锋中逐渐理解了经典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

2.把握有利时机,有效设置问题,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没有抓住学生思考的有利时机,错过了启发学生的条件,使得问题不再是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的关键,从而导致课堂注意的对象不明确,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注意力分配不合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言:“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2]让学生的“心”放在课堂上,并能够在问题的启发下逐渐深化思维,教师应该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把握住提问的有利时机,有效设问,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实现迅速突破知识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整体感知阶段,并利用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顺文章的思路:①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②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③人为什么应该有业?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个问题的?④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敬业?⑤作者写“要乐业”的思路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对应着不同的自然段,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段落主题上,并逐渐梳理、明确这篇论文的论证结构,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3.坚持因材施教,划分问题层次,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与学之间并不是平等的,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推动下被动参与到思考中来,甚至只能围绕着教师的思路和预设答案进行回答。这种缺乏自我表现、自我展示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自我价值的挖掘以及自信心的培养都是十分不利的;相反,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必须要成为教学的主动者,教师必须要理解并接受学生之间的差异。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古代教育家针对学生差异提出的经典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从这一传统教学理念中汲取精华,根据学生在基本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智商和情商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差异化问题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潜质,并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以体现个性特征,增强学习的自信。例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划分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层次设计基础题、能力题和拓展题,让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强化基础,掌握文章内容;让基础较好、但古文知识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做好翻译、理解等训练,引导其掌握古文翻译规律;让语文成绩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施展的空间,并在思维拓展中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针对不同的问题层次,教师还应该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全面体现层次化教学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肯定、激励、表扬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并强化学习的自信。

4.挖掘课程资源,结合文本要点,体现问题引导效果

现行语文教材在课程安排上都会根据一定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训练内容,不同文本在训练点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是能够通过阅读引导,让学生在同一主题的探究过程中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构建知识体系,体现思维逻辑。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文本内容的挖掘,结合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要点。例如在鲁迅《故乡》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结合文本对教情进行分析,并通过任务驱动,理解作者创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军阀官僚在帝国主义控制下不断盘剥民众,使得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境况不断恶化,鲁迅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小说集《呐喊》中编入了《故乡》一文,这是鲁迅亲眼目睹了故乡的破旧不堪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之后发出的叹息和呐喊。在完成背景引入之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阅读积累,引导学生分析鲁迅笔下的故乡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中有何不同,在时间线上的延伸展现了旧中国的哪些变化,以及鲁迅心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后进入到阅读教学环节,针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刻画,对学生提出问题:《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文章哪几个关键词能体现出杨二嫂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文本挖掘,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鲁迅在《故乡》一文中抒发的深沉情感,也能够通过文章的串联,再现旧中国国民的挣扎与苦难。

5.创新提问方法,灵活问题表述,启发学生问题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还要透过文字探究背后隐含的人文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打破传统问题中“直来直去”的单一方法,结合文本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不仅要获得答案,还能够完成对文本背后情感的思考。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中,对于孔乙己偷东西被酒客揭短、取笑这一段描写,教师没有直接问学生“这一段辩白体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而是提问:“孔乙己为什么在理屈词穷的情况下依旧要辩白,客人对于孔乙己的辩白持怎样一种态度?”这样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中,理解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在尊严尽失的情况下依旧强词夺理的态度,将一个爱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可怜又可笑的人物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店里的客人对这个弱者不吝言辞的讥讽、甚至恶意引导,都再现了鲁迅笔下经典的“看客”形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生能够逐渐探究到孔乙己以及“看客”的内心,理解鲁迅在塑造这一人物时,对当时知识分子,甚至当时社会的失望和痛斥。

[1]兰洪娜.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2):84.

[2]温瑞华.重视对学生听话训练中的注意力培养[J].上海教育,1997(5):49-50.

猜你喜欢
文本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